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亚鹏 山西中医学院
暖男医家傅山的故事
文/韩亚鹏 山西中医学院
傅山
真正的暖男,绝不会在你痛经的时候轻描淡写地说句:多喝点水吧。
而超级暖男,更是会跨越几百年的时空来调解你和“大姨妈”的关系。
1607年,明万历三十五年,昏聩的皇帝已经有20年没有上朝,内忧外患的朱明王朝摇摇欲坠。这年的六月,京师暴雨倾盆,街道顿成泄洪渠,百姓淹死无数。千里之外的太原府阳曲县西村也是风雨如晦,一声霹雳后,贡生傅之谟的妻子诞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儿子。这孩子就是后来被誉为“清初六大师”之一的傅山。
这“傅二爷”前半生过着《红楼梦》里宝二爷一样的生活,不过他的才气和脾气都比贾宝玉大多了,王思聪之类的更不用想和他比了。傅家和皇上家沾点亲,傅山曾祖父傅朝宣是宁化王府的女婿,他的堂弟娶了晋王的女儿。其祖父傅霖兄弟们不是进士就是举人。
这家人代代遗传的有两点:一是聪明,也就是所谓的读书种子。傅山精通儒道佛,诗词书画都是大家。传世有《霜红龛集》《两汉人名韵》,山西人民出版社辑有《傅山全书》。对于这样的大牛来说,这么点篇幅根本不够写。说个俗点的标准吧——钱。傅山善草书,被称为“清初第一写家”。他的草书《为毓青词丈作 》在2010年就拍出了4872万的高价。
二是倔,也就是耿介。他太爷爷傅朝宣当年太帅了,硬被抢亲做了郡马,结果拒绝和郡主睡觉,让人家守了一辈子活寡。傅霖兄弟则是专门和权势熏天的太监们作对,不开心就撂挑子辞官不干了。傅山更是登峰造极,前半生为了救老师,领导学生运动,在紫禁城外直接把“公开信”扔到明朝大学士(约等于宰相)脸上;后半生为了不降初志,拒绝清朝康熙皇帝的征召,还是在紫禁城外,直挺挺地,用宁死也不屈膝叩头方式抗争。在傅山的葬礼上,刑部尚书魏象枢领衔致祭文,评价傅山“尚志高风,介然如石”。是啊,傅山的脊梁是硬的。
男人,永远不仅仅只有一面,另一面的温情最动人。明亡后,傅山为免剃发,做了朱衣黄冠的道士。知己戴廷栻却说他“自谓闻道,而苦于情重”。傅山的诗文,泪迹斑斑,哭兄长,哭子侄,哭友人,最能打动我的是他哭妻子。傅山的妻子据说叫张静君,忻州人,光禄卿张泮之女。两人琴瑟和鸣,像神仙眷侣一般。可惜好景不长,傅山27岁时,张静君大出血而亡,留下了5岁的儿子傅眉。傅山终身没有再娶。14年后,傅山为逃脱清兵追捕,辗转于晋中一带,在离乱中又看到妻子绣的大士经,不禁悲从中来,写下长诗怀念亡妻。
傅山书法作品
断爱十四年,一身颇潇洒。
岂见绣陀螺,悲怀略牵惹。
即使绣花鸟,木人情已寡。
况为普门经,同作佛事者。
佛恩亦何在?在尔早死也。
留我唯一心,从母逃穷野。
不然尔尚存,患难未能舍。
人生爱妻真,爱亲往往假。
焉知不分神,劳尔尽狗马。
使我免此闲,偷生慈膝下。
绀绵传清凉,菩萨德难写。
“断爱十四年,一身颇潇洒”固是自嘲,但妻子旧物牵惹出来的悲怀却是难以克制的。傅山这个有名的大孝子说出“人生爱妻真,爱亲往往假”的话,可想夫妻感情有多深厚。这满腔的悲怆让我想起了苏轼著名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傅山的难得不仅仅表现在对爱情的忠贞,还表现在敢于直面那些虚伪的假道学,公开地表现出对女性的尊重,尤其是对底层的弱势女子充满同情。妓女阎雪梅殉情,他认为“视古名嫒烈女奚异?”酒家女儿方心追求自由爱情,他视之为卓文君:“黄家有酒妾当垆,还待郎来作相如,妾得自由好奔汝。”他为妓女梨娃做传,称赞她“不爱健儿,不爱衙豪,单爱穷板子秀才,奇哉!”还为歌女撰文,使这些弱女子“不以不幸终湮没无闻”。
士大夫敬重傅山的气节,而当地老百姓因为其仁贤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都很崇拜他。据考证,傅山真正开始学医的时间,恰恰在丧妻之后,而他最精通的也正就是妇科。可以说他把对妻子的爱转化为了对普天下女子的同情。傅山最著名的医学著作就是《傅青主女科》,里面对月经病、带下病、怀胎、生子都有独到的论述。学中医妇产科,这是一本绕不过去的著作。
细细翻检《傅青主女科》,几乎每页都有这样的句式:人以为……之故,谁知是……之故乎。这倒是很符合傅山标新立异、好为反常之论的性格。
透过时空,我仿佛看到那双倔强眼睛闪过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