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 | 张悦 编辑 | 严芳 摄影 | 张林凯 化妆 | 江波
一位“知食分子”妈妈的坚持之道
采写 | 张悦 编辑 | 严芳 摄影 | 张林凯 化妆 | 江波
如果,你自称是一位吃货或者美食达人,这个称号拿走。但,如果你要自称是一位“知食分子”,那么我们就得坐下来好好聊聊了……很有幸,最近接触到了一位名副其实的“知食分子”,她不仅是一名知性、优雅的知名女企业家,还是一位坚持“有机生活”与“有机教养”的妈妈——“沱沱工社”掌门人董敏。
董敏的身上有着很多光环,北京大人代表,北京沱沱工社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北大光华·商业领袖”“领导与变革:华人家族企业全球课程”校友。褪去这些光环,她只是一位母亲。
在董敏引导孩子认知什么是有价值的体系中,一定不能缺少一样,那就是:吃得健康。董敏谈到现在很多年轻人经常在外面吃含有各种添加剂的食品时,她说:“如果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最天然的食物,品尝到食物的原味,而不是添加剂的味道时,他就会轻易分辨出什么是真正的美味。”这恰恰是现在家庭教育中普遍缺失的一块,父母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却常常忽视了最基本的关于吃的教育。
在平时的生活中,董敏会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健康安全的食品,什么样的食品不能吃。有时候在外进餐,董敏也会告诉孩子哪家饭店的餐饮好,并且和他们解释为什么好,比如它们所采用的食材、烹饪方式等。周末的时候,董敏也会带着孩子去沱沱工社的农场会一会那些“野蛮生长”的农作物们,见见食物原本的样子。
董敏说:“你希望你的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你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我不会通过说教的方式对孩子进行食育教育,而是会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慢慢地传递给孩子。” 正所谓“人如其食”,我们所吃的食物正在一点一点地塑造着我们自身,从形态到心态。第一次看见董敏时,你便大致能“看”到她的餐桌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年逾五十的董敏充满着活力与干劲儿,身材姣好,肌肤紧致。董敏除了在平时生活中会对孩子进行食物教育之外,也会通过自己身体力行的行为进行示范。
董敏是一个对食物很挑剔的人,食材尽量多样化,平时优选有机食物,在外面就餐时,尽量不吃淡水鱼,不吃活鲜的鱼,宁可吃冻鲜的鱼。她告诉我说,为了让鱼一直活着,饭店可能会放一些药。她说,哪些食物是安全的,哪些食物是不安全的,这都需要上很多课,食物教育是需要普及的。
正如董敏所说的,沱沱工社做的不仅是有机产品的生态链,更是在做食物的教育,董敏希望能告诉大家什么样的产品是好的;怎么吃才更安全。
好好吃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健康,也是为了环境。“我吃有机农产品,是为了农业的持续发展”。在参观查尔斯王子的有机农场时,董敏听到一句话感触颇深。当人们都开始有意识地食用安全、健康的产品时,这类产品就会变得越来越多,也就会有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这样的食物,而我们的环境也会变得越来越好。就像查尔斯王子说的那样:“我们给予自然什么,自然也一定会反馈我们什么。”
从坚持在阿拉善慈善捐助树苗到如今发展有机农业,董敏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大自然的热爱,有机农业就是她的另一个孩子。作为沱沱工社(中国首家专业提供有机食品的网上商城)的掌门人,董敏一直倡导着自然、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沱沱工社从创立到现在已经快9年了,她始终坚持着用天然的方式发展农业,她要让有机农业这个孩子以最美的面貌展现在用户面前。
有一年,西红柿大丰收,眼瞅着马上要收成了,棚里的西红柿突然得了病。用一点药,西红柿就能按时上市,可是董敏坚持不用化学农药,几十个棚的西红柿就这样眼睁睁看着烂在地里。正是这样的执着和坚持,董敏赢得了大量忠实的妈妈粉丝。其中有一位是白血病患儿的母亲,她在给孩子尝过沱沱工社的有机农产品后,没有想到孩子竟会对她说:“妈妈,这个菜好好吃,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菜。”从那以后,这位妈妈开始给孩子买沱沱工社的有机农产品。董敏说:“正是这么多妈妈的信任,给了我信心要一直将有机农业继续下去!”
董敏体会说,要做好有机农业,关键就是尊重大自然发展的规律,不催熟、不膨胀,让这些农作物长出它应有的样子,还原它原本的味道。
董敏把培育有机农业的成功经验,也运用到孩子教育上。她打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比方:“头茬的草莓最好吃,因为那时候温度适宜,昼夜温差大,营养积累多,果实成熟的时间也长,这会儿的草莓慢慢地从环境中一点点汲取营养,因此个大且品质高。”她说,其实种草莓和养孩子就是一码事儿,她也希望孩子能像她有机农场里的庄稼一样,慢慢地、自然地生长,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做他们自己适合做的、喜欢做的事情,她不希望做过多干涉。
有一次儿子看见有人来家里贴壁纸,他很感兴趣,就说:“我将来也要贴壁纸。”这时候的孩子是最天真烂漫的,没有世俗的刻板印象,他觉得好玩、新鲜的都想去尝试。董敏说:“我不会对孩子有过多限制性的期望或给他一个固定的发展模型,但会引导他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如果我的孩子能成为一个有知识、有爱、学会和人相处、有责任感与意志力的人,那么将来他做什么都不会错的。”
董敏现在非常珍惜陪伴孩子的时间。女儿已经硕士毕业了,董敏对她总感到愧疚,第一次做母亲时她还没有意识到“陪伴”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去了,等到想陪伴女儿时,她已经长大了。2013年,董敏和先生要一同出国一段时间,在临走前他们给女儿写了一封信,将这些年想要对女儿说的话都写进了这封信里。信里有几句话是这样写的:“要多生孩子,并且孩子一定要自己带,任何物质条件都不能代替母爱的沁润。”虽然没有办法重回到女儿的童年,再好好陪伴她,但董敏仍然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大女儿。陪伴家人这件事儿,无论再晚都要做。
后来,有了儿子,第二次当妈妈以后,董敏就异常重视家庭陪伴的重要性,她开始挤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儿子。尽管工作又忙又累,但她还是设法保证一周有三天晚上陪儿子睡觉,逼自己提高工作效率,尽量赶在晚上八点半之前到家,赶在孩子睡前陪他聊聊天、讲讲故事。这段专属于她和孩子的睡前约会,大约有半个小时,董敏觉得是那么的美好,让人心醉,完全不像有些父母所认为的单方面付出,她要确保这一小段甜蜜时光不让任何人偷走!
如果说养育、陪伴孩子是父母重新对于自己童年时光的梳理,那么养育二孩应该就是每位父母对于养育老大的反思与救赎。第一次成为妈妈,不论准备得多充分,也还是会有些措手不及或心生遗憾。二孩的出现,重新给予董敏修正和弥补的机会,这让她幸福感满满。
就在去年,董敏的女儿大学毕业了,她非常希望能够带着儿子一起去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为此,特意跟老师请假一周。董敏说:“我觉得这件事对于两个孩子都很重要。在家人的重要时刻,当然要一家人在一起感受,这远远比一周的课程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