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论文获千万元奖励为啥不算多

2017-09-03 05:45
新传奇 2017年28期
关键词:重奖科研经费资助

一篇论文获千万元奖励为啥不算多

一篇论文有没有价值,主要看它的学术水准和应用潜力。川农大水稻所获奖的论文学术价值很高,另外,从其项目团队人均研究经费来看,粗略估计也不过25万元,这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因此,有媒体认为其所获1350万奖励经费不算多。

论文价值由什么决定

6月30日,川农大重奖鼓励科研创新:因水稻所陈学伟研究团队发现了对稻瘟病具有广谱持久抗性的水稻天然变异位点,为防治稻瘟病提供了全新路径,其论文在全球顶尖学术期刊《Cell》上发表,学校对其进行了表彰,发出共计1350万元的奖励和支持经费,并特聘李伟滔副研究员为教授二级岗。

重奖消息传出后,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推送了名为《一篇Cell论文重奖1350万,你怎么看?》的文章,文章称,科学家需要奖励,科学家也需要荣誉,然而因为发表了一篇高分期刊的论文而获得成百上千万元的重奖,这种评价导向可能不利于科研本身的健康发展,也严重影响年轻一代科学家做科研的态度,甚至由此滋生为拿奖金而发论文、为写论文而做研究的倾向,甚至不惜学术生命,干起造假、抄袭的买卖。随后,网络上掀起了“一篇《Cell》论文值不值1350万”的讨论。

有媒体称,一篇论文有没有价值,主要看它的学术水准和应用潜力。从重要性来看,研究团队研究的是水稻的天然变异位点——编码C2H2类转录因子的基因Bsr-d1的启动子,其可以有效提高对稻瘟病的抗病免疫能力,为防治稻瘟病提供新的路径。如果深入研究,未来既可以提高水稻的抗病性,又不会对产量性状和稻米品质产生明显影响,因而应用价值巨大。

7月3日,论文作者之一、川农大水稻研究所所长李平也对该论文能登上《Cell》的原因做出了解释:一是发现的天然变异位点极其难得,且在提高抗病性的同时,对产量性状和稻米品质没有明显影响,应用价值大;二是在水稻等植物中清楚完整揭示了这种抗病调控新机制。论文审稿专家们评论说,这是一项罕见的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人员都具有很高影响力的杰出研究成果。

由此看来,这篇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应用潜力非常高。身为全球顶级学术期刊的《Cell》,能够刊登这样一篇论文,也正是看重了这一点。而陈学伟团队的论文,也绝非简单几页纸的付出,而是经历七年多探索研究,长期钻研、积累才取得的。

川农大水稻所一篇论文被奖1 3 5 0万引热议,有人认为,科研本身的非健康发展,会严重影响年轻一代科学家做科研的态度。也有人认为,现在有些明星一场演出就是几十上百万元,比科学家收入多多了,就是该重奖科学家。图为颁奖现场

相比科研经费投入,奖励并不算多

媒体称,从该校科研经费投入来看,这1350万也并不算多。根据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发布的《2016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川农大在全国仅排126位,为2.13亿元。如此看来,这1350万真不算多。

按李平的解释,1350万中只有50万元是奖金,50万元是一次性资助的科研经费。1250万元是5年的科研经费,平均每年250万元。如果川农大未来每年获得的政府科研资金不变,还是2.13亿元,则这一项目仅占1.17%。相比明星上百万的出场费、代言费,科研经费明显是偏低的。

中国的科研经费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一个研究团队的重要项目一年获得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资金也是常事。

国家统计局《201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透露,2015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4169.9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人均经费支出为37.7万元。川农大水稻所项目团队人数不清,仅按10人计,人均研究经费也不过25万元,这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与清华大学2016年人均科研经费922448元更是有很大差距。

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路途中,中国需要更多高端独创的科研成果。对于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上千万元的奖励并不算多。

中国的科研经费投入最受质疑的是,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一个广泛引用的数字是,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但发达国家在40%以上。

科研经费的投入使用和成果产出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极少的科研投入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绝大部分达不到,有的甚至得到的唯一结果是失败经验。对此,其实不用太着急,因为中国的科研经费是在近几年才逐步水涨船高。获得成果有时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因此对科研经费投入除了需要科学管理外,不能对科研成果的转化操之过急。

奖励与科研资助不能混为一谈

虽然李平表示,网上一些说法是误导性的“标题党”所致。但有人认为,在现实中,不要说社会公众搞不清,很多学术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与学者也将这混为一谈,这导致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和学术评价的乱象。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学术界普遍存在奖励与资助不分的情况。比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为500万人民币,很多人认为得主可获得500万奖金,这堪比诺贝尔奖奖金,但实际情况是,450万元由获奖者自主选题,用作科研经费,只有50万元为获奖者个人所属。

分清奖励与科研经费资助十分重要。当前,我国学术界存在一个倾向,即把获得课题经费资助,视作奖励。具体表现为,入选某一人才计划,获得经费资助,还没有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就被作为巨大学术荣誉,视为成功,这和有的人才计划就称为“人才奖励计划”有关,但这些人才计划的实质是给学者一定的经费资助,让他们安心进行学术研究。

如果属于奖励,学者确实可以拿钱之后,不潜心进行研究。而更吊诡的是,学术界把入选人才计划,作为学术头衔,并把学术头衔作为评价学者的重要指标,一旦拥有某个学术头衔,在学术界就有高人一等的实际经济待遇(特殊津贴)和学术权力。

申请课题经费也有类似情况。课题经费的资助性质是十分明确的,但现在也有变为荣誉的倾向。比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现在是学者评职称的硬指标,也就是说,不管获得基金资助之后,是否有科研成果,申请成功本身就变为了学术成就。这引导学者“重申请,轻研究”。

而对于科研经费,学者也存在这是奖励还是资助的纠结和冲突,有一些学者想着法子折腾到手的科研经费,之所以如此,是他们把申请来的经费视为归为自己的“奖励经费”,觉得自己拿得少,或者一分也不拿,全部将其用于科研,心理不平衡。

在激励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方面,我国当前采取的做法,也是从资助经费中,拿出部分作为“人头费”进行奖励(俗称“提成”),而从科研经费管理看,奖励和资助是需要分清的。合适的做法,是对科研人员实行年薪制,课题经费与科研人员的奖励和待遇无关,这完全用于科研,在年薪之外,如果对科研人员进行奖励,那奖励归属于个人,不宜采取与课题经费混为一谈的模糊处理方式。

(《新京报》2 0 1 7.7.5等)

猜你喜欢
重奖科研经费资助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川东北地区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研究
“重奖”必要,但绝非唯一
“重奖”必要,但绝非唯一
浅谈高校科研经费的信息化管理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重奖能否助学
“科研经费腐败”有多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