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百炼巧增色

2017-09-04 05:40冯永山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23期
关键词:技巧中学作文

冯永山

摘 要:语言是作文的重点,文章的思想主题、情感态度,均要靠语言呈现给读者。除准确、连贯、通顺之外,读者对文章的观感主要取决于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本文探讨了几种作文语言的提升技巧,希望能为中学生作文语言的提升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学;作文;语言;技巧

所谓“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就强调了语言的表现力对文章的重要性。读者对文章的观感主要取决于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读者要通过作文的语言来感受写作者的才华。一篇优秀作文的语言,往往富有表现力,生动形象,能感染读者,使其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不少学生的作文读起来显得苍白无力,缺少吸引力,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语言不精彩,不具备生动形象性。如果同学们在平时的写作中能有意识地提升语言表达的技巧,在习作中修饰一下语言,会给自己的习作增添色彩。那么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如何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笔者在教学中有一些实践经验,供同学们参考。

一、善用多种句式,使句子富于错落的美

在作文中使用多种句式,综合运用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来组织语句表情达意,文句有变化,有起伏。读者阅读时自然就会感受到作者的文采,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平时许多学生的作文,大都是一个接一个的陈述句,且句子均较长,缺少变化,显得呆板。

例如,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一文中的句子:“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这日下晌,李中堂听过本地小曲莲花落子,饶有兴味,满心欢喜,撒泡热尿,身爽腹空,要吃点心。”作者在表达时运用了整齐的句式,做到了长短结合,骈散合用,排列恰当。整个句子节奏感极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要做到作文句子的错落之美,就应使文中的句子在形式上有变化,不能单一地使用长句。同学们在作文中可以将长句子变短,散句子变得相对整齐。当然,多种句式的综合使用,要视文章的表达需要。不能一味地把句子随意截断,反而让句意混乱。同学们应综合考虑作文的思想主题,篇章结构以及自己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恰当地运用各种句式。

二、妙用修辞方法,使语言富于形象的美

在写作中,准确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让句意的表达形象而贴切。文章中常用的修辞有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反复、设问、反问等。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与表达作用。比如,比喻和拟人使语言变得生动形象;排比和对偶让语言整齐,有节奏。

在平时的写作中,同学们常常缺少运用修辞的意识,过于平铺直叙,从而使全文的语言平淡无奇,没有亮点,读起来味同嚼蜡,让读者失去了读下去的欲望。

朱自清先生在《春》中写雨:“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写出了春雨的细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一句,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三种修辞,写出了花开得多,开得艳。如果这两句平铺直叙地写成:“下雨了,那雨又细又密。”“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花的颜色是那么鲜艳。”和原句相比语言平淡,缺少了韵味,并不能給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鲜活的感受。

因此,优美的语言可以通过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而灵活生动地表达出来。比喻、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工整;夸张,突出强调,如果在文中巧妙地运用它们,可以使文章显得既有文采又有韵味,让读者百读不厌,从文中获得美的享受。

三、巧用描写性语言,使作文富有情境的美

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材料,有的人写出来让读者觉得味同嚼蜡,有的则让读者甘之若饴。在写作中,如果对所写的人与事进行恰如其分的修饰,会让表达的内容更丰富,意味深长,具有一种情境的美。

比如:①太阳升起来了。

②火红的太阳从地平线上一跳一跳地探出了头。

句①简单交代,语言直白平淡。而句②则加上了“火红的”“一跳一跳地”来修饰,并用“探出了头”来拟人,显得生动鲜活,整个句子充满了意味,情境就具备了。

那么,我们在平时该如何去运用修饰性语言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运用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或比喻、拟人等修辞来描写及形容所写的人与物。比如:

①我站在窗前,泪水不断地滴落在手上。

②心如刀绞的我站在阴沉沉的窗前,泪水肆无忌惮地滴落在紧紧握着的拳头上。

句②加入了“心如刀绞”“阴沉沉”来修饰,分别写情,写景。又用“肆无忌惮”来拟人,结合“紧紧握着”的修饰语,句子充满了情味,充分表达了悲伤的心情。

再如:

①我看着天空,雪花簌簌地落下。

②我默默地看着天空,鹅毛般的雪花簌簌地落下,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句②用“默默地”写心理,用“鹅毛”比喻并加上一句话,既写景又写情,情景交融。语句的意味就深了,单纯的写景就变得有意境了。

2.句子意思表达结束后,在后面运用重复手法,在中心词前增添修饰性的语言来重复表达一次。比如:

①傍晚时,我爱看夕阳。

②傍晚时,我爱看夕阳,看那暗红的,慢慢垂下去的夕阳。

句②重复了一下,并加上了颜色描绘,动作、情态的描写等有具体可感内容的修饰性语言,情境顿生。

所以说,同学们在习作中巧妙地运用描写性的语言,单调直白的语言就会变得丰富、有韵味,枯燥乏味的语言就会变得生动、有意境。

作文的问题,其实就是语言组织与表达的问题。语言是文章内容与意境的外在表现形式。如果一篇作文的语言枯燥乏味,句式呆板,即使所选择的材料再好,立意再深刻,也缺少韵味,让读者难以细读。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考虑选材、立意、构思、布局等问题,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语言的组织与表达,让文章的语言简洁精练、生动流畅,乃至有文采,有韵味。所以,同学们在平时的习作中要加强语言的训练,只要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了,我们自然就能写出让读者喜欢的好文章。

(作者单位:安徽省全椒县襄河中学)

猜你喜欢
技巧中学作文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在多解中学创新
指正要有技巧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