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诗里的“双鲤”,是指将尺素结成双鲤之形的书信。
我国古代邮驿所传递的信息载体有哪些,信件文书都是什么样子呢?据出土文物可知,秦汉以来,记载通讯内容,主要靠在竹木片上用毛笔书写文字来报告军情,请示指令,或上达下传通讯内容等。这些竹木条窄长的称简,宽短的板片称牍,同时,还有写在丝帛上的文书,称帛书,这是秦汉魏晋时期主要的文书载体和书信形式,直到东晋末年才被已发明四五百年的纸质媒体所取代。驿站是官府的通信组织,只许传送官府的公文,很长时期禁止寄送私信。直到公元985年,皇帝宋太宗才诏令臣僚,允许臣僚把他们的家信交驿附递。
官府邮件因文字内容有异,其称谓也有别。如军事文书叫“檄”,用于告示者称“榜”,将信书于木版,然后再加一版叫作“检”。在检上写割言人和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叫作“署”,即信封的起源。然后将两版合好,用细绳捆扎时,在交叉处加一方刻有凹槽的木匣,再填入泥丸,趁泥软时钦盖印章,待有印迹的泥块硬化后,再打开捆绑即碎裂,如今之火漆。因此,加封、封缄、拆封都有一定的权限和具体规则,以防止私拆用来保密,这就是“封”。使用的泥丸当年叫“封泥”,即“印泥”,如今把古代这种带印迹的泥块称作封泥,已是珍贵的印章篆刻文物了。
由于写信的木版,通常只有一尺长,故信函又叫“尺牍”。信件或文书文字有多少之分,写有较多文字的竹木简条编缀成册后即成—卷,每卷从右往左排起,以最后一简为轴心,字面在内卷起,再捆扎起来即为—卷,长篇大论须分卷,卷册长度也是有规矩的,总要在双手可展读的范围之内,不可无限制的延长。古代书信文报等,受书写材料和形式的限制,力求文字简练,必须惜墨如金,即所谓要言不繁,成为后世文书体例的一种传统行文要求。对于成捆的简书,传送时则要装入专门的邮袋,并对困扎的绳结加封泥以保密。邮件抵达目的地,经过登记查验签收后,交由收件人拆封。此规则在千百年的邮驿传递中,一直延续至今,成为近代邮政业务的历史传统。
我国古诗文中,常以“鱼书”“鲤鱼”“双鲤”等代称书信,其实就是纸张还没用于书写之前,如用绢帛写信,或称帛书。为便于传递和保密,便将其夹在两片刻作鲤鱼形的木板之间,再用绳子在木板上的三道线槽内捆绕三圈后,穿过一个方孔缚住,随后在打结的地方用泥丸封住,盖上玺印,以防被私拆,此即诗文中所指的“双鲤鱼”了。
到了唐代,流行用絹帛来写信,因常用一尺宽的白绢写信,故书信又被称为“尺素”。因捎带书信时,人们常沿袭过去的形制,将尺素结成双鲤之形,所以就有了李商隐“双鲤迢迢一纸书”的说法。显然,这也是秦汉以来简牍书信的习俗遗续了。唐宋以后,随着纸张的普及应用和邮驿对私信的开放,书信虽改为纸质,装入纸袋封存,但至今寄信人仍会在最后写上封缄字样,而缄原指束缚简牍的绳子,此时已成传统用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