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文佳 刘伟
[摘 要]习近平提出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思路,可以概括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哲学话语。它蕴含着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古今中西”之争文化主题的历史逻辑反思,又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逻辑。这对于理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思路的历史逻辑意蕴,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文化模式;历史逻辑;存在论
[中图分类号]G02;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10-0011-03
习近平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來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1]这一思路就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之路,其精神主旨又表达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一具有中国哲学底蕴的中国话语。对“本来、外来、未来”关系的思考,既是中华民族面临西方文明挑战语境下对“古今中西”之辩的时代追问、中华民族现代化历史逻辑的文化觉解,又是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创新实践的逻辑表征;既是中华民族在实现经济崛起后对中国经验的理性反思,也是如何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和挑战迅速实现现代化的实践之路。因此,它有着丰富的哲学意蕴。
一、“本来、外来、未来”之间的文化模式选择
“本来、外来、未来”三个向度的辩证关系所具有的深刻历史内涵,实际上就是中国学人在应对现代文明挑战中所形成的“古今中西”之争的文化主题。习近平所说,“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1]恰恰是中华民族现代化的文化主题。
面对以欧美工业文明为主导的现代化文明的挑战,中国分别采取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本来”“立足外来、否定本来、面向未来”及其异变——“立足未来、否定本来、拒斥外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等不同的文化模式,在“本来、外来、未来”三者之间的态度转换,构成了中国自近代以来国家层面指导方针的历史性曲折转变,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社会历史过程中对待中西文化问题上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时代精神变迁。
首先,晚清“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本来”的文化模式。洋务运动是中华民族面对现代文明冲击的实践选择,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纲领本质上就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本来”的文化模式。它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表达了中西文化融合的概念。洋务派主张在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结合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对旧有国体进行改革,这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洋务派在对当时社会现实持基本肯定态度的基础上,对旧有制度的不合理性进行渐进式的变革,背离了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其目标是回归历史维护传统帝制。这一文化模式扼杀了辩证法的发展向度,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的历史结局。
其次,“立足外来、否定本来、面向未来”的革命文化模式。辛亥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标志和时代主题的中国表现。其伟大意义在于推翻了数千年的封建帝制,使中华民族融入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洪流之中。其失败在于使中国社会跌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国家分裂的半殖民地危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2]此后,俄国道路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历史选择,马列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救中国的思想武器。尽管中国革命的成功在于将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井冈山道路”,创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理论形式和实践形式。但是,马列主义及其社会主义制度形式始终是首要的价值尺度和理想追求,“立足外来、否定本来、面向未来”始终成为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主流的文化模式。固然这种否定有着肯定性的内涵,但对现实的否定性立场是辩证精神的主导趋向。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和新中国的创立,标志着这种以辩证法的否定性为核心理念的文化模式,结出了中国社会进步的实践果实。
再次,“立足未来、否定本来、拒斥外来”的“文革”模式。由于受到时代主题和中华民族历史任务的历史规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将阶级斗争学说作为唯物史观乃至马列主义全部理论的核心,并成功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功,阶级斗争理论成为马列主义最核心的内容,阶级分析方法成为党的主要思想和工作方法,并获得了广泛社会认同,以至于成为与民族和谐思维传统绝对相悖的思维定势。加之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左”的思想从1956年开始渐渐主导了中国的政治进程,尤其是“文革”十年中,“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根本治国方略。“斗争哲学”取代了辩证法。“否定一切、打倒一切”成为“革命”的政治纲领,结果既否定了中华文明传统的本来,又否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本来;既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外来,又否定了源自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文化的外来。在文化废墟和荒漠中找不到文化重建的现实基石,文化精神只能栖身于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导师的未来想象。于是,“立足未来、否定本来、拒斥外来”成为别无选择的文化模式并导致了空前的文化浩劫。
最后,“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文化模式。改革开放新时期是对“文革”十年彻底的拨乱反正。“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上改变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就是“不忘本来”。开放就是进入现代全球经济发展进程,借鉴和汲取西方先进的物质文明、管理文明和制度文明,也就是“吸收外来”。这一切的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是“面向未来”。可以说,历经一个多世纪的探索,中华民族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走向现代化的文化模式——“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二、“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历史逻辑的辩证表达
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3]。理论逻辑是历史逻辑的再现,用反映“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的认识来回顾和总结历史是唯物史观的必由之路。“本来”“外来”“未来”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化紧紧依托于马克思主义存在论基础之上。与黑格尔将抽象的绝对精神看成是存在论基础不同,马克思从唯物论前提出发,结合了历史的维度,将存在论基础回归于现实的社会实践,一方面解释了实践活动和包含着自然的人类历史的辩证生成,创立了唯物史观;另一方面阐明辩证法就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历史的基本逻辑。在这种视域下,随着人的实践及其场域的变化和时代主题的变化,对待“本来”“外来”“未来”三者之间的文化模式转换,既是中华民族应对世界现代文明冲击所形成的文化主题的逻辑体现,又是中国人民对于自身发展道路的历史性选择。
当前的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被卷入了世界的历史,成为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中的个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经济迅速融入世界并改变了世界的经济版图,中国人正以积极开放心态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仅出境游2016年就达1.22亿人次。信息化促成了中国新实体经济的兴起,教育的突飞猛进填平了数字鸿沟,信息共时化共享和即时化传播,使人们迅速进入跨国界的网络社会空间。同时,生态危机、核问题等“全球性”问题也进入每个国人的现实生活过程。于是,这一物质生活过程作为存在论基石极大地制约着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过程,必然改变着“本来”与“外来”的语义边界,并凸显出本未彰显的现代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存在论基础就是人们的现实的生存,就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现实和当下改革开放的实践场域,亦即我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实际上,“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恰恰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本身的逻辑。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国正是在吸纳了世界文明的优秀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管理成果,在本来与外来的相互贯通中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诸多成就,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并且成功地顺应了时代的历史潮流,推动中国创造出经济增长的奇迹。在此过程中,作为文化精神层面的哲学社会科学,无论是向本来的寻根,还是向外来的拓展,亦或是向未来的演进,都受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的制约,并以反映现实、服务现实、规范现实、引领现实的形式体现自己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质。
根据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原则,“本来”“外来”“未来”,都是基于当下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现实,都是基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所处的实践场域,都是基于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下的“地球村”般的世界。当下,中华民族正处于一个民族复兴的时代,其情势早已不是出于民族救亡而提出的“本来”与“外来”之辩,而是基于自身之崛起去有意识地探究中国的未来。此时必定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念来提供精神上的支持与文化上的奠基,特别是随着西方文化的全球蔓延,拥有独立的思想和文化自主性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首要任务。这种形势下,“不忘本来”,不是固守传统的文化复古,而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吸收外来”,不是思想僵化的照搬照抄,而是在结合实际基础上的取长补短,努力促进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不忘本来”是为了“面向未来”,亦即说,中国在未来世界多元化发展趋势和潮流中,要想在文化软实力方面取得比较优势并创生世界认同的“中国话语”,就必须基于文化主体性立场,并以开放的态度去对话世界文明,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的世界文明中的现代化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为前提,以“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为基本原则,以“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为基本方式,推动不同文明之间形成“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4]成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标尺,从根本上说其实现的路径就是合作共赢。在中国经济实现了历史性崛起、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日益强大的世界情势下,习近平对于“本来”“外来”“未来”关系的理论概括,既是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的角色定位,又是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时代使命的宣示,更是党和国家面向21世纪实现文化崛起的发展战略具体路径的简明表达。这一思想既传播了中国传统的“和”文化,增强了中国文化软实力,又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推动着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及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EB/OL]http?押//www.npopss-cn.gov.cn/n1/2016/0519/c219468-28361739-7.html.2016-05-19.
[2]毛泽东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
[4]習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N].新华每日电讯,2015-09-28(1).
责任编辑 姚黎君 彭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