郝雅奇 李慧敏
摘 要 在我国,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已走过了十多年的探索历程,尽管该模式在缓解养老难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普遍存在专业人员参与程度低、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本研究以兰州市较有代表性的S社区为例,分析了社区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社会工作介入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社会工作介入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S社区 居家养老 服务 社会工作 介入
作者简介:郝雅奇、李慧敏,河北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8.094
一、研究背景
自2010年全面进入老年型社会后,甘肃省老龄化问题呈现较为严峻的形式。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抽样调查数据显示,甘肃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9.36%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养老议题已不仅是个人或家庭关注的问题,而逐渐演变成为复杂的社会问题。特别是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关于养老问题的法规、制度或政策,养老问题成为焦点之一。
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是政府倡导的养老模式之一。自推行以来,很多城市的运营模式已成为典范,然而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或多或少的问题。基于此,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的介入选择成为本篇探讨的主题。
兰州市城关区S社区拥有运营较为科学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并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本研究以该社区为例,通过分析该社区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现行的服务供给状况,旨在为构建适宜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建言献策。
二、S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情况调查
S社区位于兰州市城关区,辖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社区含2436户家庭,人口6589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为9.11%,约有600多人。社区内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由甘肃省民政厅投入建成。其服务对象为6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等社区中需要日间照料的老人为重点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包括提供膳食供应、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日间服务内容。日间照料中心自建成以来,服务人数约5万人,每天服务人数近50人,涉及周边多个社区的老年人口,服务范围广、人数众多;并且,近年社区在居家养老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选择该社区为研究范围,不仅具有典型性,也具有现实意义。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深溝桥社区部分老年人及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问卷调查法及无结构访谈法收集资料。样本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采集。
(二)资料收集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对象为社区内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调查问卷随机发放,当场填写并回收。实际发放问卷60份,回收问卷60份,其中有效问卷56份,有效回收率为93.33%。调查旨在了解社区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社区服务的供给现状。
2.无结构访谈法
本次访谈对象为部分社区老年人及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访谈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方法。笔者共访谈12位对象,其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10位,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2位。
(三)S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及需求分析
1.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6份。在随机抽取的样本中,男性22人,女性34人,分别占样本总量的39.3%和60.7%。其中,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27%,空巢老人占69%,独居老人占17%。
2.健康维护状况及需求
身体健康状况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健康维护是老年群体最为关注也是最迫切满足的需求之一。调查结果显示,身体健康的老年人频数为6,占比11%;偶尔生病的老年人频数为28,占比50%;而经常服药的老年人频数为22,占比39%。其中,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等慢性疾病的人数较多;部分老年人还有心脏病史;行动不便是多数老年人共同的特征。
访谈过程中,当问及被访者“是否接受过日间照料中心的护理服务”时,受访的老年人无一接受过护理服务,部分需要日常护理的老年人主要依靠医院及家庭来满足;93%的受访者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态度是“基本不去”、“需要看病会去医院”、“不太了解卫生服务中心到底干什么”。可见,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维护的需求未得到很好满足。
3.生活照顾状况及需求
由于自我照顾能力下降、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等原因,老年人的生活照顾问题成为社会愈加关注的问题,尤其是空巢家庭、独居老人的生活照顾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以自我照顾为主的老年人占比为16%,依赖老伴照顾的老年人占比23%,依赖子女照顾的老年人比例为45%。在受访者中,经常接受社区服务的老年人占比20%,偶尔接受社区服务的老年人占比40%。据受访者反映,其接受的社区服务主要为: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或社区志愿者打扫卫生、代购物品、送餐服务等。
由此,社区居家服务涉及的老年人数量仍然有限,一方面,未能满足更多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另一方面,无法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社区居家服务仍滞留于低水平层次。
4.心理慰藉状况及需求
随着职业生涯的结束和社会活动的减少,老年人的社会隔离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老龄问题之一,特别是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的社会隔离问题更加严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因为心理慰藉需求无法满足而孤独终老、抑郁而终。
抽取样本中,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占比86%。回收问卷结果显示,18%的子女平均每个月探望老人一次,65%的子女平均每半年探望一次,而17%的子女平均半年以上才会探望父母。
接受笔者访谈的老人反映了共同的心声:他们当然渴望子女常常来探望自己,这是老年人最大的心理安慰。
当遇到心理困扰,30%的老年人选择向伴侣倾诉,向子女倾诉的占比43%,向亲戚朋友倾诉的占比5%,仅有4%的群体选择向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倾诉,选择其他途径的占比18%。可见,在满足老年人心理慰藉需求方面,社区的作用也有待提升。
5.休闲娱乐状况及需求
活动理论认为,适宜的休闲娱乐方式有助于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消减老年人的孤独寂寞感等。本次调查中,关于通常选择的休闲娱乐方式,73%的老年群体选择看电视,32%的群体选择与他人聊天,选择将棋牌、锻炼身体、绘画和书法、阅读作为娱乐方式的分别占比16%、14%、2%和4%,9%的群体选择其他娱乐方式,无被调查者选择旅游方式。
关于娱乐场所的选择,68%的群体选择家中,20%的群体选择社区内部,选择社区外的公共场所的占比14%,7%的群体选择其他场所。
结果表明,社区老年人对日常休闲娱乐有较强烈的需求,尽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但在日间照料中心活动的老年人数量仍然有限。
本次调查结果呈现了社区老年人各方面养老需求及现状,依据结果不难得出结论: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还未得到较好满足。作为一种专业助人的工作方法,社会工作的介入对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必要性
1.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
本次调查结果诠释:社区老年人对居家服务的需求是多领域、多层次的多元需求,而当前社区服务的供给状况显然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而这种供需不平衡的现状恰恰为社会工作的介入提供了契机。
其一,社区工作的介入。于S社区而言,地区发展模式、社区照顾模式均可以被合理运用于解决其社区养老难题;其二,老年社会工作的介入。老年社会工作的介入有助于从目标和内容方面弥补S社区当前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内容单调、服务人员不专业的缺陷;其三,社会工作的理念与居家养老服务的原则有契合之处。
2.社会工作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利于推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和社会化进程。“社会工作”一词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我国在如此高的层面重视并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
与东部省份相比,甘肃省社会工作起步晚、发展缓慢,现如今,将社会工作引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中,不仅会进一步规范当地社区工作及老年社会工作体制建设,促使社会工作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并且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缓解每年大量社会工作者离职的问题。
(二)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可行性
1.制度保证
近年,甘肃省已初步完成社会工作政策制度创制,相继建立了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发展、社区社工服务等专项制度 。例如,近年甘肃省民政厅努力搭建社会工作人才就业平台,并通过协调相关单位和机构,在录用机遇、工资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努力为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社会创造条件。
2.专业人才保证
甘肃省委组织部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作为“六支人才队伍工程”纳入甘肃省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 。 截至2016年底,甘肃省共有7所院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每年有大量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此外,全省注册成立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行业协会共28个 ,社工专业人才数量已突破3万人。甘肃省数量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奠定了人才基础;同时,引导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介入社区养老服务,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省内人才外流的数量。
四、社会工作介入S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具体内容
(一)健康維护方面的服务
健康维护是老年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社会工作者通过扮演间接服务者的角色,充分调动和整合一切可用资源以针对性地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服务。
老年人健康服务包括与其身心健康直接有关的治疗、康复、预防等方面的服务。首先,对于有治疗服务需求的老年人,社会工作者应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工作,然后以提供间接服务为主,社会工作者要做好资源连接者的角色,及时与社区工作人员、医院等部门沟通接洽,尽快满足老年人的治疗需求;其次,对于有康复需求的社区老年人,社区工作者要提倡在社区内部修建无障碍设施,保证这些日常设施可供老年人安全使用;关注有康复需求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避免其因自卑、孤独等造成的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的事故;社区工作者要根据不同老年人的状况设计并开展适宜的康复方案;再者,在预防层面,社区工作者要配合社区工作人员,组织社区老年人定期或不定期体检;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举办预防疾病的宣传活动、推行锻炼身体方案、提供精神健康服务等。
(二)生活照顾方面的服务
生活照顾是老年社会工作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途径开展工作,必要时运用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方法开展服务。高龄老人、空巢老人、伤残老人、独居老人等应成为社会工作者重点关注和服务的对象。
首先,独居老人缺乏直接的支持系统,要求社会工作者给予特别的关注。社会工作者应重视独居老人对心理慰藉的特别需求,如果有必要,社会工作者要采用专业方法与独居老人建立个案工作关系或联系其亲人开展家庭社会工作,在第一时间内解决各种风险因素。另外,在独居老人生病等特殊情况下要给予生活照顾、家务协助等;其次,对于高龄老人,社会工作者要与其子女等家庭成员形成连接,共同关注高龄老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多重服务需求,社会工作者需在调查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评估其需求,若有必要,也要开展个案工作;最后,困难老人包括因遭遇重大突发性事件而陷入困境的老年人。对于此类群体,社会工作者一般要进行危机干预工作,在老年人脱离危险后提供后期的服务工作。
对于存在疏于照顾问题的特殊家庭,社会工作者要借助社区力量及时调查、发现问题,评估并确认问题之后,社会工作者要运用个案工作方法加以解决。根据家庭内部状况,发动家庭成员、动员家庭力量予以解决。
(三)心理慰藉方面的服务
根据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的心理慰藉问题值得关注,尤其对于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等,家庭成员在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需求方面,更是难以发挥作用。对于以上问题,老年社会工作关注老年人个体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并注重联系个体与其社会环境的互动状况,针对问题运用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的科学方法开展服务。
对于社区老年人的这一需求,社会工作可以从协助老年人恢复或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层面介入。首先,老年伴侣的工作。对于有伴侣的老年人,伴侣在满足对方心理慰藉需求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社会工作者应协助老年人认识其在这一层面的重要作用;如果有条件,社会工作者可以将有兴趣的老年人伴侣组成小组,为其创造一个回顾早期婚姻生活的契机,并使老年人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增强老年人伴侣在彼此心理慰藉需求方面的功能发挥。
其次,家庭体系的工作。家庭是老年人获得各方面支持的重要来源,尤其是来自家庭关系系统的精神慰藉对老年人的生活有重要影响。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帮助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重建有意义的家庭支持系统,特别是关注子女与老年人的关系网络。
再者,老年人与社会融合方面的工作。社会工作者要扮演好政策倡导者和资源连接者的角色,及时发现并向有关部门反映社区老年人的心理慰藉需求,协同社区工作人员,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如组织具有相同或相似需求的老年人组成小组,运用小组的支持性功能扩充老年人的“倾诉对象”;此外,社区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及居委会工作人员等,都应在这一方面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此外,对于因长期缺乏倾诉对象而患有不同程度精神问题的老年人,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人生回顾法、缅怀往事疗法、验证疗法、精神分析法等不同方法协助老年人认识问题。此外,也可以将小组工作方法运用于其中,如开展现实辨识小组。
(四)休闲娱乐方面的服务
老年社会工作关注老年人群体的“就业休闲”需求。间接服务方面,社会工作者常常以研究者、政策倡导者、资源连接者的角色与政府发生联系,通过参与政策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来践行社会工作价值观。
为改善社区老年人的休闲娱乐服务,社会工作者主要应从宏观层面介入。
第一,运用科学的调查、评估方法了解广大老年人群体的休闲娱乐需求,并向社会有关部门真实反映状况,从而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并制定实施更为合理的政策,加大有关部门物力、财力等投入,拓展老年人日常休闲娱乐的范围、改善休闲娱乐场所的设施、提升场所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
第二,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协同社区居委会等开展面向老年人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满足老年人的休闲娱乐需求,社会工作者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要关注老年人的个体性差异和多元需求。
五、结语
本研究是在养老形势严峻的背景之下,以兰州市S社区为例,在前期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无结构访谈和问卷法进行资料收集,通过分析该社区老年人的居家服务需求及服务供给现状,从中探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社会工作介入的具体内容。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篇以社会工作相关研究为理论基础,以实地收集资料为途径而进行研究。
《联合国老人原则》强调:“老人应尽可能地居住在家里”,这与我国当前提倡的社区居家养老如出一辙,然而我国的居家养老模式却面临“有而乏优”的困境:服务人员数量不足、专业人员参与程度低、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笔者认为,对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理论研究适应了当前解决养老难题的实践需要:这为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促进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及缓解养老难题提出了构想,同时促进了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
社会工作理念、方法、技术等的介入,仅是弥补现行居家养老模式不足之处的一种方式选择,而对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还将任重而道远。居家养老模式的完善需要综合多领域的技术和方法,这对提升老年人群体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注释: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師向东.甘肃省社工专业人才数量已突破3万人.每日甘肃.2015年3月27日.
蔡强、卢冰.甘肃社会工作发展三部曲.中国社会工作.2016(3).
甘肃省民政厅官方网站.甘肃省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及社会工作行业协会情况一览表.2017年1月12日.
参考文献:
[1]宋玲.居家养老服务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鼓楼区大方巷居家养老中心为例.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2]陈连军.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的推进路径研究.学术交流.2013(7).
[3]应超凡.城镇居家养老服务的供需分析与社工介入——以安徽省丁镇为例.苏州:苏州大学.2014.
[4]王曦露.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及其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南京市建邺区为例.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5]刘爽.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保定:河北大学.2013.
[6]苗林静.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分析.郑州:郑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