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会 跳花节

2017-09-03 09:27田红莲巴娄吴
藏天下 2017年4期
关键词:锦鸡芦笙同胞

文/田红莲 巴娄吴

芦笙会 跳花节

文/田红莲 巴娄吴

◎节日集会上最为显眼的乐器莫过于芦笙 乔啟明 摄

在贵州,苗族同胞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集会莫过于芦笙会、跳花节。节日集会上最为显眼的乐器莫过于芦笙,故有芦笙会之称。

贵州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芦笙,若论普及程度,应当首推苗族。特别是在苗岭山区、月亮山区、云雾山区、大娄山区、乌蒙山区,几乎家家都有芦笙,人人会吹芦笙。

苗族芦笙有大有小,有长有短,长的两丈多,短的不足尺。大的只能吹,不能跳。只吹不跳,叫“吹芦笙”;又吹又跳,叫“跳芦笙”;人吹己跳,叫“踩芦笙”。

苗岭山区、月亮山区的苗族同胞,在万物复苏的春天,穿着节日盛装,齐集芦笙场上欢度芦笙会。青年们吹芦笙、跳芦笙、踩芦笙,苗语称“刍吉刍略”,或“期吉期略”,意为“跳笙跳鼓”,或“看笙看鼓”。而云雾山区、大娄山区、乌蒙山区的苗族同胞则称此类活动为跳花、跳圆或跳洞。

◎雷山县郎德镇下郎德村苗族村民跳起芦笙舞欢庆苗年 乔啟明 摄

跳芦笙、踩芦笙,统称芦笙舞。芦笙舞的种类有许多,其中技巧芦笙舞特别精彩。乌蒙山区的苗族同胞在跳花节上表演的技巧芦笙舞,有锦鸡舞、滚山珠、爬花杆等名目。跳锦鸡舞时,舞者头戴野鸡毛,模仿锦鸡的动作,一边吹一边跳。一对对锦鸡,时而互相依偎,时而彼此打斗,你败我追,十分有趣。滚山珠是一种难度很大的舞蹈。舞者手捧芦笙,一边吹一边跳,前后翻滚,头手倒立,芦笙音响始终不断。爬花杆更是一种绝活。表演者,吹着芦笙,爬上顶端系有红绸的花杆,用嘴将红绸做成的“花”咬下,而后吹着芦笙往下滑。在离地一人多高处,突然松手,翻身跳下,芦笙仍在呜呜作响。

苗岭山区的苗族同胞,迄今还保留有类似锦鸡舞的斗鸡舞,同样诙谐有趣。由于其地芦笙较长,不便于表演滚山珠、爬花杆之类高难度动作。云雾山区的苗族同胞,戴上“龙须”,表演芦笙舞,叫“龙王芦笙舞”。

◎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甲定村龙打岩苗寨,苗胞芦笙舞迎新春 蒲学光 摄

◎悠扬芦笙吹起来,优美舞蹈跳起来 廖 迅 摄

有趣的是,苗岭芦笙会“讲话”。苗族后生在芦笙会上吹着芦笙,向心仪的姑娘讨花带,声声夸赞姑娘,曲曲倾诉衷肠,情意绵绵。芦笙曲调传递的意思是:“姑娘、姑娘送根带,送根带,送根带,送根带给我;姑娘,送根带,送根带。”“千条岭,万条冲,想你们,才来你们寨。我们吹芦笙,吹给你们跳,送条花带呀,好表妹,送来拴在芦笙上,思念表妹到永远。”如果讨不到花带,芦笙会骂人:“你个懒姑娘,手脚不灵光,不会织花带,不会缝衣裳。”“笨姑娘,丑姑娘,才没花带给阿哥,快进山洞把臭名藏。”

跳花节是苗族西部方言地区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由于居住环境和语言、服饰的差异,节日名称及时间、地点不尽相同。名称有“跳花”“采花”“踩山”“跳圆”“跳洞”“跳厂”“跳场”等等。有的在正月跳新年花,有的在二三月间跳桃花,还有五月跳端午花,六七月跳稻花,等等,其活动场所称为花场、花坡或花山,设于寨子附近的荒地上。虽然名称、时间、地点不同,但活动内容大致一样,一般都有立杆、跳花、采花、献花、倒杆等程序。所谓立杆是将顶端系有彩带(称之为“花”)的竹竿、杉杆之类(称为“花杆”)树立于花场中央。花杆立定之后,众人围着花杆跳舞,称为跳花。跳到一定时候,吹着芦笙,爬上花杆,将“花”咬下,是为采花。而后,将“花”献给渴求要“花”的人家,祝贺他生儿育女,健康长寿。末了,将花杆拔出,交给专人保管,留待来年使用。

在令人目不暇接的跳花活动中,大方县八堡苗寨的五月跳花节是历史比较悠久、规模相当巨大、内容十分丰富的一个。当地的苗族同胞有个独特的风俗:正月间,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们,相邀来到寨子附近的山坡上,围着篝火做针线、唱山歌。其他寨子的后生,寻着青烟,吹着芦笙,三五成群来到姑娘身边对唱情歌。有情人,通过接触初建感情。

◎芦笙悠扬 廖迅 摄

◎跳花节上的芦笙演奏 廖迅 摄

◎黔东南雷山,盛大芦笙会庆苗年 蒲学光 摄

五月端午,插秧结束,人们走出苗寨,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八堡后山的跳花场上,开展各种文化和交际活动。是日,姑娘们把最漂亮的衣服裙子穿出来,长的在里边,短的在外边,层层现出来,刻意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的手艺,作为勤劳、智慧、富有的象征。那别具一格的百褶裙上,绣满五颜六色的花纹:有狗爪花、虎脚花、蜘蛛花,有虎皮纹、铜鼓纹、黄河纹、长江纹。这些花纹生动形象地记载苗族的悠久历史及迁徙生活。花场内外,一队一队的姑娘,穿着鲜艳的百褶裙,迈着苗家少女独有的步伐,在人群中穿梭往来,花裙随着脚步左右摆动,一闪、一闪的,格外引人注目。苗家后生将黑白相间的大褂罩在身上,腰间系着一根长长的绣花腰带,显得格外精神。他们吹着芦笙,在儿童的簇拥下浩浩荡荡进入花场。

花场是片平坦的山坡,中间低,四周高,形同一座露天体育场。花场中央竖着一根用杉木做成的花杆。它是由德高望重的寨老在爆竹声中立起的。立杆的时候,老人们在前面,芦笙手跟随其后,围着花杆转几圈,杆在激动人心的热烈气氛中竖起。花杆上系着几匹红绸子——这便是全场瞩目的“花”。万绿丛中的红花,在山风中悠然飘扬,与芦笙场内数百支芦笙上的彩带交相辉映,形成一副壮观无比的苗乡风情画。

这一天,未婚青年男女,情绪异常热烈。他们利用这个机会,寻找正月跳坡或在别的场合结识的朋友,用歌声倾吐爱情。到了情投意合的时候,姑娘解下亲手织绣的花腰带,送给情人,作为信物,婚恋关系就这样有趣地确定下来。而上了年纪的人们,则提着披红挂绿的鸟笼,蹲坐在花场附近的山林里,开怀畅饮,互祝寿丰。笼中小鸟与林间画眉竞相歌唱,啾啾鸟声不绝于耳,别有一番情趣。

贵州东部地区的芦笙节(习惯上称芦笙会),西部地区跳花节,早已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 肖凌霄

猜你喜欢
锦鸡芦笙同胞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岜沙芦笙节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馆
你好,芦笙
集石会锦鸡吉祥
海外同胞与中国健儿心心相连
杉木半同胞24年生优良家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