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墨韵 诗书合璧
—— 杨霜书法遗作展小记

2017-09-03 09:36肖凌霄实习生彭芝紫
藏天下 2017年8期
关键词:遗作墨韵合璧

文/ 肖凌霄 实习生/ 彭芝紫

诗情墨韵 诗书合璧
—— 杨霜书法遗作展小记

文/ 肖凌霄 实习生/ 彭芝紫

◎杨霜作品展开幕式

由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中天书画院联合举办的“诗情墨韵”——杨霜先生书法遗作展于7月13日在贵阳开幕。

杨霜先生是贵州桐梓人,生前曾是第四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评审委员,贵州文史馆馆员,原贵州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杨霜先生幼承家学,攻读诗书,重视诗、书、画、印的交融促进,兼习花鸟画十余年,诗词方面曾得到李独清、李大光、涂月僧、王萼华等老辈诗人的指导,书法则师从贵州省著名书法家陈恒安先生,有《品石斋自书诗稿》问世。杨霜提倡自创诗文、书法有机契合,遵循“诗书合璧”的艺术创作宗旨。

杨霜家学渊源,书法旧体诗皆其所擅。其祖父周西成曾主政黔省,人品政声皆令人景仰。其父周国乃筑城名士,酷爱古诗与书法,以诗礼教化、文墨传家为本;其母杨瑞芝早年任教职,后为贵州省政协委员,闲暇时亦喜舞文弄墨、吟诗作赋。杨霜幼承庭训,观览府中典籍,嗜古玩,结伴诗书,具魏晋名士风范。

杨霜嫉恶如仇但心存光明,对农民工、苦力、拾荒者、门卫、小贩、采药人、花匠、环卫工等底层弱势无限同情。他曾在筑城华联超市见一老背篼,为之题咏:“落花逐浪浮,春水向东流。广厦新都市,白头老背篼。有妻勤种菜,养子懒牵牛。城里寻生计,将筐做渡舟。”于贵阳小关火车候车室遇一拾荒老人,心生慈悲而咏:“回见拾荒者,衰眼历苦辛。抬头显菜色,满面皴。”著名书画家姜澄清先生倾言:“我与杨霜结识三十年矣,他以其诗,以其书,尤以其豪旷朴真为我钦佩。今天下,能书能诗者众矣,然兼能者鲜矣。至于妙道思通者,吾未见海内有几,妙于斯道而不自彰自炫者,其仅一人耶。其人孰何,杨公是也。”

近年来诸多青年学子慕名求教于杨霜先生,先生不立门墙,概无缛节,悉心指点,呕心沥血。杨霜20世纪八十年代就是贵州书坛领军人物,曾是中国书协理事、贵州省书协副主席。在书协任秘书长期间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和书法活动,发现和培养了不少书法人才。那时条件尚差,杨霜先生四处奔走组织各种赛事,通过赛事把优秀人才推举出来,并给他们创造条件,推荐给国内省内名家,此举着实为日后的贵州书坛注入了动力和活力。他组织和实施的临帖展宣导学习古人经典,入古而出新。既培养和发现一批青年书法人才,也培育了良好的书学风气。对后学和书法人才大加提携,不少人因此而受益。特别是家境困难的学子,更是积极扶持,甚至解囊相助。

杨霜好读书,善思考。对中国历史和贵州历史十分熟知,有不懂的请教于他,都会得到满意的解答。尤其是对诗词,杨霜信手拈来,皆成佳作。

为悼念杨霜先生逝世两周年,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与中天书画院特举办本次杨霜书法遗作展,从其数百幅遗作中选出70幅作品,真、草、篆、隶、行俱全,展览的同时,编印《杨霜书法作品集》,作为贵州书法界对杨霜先生的纪念。本次展览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彰显了杨霜提倡自创诗文、诗书有机契合的理念,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创造性,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杨霜先生的智慧才情和书艺水平。

◎展览现场

贵州当代著名书法家戴明贤先生为本次展览作序,序中提到“诗人杨霜,才情丰美,率真善感,好学博览,兴趣多般,举凡艺文之类,靡不涉其秘境,探其堂奥”,是对杨霜先生才情及性情的赞美和肯定。在随后的纪念杨霜先生座谈会上,书法及诗词界嘉宾分别对杨霜先生的书画、诗词和杨霜先生的耿介为人、艺术精神及文人风骨给予充分肯定。

责任编辑 陈 艺

猜你喜欢
遗作墨韵合璧
墨韵书香
墨韵书香
墨韵书香
墨韵书香
论遗作发表权保护之完善
大小合璧,微宏互彰
东西合璧 融古通今——邹涛艺事赏析
大画家的遗作
重温经典 感悟生活
御製四體合璧《重修正定隆興大佛寺記》碑——章嘉國師、文本及多語體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