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婷婷
摘 要:民法基本原则指导着民事司法活动,同时也是民事法律的重要依据。我国法律中,民法具有较长的历史,但在20世纪以后才确立了基本原则,然而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在分析探讨了在民事司法中民法基本原則的适用性。
关键词:民法;基本原则;民事司法;适用
在民事法律活动中,民事司法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民法的核心。目前,在我国民事司法活动中,法官具有更大的自由裁量权,这就对法官的工作素质和品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法官滥用司法权力,就会对民法原则产生重大侵犯,不仅阻碍着法律公平正义的实现,也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所以,要明白民法基本原则在民事司法中的有效适用性,也是促进法律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1 民法基本原则基本含义
民法基本原则是建立在民法之上的根本原则,其是集中体现立法者对于民事领域所行的政策,有效弥补了法律的局限性。在我国,民法学界虽然对民法基本原则没有统一的解释,然而对于民法基本原则是我国民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体现上面,达成了一致见解,认为其是民法在处理民事问题中的基本原则。民法基本原则可以分为法定或者雪莉基本原则以及政策性或者公理性基本原则。其中,公理性基本原则主要是指根据社会关系的本质,得到广泛承认并且被尊为法律的公理,这也接下来本文分析讨论的方法。公理性范围内的民法基本原则包括的原则主要有自愿、诚实信用、公平、平等以及公序良俗等[1]。
2 在民事司法中,民法基本原则适用性的具体体现
1.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表明我国的公民都具有平等的权利,此权利不分环境,不分地点,我国公民都可享受同样的平等权利。虽然社会上存在着强者和弱者,但国家法律平等的对待和保护每个公民的平等权利。同时,民法追求平等价值不仅是其存在的前提条件,也是其他民法原则的重要基础。
2.自愿原则
自愿原则诞生于16世纪的意思自治学说,或被称为自由意志,或称之为意思自治,也即是说在民事活动中,民事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处分自己的权利。在合同法中,多有体现。遵循自愿原则有助于保护民事主体的自由意愿,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公平原则
公平的价值判断标准为利益均衡,以此来平衡民事主体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明确相关的民事责任和民事权利。公平原则最大程度上保障了社会的正义,通过明确民事主体间的义务和权利,平衡民事客体的责任。一个人如果损害他人利益或者损害社会利益,那么即使再小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4.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可以用在所有的民事活动中,在自愿平等的前提下,当事人应该恪守的一种信仰。诚实信用原则按照调整的利益关系,可以分为两种,即民事主体间的利益关系,社会和民事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对于法官来说,如果碰到难题,在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参照这个思路来解决问题,同时也为司法审判提供了重要依据。
5.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主要指的是善良风俗和公共秩序。善良风俗体现的是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普通的伦理道德。公共秩序指在人类多年发展中形成的众所周知的基本秩序。这两者是社会最基本的行为活动准则,通过法律条文对民事主体行为进行有效约束,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
3 遵守民法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民法的最高价值就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及时保障法律的安定性。也就是说,民法的最高价值就是对社会价值的追求。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法律一致贯彻性的充分体现。同样,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充分体现了民法的基本原则,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核心思想环节就包括以人为本的思想,其主要是体现人本主义思想,提倡人们相处的平等性和公平性,这个民法基本原则中的平等、公平原则,因而,民法基本原则的执行有利于约束公民的行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另外,民法在平等、公平、自愿的基本原则基础上,还赋予了自然人具有物质权、财产权和人格权等权利[2]。
4 民法基本原则在民事司法适用中出现的问题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民法基本原则因其模糊性,使得适用范围非常宽泛,同时也导致了其不确定性,没有很强的法律说服力。民法对民事司法实践来说,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然而,也为法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加大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如果自由裁量权过大,不仅不能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还会阻碍司法进步,伤害社会公共利益[3]。这个问题是民法基本原则在民事司法适用时暴露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实际情况中,有些法官在处理案件的时候,会有意的规避严格的法律规则,出现采用适用法律原则的情况。换句话说,存在着法官造法的可能性。所以,在司法实践中,不能随意扩大民法基本原则的适用范围,必须严格明确其适用范围,促使法官在适用的时候,严格以事实为依据,将法律作为一切活动的准绳。对于合同法立法,有些学者关于法律原则提出了建议:在现行法中有具体规定,在适用该规定得到的结果和社会正义相违背的时候,法院可以直接适用诚实信用原则,而放弃适用该具体规定,然而这种情况需要经过最高人民法院的允许。但是,如果在适用民法基本原则的时候,都要向最高人员法院报备且获得批准的话,会使法律程序变得更加繁琐,也加大了私法成本,所以,在民事司法中,应该规定民法基本原则的适用范围为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
5 民法基本原则在民事司法适用中的改善
1.立法层面
在立法层面规范民法,提高其一般原则的适用性和准确性。虽然法律存在着滞后性,无法顾及到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提高法律法规的质量,是有助于降低民法基本原则的使用概率,有助于限制法官自由意志的发挥,从而削减法官的自由裁判权,相对弱化法官的权利。另外,规则的适用有助于提高法律裁判的准确性,让判决有法可依[4]。
2.提高法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法官在司法判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直接影响着判决的公平、公正,所以,法官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法律知识,同时遵守法官职责规定,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另外,法官要改变凭主观意愿适用民法的基本原则倾向。在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时候,法官要切忌不能凌驾法律之上,要确保公平正义,切实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在这个基础上,可以适用民法基本原则。在民事司法中,法官要根据法律和当事人的利益,作出正确的判断,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同时,保障社会和公民的切实利益。
3.加强司法监督
法律之所以能够正常运行,少不了有效监督,经得起监督的法律,才可以更好地发挥效用。在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时候,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等都可以发挥监督提醒作用,这样不仅督促法官正确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也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法律的积极性,有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推动法制社会的进程。
6 结束语
确立民法基本原则有助于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民法基本原则在社会活动中的适用性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民事司法活动,需要不断改善。同时,法官在民事司法活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而,法官要正确认识自身的权利和责任,不滥用权利,保证合理行使民法基本原则的适用性,促进我国法律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凭.对我国民事诉讼法诚实信用原则内容的分析及评价[D].华东政法大学,2016.
[2]孔玲玲.诚信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适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4.
[3]韦超.民法强制性规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
[4]罗芳.浅析公序良俗原则在我国民事司法适用中的问题[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55-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