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桂荣
(大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吉林 大安 131300)
整体护理预防和控制胃肠手术切口感染效果的临床观察
徐桂荣
(大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吉林 大安 131300)
胃肠手术;整体护理;护理干预;切口感染;护理满意度
胃肠手术患者常常出现切口感染是这一并发症。术后切口出现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直接影响疾病的恢复与预后,甚或由此导致死亡的发生[1]。因此,在胃肠手术围术期应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避免切口感染的发生。既往研究表明,护理干预可以发挥预防胃肠手术切口感染的作用[2]。为了观察护理干预预防胃肠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笔者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行胃肠手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机械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手术护理和整体手术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切口感染和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行胃肠手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未罹患高血压、心脏病等影响手术效果的疾病。按照机械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在21~63岁,中位年龄4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19例;年龄在22~65岁,中位年龄4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组成、中位年龄、疾病类型比例等基础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措施。主要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常规检查、术中生命体征监测、术后止血护理、护送患者到病房并做好交接手续等。
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整体手术护理措施、主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①术前护理。开展术前访视,运用沟通技巧详细了解患者疾病的基本情况和生理功能改变情况,同时向患者介绍手术、麻醉等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使患者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使之接受并配合手术的顺利完成;②手术室管理。按照要求严格消毒手术台、手术器械等手术室环境,尤其要注意消毒连续手术台。③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术中要严格消毒患者的切口皮肤处,消毒范围应保证在切口四周17~22 cm。防止和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机会。
1.3 切口感染等级判定标准:参照原卫生部制定《医院感染诊断标准》[3],将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愈合)情况分为3个等级。甲级愈合是指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优良,未发生切口感染。乙级愈合是指患者的手术切口出现红肿、积液等,经处理后逐渐恢复。丙级愈合是指患者的手术切口出现化脓等严重感染,需进行引流等处理。切口感染率=丙级愈合患者数/组内患者数×100%。
1.4 护理满意情况调查:应用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由同一护士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调查内容包括护士的护理技术、沟通技巧、工作态度和患者心理改善程度等4各方面的内容,满分为100分。
按照得分多少将护理满意情况分为四个等级,其中评分值在80分以下者判定为不满意,评分值在80~90分之间者判定为满意,评分值在90分以上者判定为非常满意。
满意度=(满意患者数+非常满意患者数)/组内患者数×100%。
1.5 统计方法: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和护理满意情况采用绝对数和相对数(手术切口感染率,护理满意率)表示,应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护理满意情况,应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护理满意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愈合)情况的比较:对照组患者中,切口甲级、乙级和丙级愈合的例数分别为16、21和8,切口感染率为17.78%;观察组患者中,切口甲级、乙级和丙级愈合的例数分别为31、13和1,切口感染率为2.22%,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情况的比较(n)
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愈合)等级和切口感染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较好,切口感染率较低。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的比较: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19例,满意16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为77.78%;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33例,满意10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5.56%,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的比较(n)
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等级和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较好,护理满意度较高。
胃肠手术是临床外科常见的手术类型。由于胃肠道具有正常菌群并存在菌群失调或致病菌的存在,如果没有很好地处理,胃肠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概率较高[4]。切口感染后,患者可出现切口脓肿、发热等症状,严重者腹部器官可发生衰竭,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不仅降低手术效果,而且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家庭由此产生的疾病负担较重。造成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主要为灭菌执行不严格、患者自身因素等[5]。因此,应重视并采取得力措施来预防和降低胃肠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机会,其中预防和控制术后切口感染的关键措施在于手术护理干预[6]。
笔者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行胃肠手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机械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手术护理和整体手术护理。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中,切口甲级、乙级和丙级愈合的例数分别为16、21和8例,切口感染率为17.78%;非常满意19例,满意16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为77.78%。观察组患者中,切口甲级、乙级和丙级愈合的例数分别为31、13和1例,切口感染率为2.22%;非常满意33例,满意10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5.56%。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愈合)等级和切口感染率,护理满意等级和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整体手术护理能更好地促进伤口愈合,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胃肠手术患者实施整体手术护理干预,能更好地促进伤口愈合,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朱小杰.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6):188,192.
[2] 吴淑珍,吴先华,潘晓亮,等.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7):4329-4331.
[3] 王建平,黄凌云,姜益,等.舒适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4):69-71.
[4] 马嫦梅,陈慧.损伤控制理念在降低胃肠道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及改善胃肠功能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3(6):505-506.
[5] 张小霞,舒光雅.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消化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中的效果评价[J].中实用护理杂志,2012,28(5):29-30.
[6] 吴泉玲.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7):101.
R473.6
B
1671-8194(2017)20-02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