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的城市化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城市里长大。尽管每个城市所在的区域曾经都有过方言,但城市化社会到来,使得人们彼此交流必將舍弃方言而采用汉语的通用语言——即“普通话”。孩子会讲所在城市或父母家乡方言的越来越少,大多数孩子属于“没有方言”的一代。可以预料,随着这一代人长大成为社会的主流,许多方言将消失或成为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使用的语言“活化石”。
“语”和“文”的长期分开,也使方言成为一个人和一个地区居民最显著的文化标识。出门在外,亲不亲故乡人,“故乡人”凭什么来衡量呢,主要是说话口音相同或相近。因此,方言也成为一个人或一群人保持文化独立性乃至文化尊严最好的武器。
但在市场化大潮之下,标准化是一种趋势,个性化的东西将越来越少,不独是语言。就以养育婴孩为例,在前现代社会里,各地差别甚大,有各种不同的风俗。可到了今天,黑龙江的妈妈和四川的妈妈给孩子买的玩具,几乎是一样的标准,选择奶粉的品牌也可能趋近。在这样的标准化时代,孩子们从小用普通话交流,而不会或不愿意说方言,是很自然的事情。
方言逐渐消失,就是标准化消灭个性化的大背景下一种必然。当然,普通话也有它的劣势。严格地说,普通话是一种人为规范的书面语言,表达的生动性自然不如方言。现代一些知名作家,如以北京话为底子写作的老舍和以西南官话为底子写作的沈从文,如果抽掉他们语言中那些地域色彩,置换成中规中矩的书面语言,他们的作品魅力将大打折扣。
从学术和文化的角度而言,采取现代科技留住祖辈的声音,让后人了解到曾经中国各地的人怎么说话,亦很有必要。汪涵的做法是值得肯定和钦佩的。
(摘编自“新华网”)
【编辑发声】
有资料显示,全世界现存6000多种语言。但是随着全球化和城镇化,这些乡音正以每两周消亡一种的速度在减少。换言之,保护方言,确实已经非常必要了!
不过,汪涵发起的保护方言行动,即便其保护不了方言,阻挡不了方言的消亡,但其积极意义依然不言而喻。
最起码,在消亡之前,留下方言消亡前最后的资料,通过录音、录像等资料,将方言曾经的存在记录下来,保存进博物馆,这起码能证明这种方言曾经有过。
保护方言,不等于说要抵触普通话。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沟通的加强,地域文化正在被磨平,失去它的特色,方言的消失,也只是这个大环境下的小小潮流。
可是尽管如此,我们依然眷念着我们的乡音。因为乡音里,藏着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