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宗成
【技法指津】
品味小说语言,一般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品味小说中人物的语言,一是品味作者的叙述语言:
1.体味人物语言的特色,从人物语言来看人物的性格特点。如鲁迅《祝福》中“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地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女人再嫁,这在封建理学的伦理观念中,是女人最大的罪恶,鲁四老爷是不能容忍的。这样“罪恶深重”的女人“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死去,不是更显得与这个社会作对吗?所以他要愤然骂祥林嫂“谬种”。我们通过鲁四老爷的语言,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嘴脸:他是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反对社会的一切变革和破坏他所信奉的统治秩序的行为。
2.体会小说的叙述性语言,即以怎样的语言来讲述故事,这样讲述的好处在哪里。如《紅楼梦》的叙述语言,就是汉语运用到炉火纯青程度的典范。它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融会了古典书面语言的精粹,又经过作家的高度提炼加工,形成了生动形象、准确精炼、富有生活气息与感染力的文学语言。其叙述语言是接近口语的通俗浅显的北方官话,用词准确生动,新鲜传神,如林黛玉初进贾府被贾母一把搂在怀里,众人无不掩面而泣的情形,非常富有感染力,令人读来感同身受。
3.品味小说的语言风格,体会这种风格所表现出来的小说艺术上的独特性。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其语言风格简明,清新和干净,人称“电报式风格”,这种风格表现出了小说艺术上的独特性:①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鲜明;②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因此,句子简短,语言准确生动;③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④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
【例题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出了月子施桂芳把小八子丢给了大女儿玉米,除了喂奶,施桂芳不带孩子。按理说施桂芳应该把小八子衔在嘴里,整天肉肝心胆的才是。施桂芳没有。坐完了月子施桂芳胖了,人也懒了,看上去松松垮垮的。这种松松垮垮里头有一股子自足,但更多的还是大功告成之后的懈怠。施桂芳喜欢站在家门口,倚住门框,十分安心地嗑葵花子。施桂芳一只手托着瓜子,一只手挑挑拣拣的,然后捏住,三个指头肉乎乎地翘在那儿,慢慢等候在下巴底下,样子出奇地懒了。施桂芳的懒主要体现在她站立的姿势上,施桂芳只用一只脚站,另一只却要垫到门槛上去,时间久了再把它们换过来。人们不太在意施桂芳的懒,但人一懒,看起来就傲慢。人们看不惯的其实正是施桂芳的那股傲气,她凭什么嗑瓜子也要那样目中无人?施桂芳过去可不这样。村子里的人都说,桂芳好,一点官太太的架子都没有。施桂芳和人说话的时候总是笑着的,如果正在吃饭,笑起来不方便,那她一定先用眼睛笑。现在看起来,过去的十几年施桂芳全是装的,一连生了七个丫头,自己也不好意思了,所以敛着,客客气气的。现在好了,生下了小八子,施桂芳自然有了底气,身上就有了气焰。虽说还是客客气气的,但是客气和客气不一样,施桂芳现在的客气是支部书记式的平易近人。她的男人是村支书,她又不是,她凭什么懒懒散散地平易近人?二婶子的家在巷子的那头,她时常提着丫杈,站在阳光底下翻草。二婶子远远地打量着施桂芳,动不动就是一阵冷笑,心里说,大腿叉了八回才叉出个儿子,还有脸面做出女支书的模样来呢。
(选自毕飞宇《玉米》,有删改)
问题:请品味本段文字的特色。
解析:这段文字是毕飞宇中篇小说《玉米》的第一段。毕飞宇在《创作谈》中曾说:“我是一个保持用书面语言、用普通话写作的作者。有人要反驳我,《玉米》、《平原》有兴化的方言呀,可是内蒙人、东北人、河北人看到我的小说时,也会觉得我在使用他们的方言。其实《玉米》、《平原》中你们所看到的方言特征是我做出来的,你们可以把句子拿出来剖析,基础上仍是书面语的特点。许多用方言写作的作家,下面要用许许多多的注解,而我的作品中没有一个注解。也能够这么说,需要用注解的处所,我一定把它改掉。”毕飞宇所谓“做出来”和“改掉”,其实就是熔铸语言。这段文字既有书面语的典雅、纯正和深刻,又有口语的轻松、诙谐和机智;既有普通话的从容、俊逸和规范,又有方言的清新、亲切和张力。事实证明,在书面语与普通话中巧妙地熔入口语与方言,不仅可以增添语言的活泼性,而且可以使语言更加贴近人物,使人物成为过耳留声、过目难忘的“这一个”。
答案:这段文字既有书面语的典雅、纯正和深刻,又有口语的轻松、诙谐和机智;既有普通话的从容、俊逸和规范,又有方言的清新、亲切和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