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春
让幼儿在主动学习探索,反复尝试操作中体验制作过程的乐趣,感受制作出成品的喜悦。可以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对于培养幼儿认真观察、有意注意以及耐心细致的习惯,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形成立体空间观念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张纸经过折、翻,折成了一件件形象逼真、富有童趣的作品。对这种制作,幼儿抱有浓厚的兴趣。它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运用各种材料(各种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不断发现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进而创造立体的艺术表征形象以及表达自我的活动,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活动。
准备材料应生动有趣,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动前,教师或者家长出示的最终作品效果一定要能引起幼儿制作的兴趣。从而让幼儿对所要进行的动手操作产生明确的直观感受。另外,教师要采用
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在活动中产生创作的欲望。如制作“花朵”,就可以先进行“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让幼儿在自己喜欢玩的游戏中,发现乐趣。再一起共同思考需要哪些材料、颜料,并且用什么办法才能让材料做成成品。通過与教师的共同探讨,幼儿能够很顺利地掌握花朵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接下来的制作过程中表现得也非常活跃。通过不断的尝试操作,让幼儿对颜色的区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使他们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使部分性格内向的幼儿明白了合作的意义,让他们得到了良好的锻炼。
给予孩子充分鼓励、引导,并清楚的讲解示范。幼儿手工课需要教师、家长进行有序的操作。教师的示范讲解要根据幼儿的反应来控制,对于较难的环节要用孩子能够听懂的语言进行讲解,操作环节要让每个幼儿都看得清楚明白,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适当参与其中给予帮助。当孩子们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经过老师的启发和指点后,他们才能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头脑中的童话世界尽可能的在手下展现出来。同时,因为手工活动涉及许多技能及方法方面的问题,在活动中幼儿需要教师进行更多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一些细节的处理。
重视对手工作品的展示,在欣赏交流中共同提高。发掘孩子们作品的亮点进行赞扬,让其他的小朋友给予掌声,如果在家里,家长也得给予一定的表扬。往往教师在幼儿进行完操作活动时,就认为幼儿已经完成了任务,达到了教育目标,而忽视了展示交流环节的重要意义。在展示交流活动环节中,我们要鼓励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充分的展示给别人,并引导幼儿个性化的表达。让孩子自己介绍自己作品的同时,即培养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让孩子更有自信。
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合理地改变作品。幼儿的作品对于他们自己来说意义重大,哪怕有不完美的地方,教师和家长也决不能一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并随意改变他们的作品。教师要妥善处理幼儿的作品。而教师对于幼儿作品的重视行为,也正是对幼儿能力的肯定。教师处理幼儿作品的方式有多种:作为玩具使用、作为艺术品装点环境,作为礼物送给朋友或者亲人等。
因此,我们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应尊重幼儿的能力差异,关注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态度,创新、变化的程度等。如,有的孩子原来不会灵活地使用剪刀,经过努力有进步了,即使他没有完成好作品,教师也应给予鼓励和肯定。而有些能力强的孩子如果在制作中只是一味地模仿,没能发挥想象、创新变化的能力,那老师也应指出,以便他能在下次的制作中有所提高。在评价幼儿作品时,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根据每个孩子的能力,对他们的作品给予恰当的评价,同时,要提出有指导性意义的建议,以便孩子能将作品进一步完善,这样的评价才是有效的评价。
(作者单位:荆州市公安县夹竹园中心幼儿园)
(责任编辑 周小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