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章
郧西县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宗旨,以“学生满意,家长放心”为目标,以“严格管理,优质服务,安全卫生”为要求,以推进“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为举措,不断创新后勤管理理念,增强后勤服务育人功能,赢得了社会、家长和师生的高度评价。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良好氛围,突出环境育人
为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郧西县教育局通过抢抓均衡教育发展机遇,结合向外求援和向内挖潜,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近两千万元,实现了校园绿化、宿舍美化、食堂亮化、各学校后勤工作设施现代化的目标。通过“文明宿舍”“放心食堂”“绿色学校”“食堂量化分级”和“明厨亮灶”创建评比活动,学校后勤工作取得了新变化,学校后勤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取得了双赢,为全面提升后勤育人水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环境育人,润物细无声。在校园里,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也在接受无声的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素养在不断提升,校园里渗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有珍稀名贵植物的挂牌介绍;有“俺很柔嫩,请你绕行”的游园劝诫;有“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的入厕温馨提醒;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节俭教诲等等,形成了“一草一木能说话,一砖一瓦皆育人”的良好氛围。
基地育人,实践出真知。各学校充分发挥学校基地优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蔬菜基地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进行科学管理与种植。利用课外时间,师生一起深入基地,参与翻地、播种、浇水、施肥、锄草、除虫等,让学生充分体验劳动的艰辛、劳动光荣、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与幸福,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体质,陶冶了学生情操。
在开展节粮、节水、节电“三节”活动中,学校组织各班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田间地头,亲身体验劳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含义。教育学生不乱倒饭菜,开展“光盘”行动。深入挖掘身边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形成“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善恶观,领悟真善美的真谛,使学生从小养成好的品德,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加强后勤过程管理,培养良好习惯,渗透以德育人
全县各学校融德育与后勤管理过程于一体,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了基础。
从小从细抓起,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全县寄宿制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小入手,从细抓起。从学生入校之日起,生活老师就要引导学生洗脸、刷牙、洗手、洗脚,教学生叠被整理床铺、摆放牙具、搭放毛巾,训练学生文明用语,履行值日生职责,进行自主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不断开展学生宿舍军事化管理训练,使学生养成快捷整理物品、规范折叠被褥、讲究个人卫生、语言文明、勤俭节约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品质。在全县各学校开展“日检查、周评比”和“教育—管理—反馈—再教育—再管理”的常规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好人好事、行为习惯进行监督、记载和评分,并把各班每天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各班主任,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创新机制,以“师生成长共同体”促进后勤管理。“师生成长共同体”即以班级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全員育人导师制为主要抓手,提升自主教育改革实效,全面提升师生的综合素养,最终实现教师与学生同成长、共发展的目标。这是郧西县自主教育改革着力打造的全员导师育人新机制,把“师生成长共同体”运用于后勤管理,也同样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卫生管理方面,各学校按“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分组,对校园公共卫生区、餐厅、寝室等区域进行分块,实行导师包联负责制,设置卫生监督岗,落实“每日一查、每周一公布、每月一奖惩”工作机制,让导师与小组成员捆绑在一起,同考核、共担责、同奖惩,促进工作常态化,确保“校园内无一块纸屑、无一点灰尘、无一处卫生死角”。让学生体验到团队的精神、集体的力量,学会换位思考,增进相互理解,融洽相互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卫生意识。
在就寝方面,各学校按学生性格、特长等方面,合理搭配,科学分组,按组安排寝室和床位。在班主任、导师的引领和指导下,召开寝室管理会议,共同商讨和制订本寝室各项管理制度,实行自主管理、自觉遵守、自我教育。
在就餐方面,学生按照分组有序排队取餐,餐桌区域和位次也按组分配,进行挂牌,并将就餐纪律、卫生等纳入小组考核范畴。建立互相监督与评比机制,全体学生共同遵守就餐秩序,共同维护就餐卫生的集体荣誉观念逐步增强。学生之间学会了交流,促进了团结,增进了友谊,学生讲文明、讲礼貌的高尚品质得到弘扬,爱惜粮食、节约用水的传统美德逐步养成。
为保障学校后勤管理常态化,各校以“最美寝室”“最净卫生区”“最佳小组”“最美卫生小护手”等内容为主题,开展了系列评比活动。通过开展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生活能力,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推进了德育的渗透与升华。
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注重示范育人
后勤是“没有讲台的课堂”,后勤职工是“不上讲台的老师”。他们既是服务者,也是教育者。他们的精神状态、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抓培训,提高育人能力。为提高后勤从业人员素质,各学校坚持以“服务育人”为宗旨,通过不断加强后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政治学习、业务培训,进一步丰富了后勤人员业务知识,增强了服务意识,提升了育人能力和水平,为提高全县后勤团队的整体素质打下了基础。
抓责任,提高育人质量。后勤工作实行以岗定人、以人定职、以职定责、以责定制,环环相扣,科学管理。建立人性化考核机制,将后勤工作与职称晋升、评模彰优、年度考核挂钩,激发了后勤人员工作热情和潜力,增强了工作责任感。
通过内强素质,外强管理,郧西县初步形成了一支支具有服务意识、育人意识、主人翁意识、效率意识和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后勤铁军,从而提高了服务品位,化“工”为师,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做人、做事的楷模,在提供后勤优质服务的同时实现了后勤育人的目的。
(作者单位:郧西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 徐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