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曾多次引经据典,古为今用、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使得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更具特色,也使他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影响。同时,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亦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以传统文化为对象,研究习近平对待传统文化的认知、应用和价值实现问题,对于当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形成背景、基本内涵、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对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习近平 传统文化观 中华民族 中国梦
作者简介:董金璐,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8.245
一、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的形成背景
(一)时代背景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的主流,同时成就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文化的多元化、全球化发展使得文化的民族主体性尤为凸显。从客观条件的角度来讲,时代造就的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不仅是一种必然的潮流和趋势,同时也是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得以形成的时代背景。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必然的历史进程,已经被社会发展的现实所实证,文化的全球化同样存在,中国应当以何种方式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正如马克思所说:“世界历史对民族历史的影响突出的表现为交往行为的相加效应,即人们在普遍交往中往往用自己的优势部分换取对自己不足部分的弥补,给自己带来了新的发展力。正是这种新的发展力使较为落后的民族不必一切从头开始,而以跳跃式发展进入到世界历史的先进行列。” 可以说,正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构成了文化交流、融合的根本前提,是文化全球化的实质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说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朝着目标前进。” 可以说,文化的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实质和核心,不仅要求文化的民族主体性的凸显,更是使民族文化成为一种能够单独发挥作用的力量,无形之中已成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软实力。基于以上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和历史契机之下,文化的全球化、多元化发展,成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形成的客观条件。
(二)现实条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人民历经一百多年的苦苦探索,才终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走上了社會主义的正确道路。继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走到了今天。如今,中国正在世界的瞩目中崛起,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全方面发展,正在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也正是因为中国进入了当前的历史阶段,文化的民族主体性的理性自觉逐渐被凸显出来,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对本民族的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在今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都需要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主体性的理性自觉为前提。这些都为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的形成提供了现实条件。
二、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在治国理政中的应用
(一)古为今用,将传统文化融入治国理政实践
我国目前处于从未有过的复杂局面之中,全面深化改革使得利益矛盾突出,经济全球化和伴随而来的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治国理念和经验。因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并运用到当前的治国理政实践中,是十分必要的。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指出:“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引经据典地阐述治国理政方略,本文对此作了简要说明。
1.“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坚持群众路线
几千年来,儒家思想始终是古代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而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正是儒家推崇的核心治国理念。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批判性地吸收了民本思想的精髓,创造性的提出了群众路线思想,从此,党和人民的命运便密不可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原有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加入了更丰富的内涵,例如,在对于“中国梦”的解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理想,归根结底是人民能够幸福,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显然,人民群众的利益才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所在。
2.“治国先治吏”——全面从严治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廉政是每一位统治者都乐于看到的景象。如海瑞一般两袖清风的官吏有之,如和珅一般贪官污吏亦有之。以史为鉴,皆可以成为今时今日治党治官的经验和启发。十八大以来,党内反腐成为党中央重点工作战略之一,中央政治局提出并严格实施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党内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作风建设工作。同时,国家以雷霆之势打击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有案必查、“有腐必惩”,铁腕之下,各级贪官皆得惩治。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将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布局的高度,足见其长久反腐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二)传承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6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了讲话,其中讲到:“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我国的传统文化讲求忠、孝、仁、义,且明礼尚德,爱好和平,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忠孝勤俭、仁爱诚信、自强不息为代表的民族精神。如今我们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根,大力倡导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立足于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契合而且会通,五千年文明史是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与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实践出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当前阶段全体人民凝聚力量、增进共识共同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等国际形势,面对经济粗放型发展带来的系列环境问题,面对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等国内问题的重要前提。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五千多年文化的上下传承,是无数中国人民艰辛探索的奋斗成果,是社会主义新中国伟大复兴的理想诉求。
(三)坚定传统文化自信观,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几千年历史的积淀,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说到,“当今国内外,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这彰显了党中央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说到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能够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前愈发凸显其优越性,是因为它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时期,以新的世界格局的高度,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五千多年丰厚的历史遗产,以新的境界、更加广阔的视角,重新加以梳理,求得民族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唤醒国人的深层精神力量,满怀自信地领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继续前进。
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世界潮流,中国的经济虽已崛起,但想要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更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支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核。
三、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在治国理政中具有现实意义
(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指导方向
當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克难阶段,利益冲突加剧,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矛盾问题的凸显,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 为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更加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意义和时代价值。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的适时提出,为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在现实困难面前,只有依靠传统文化的真正回归,依靠全体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才能凝聚内生力量,提升民族素质,克服眼前的问题,才能推动中国社会全方位的又好又快发展,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二)为当前世界和谐发展提供方案
在当前这一历史时期,世界各国或多或少都面临着政治局部动荡、社会价值观混乱、经济徘徊低迷的严峻问题。“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然而看似平静的表面之下,已然存在着微妙的变化。曾经的世界霸主俄罗斯麻烦不断,大国梦渐行渐远;英国正在脱欧、苏格兰却要脱英;欧盟经济不振,又受到恐怖主义和难民危机的双重威胁;美国保守派上台,逆全球化思想抬头;韩国政局动荡,经济发展大受打击……此时,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领导人,勇立于时代潮头,以大国的担当,博大的胸襟,秉持着人类共同发展的初衷,向世界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沿线相关国家纷纷响应。这一倡议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使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断加深,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自秦汉时期开通以来,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而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跨越千年的历史,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登上了世界舞台,散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一重大战略的成功,更加彰显了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的现实意义,也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续写了新的篇章。
注释: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5.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日报.2014 (002).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5.
庞立生.民族复兴的文化自觉与哲学憧憬.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4).
余卫国.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8.
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人民日报.2014(10).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