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失足”

2017-09-03 07:58徐立新
做人与处世 2017年16期
关键词:封地谋利匡衡

徐立新

生于西汉的匡衡,从小就酷爱读书,希望通过读书来改变贫困的命运,并且扶危济困。由于买不起书,他便给乡里的富人免费打工,这样就能借到他们家的藏书。可白天得替人干活,没时间看书,晚上家里又点不起灯,匡衡便用小刀凿开一道墙缝,借助邻居的灯光来看书。

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奋发,饱读诗书的匡衡迎来了命运的转机,他成了一名经济学大师,并当上了丞相。他开始大展抱负,为民谋利,减轻了百姓的很多赋税,让西汉政府深得民心。此外,匡衡还一身正气,维护中央和皇权,与结党营私的反派官员作坚决的斗争,并赢得胜利。

匡衡的所作所为深得汉元帝的肯定,为表彰他,皇帝下诏,划给他31万亩的封地,封地里的一切收入均归匡衡所有。

但在测量封地时,不知是有人故意为之,还是计算错了,致使最终实际面积变成了35万亩。家仆随即将此事报告给匡衡,但他并没有让人将多余的4万亩土地退还回去,还是趁機将其侵占。

不料,后来,有人向中央举报,说匡衡目无法纪,依仗权势,私自侵占土地,并且证据确凿。皇帝大怒,下令查办匡衡,不仅收回了他所有的封地和爵位,还将他贬为庶民,打回故里。不久,匡衡便在穷苦、郁闷中死去了。

一失足成千古恨,从一个“凿壁偷光”的穷读书小子,到位高权重为民谋利的丞相,匡衡实现了人生的抱负和初心。可最终,他却被私利熏了心,毁了一世英明,教训可谓深刻。

猜你喜欢
封地谋利匡衡
“为他人谋取利益”之实证分析与理论重构
——由行为属性说转向职务属性说
匡衡:苦学成宰相却因贪腐被贬为平民
论受贿犯罪的域外考察与取消为他人谋利的要件
“国家”一词的由来
孝文帝爵制改革后的北魏散爵封地
孝文帝爵制改革后的北魏散爵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