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县傩戏文化探究

2017-09-01 23:19夏小轩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

夏小轩

【摘要】:自一千多年前唐代设置思州州府起,生活于贵州西南部的岑巩县各民族群众,经过在崇山峻岭中漫长的生活,对于天地的崇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万物有灵的原始崇拜思维,通过傩戏文化这一中介希望沟通天地诸神,降福驱邪。并在历史的演化中,创造出了一系列不同于北方萨满文化的生活仪式,对包括汉族在内的世居在岑巩县的18个民族的群众在人伦教育教化以及祛疫纳福方面有着重要影响和功用,而自明朝洪武年间设立贵州行省,中原移民带来的外来宗教与本土文化进一步融合,进一步的为丰富岑巩县各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以及为研究当代中国西南区域傩文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傩面具;生活仪式;西南区域傩文化;文化传承

1、岑巩傩戏的历史发展沿革

贵州是一个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的高原省份,奇特的地貌孕育出了多彩的民族文化。岑巩县地处贵州东部,黔东南州东北部,位于湘黔两省三地(黔东南、铜仁、怀化)交界处。面积1486.5平方公里,辖9镇2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岑巩居住着汉、苗、侗、仡佬、土家等18个民族,全县总人口22.73万人。[1]居住在岑巩县平庄乡凯空村的傩戏传承人肖光华先生,是当地著名的傩戏传承人,在2010年10月份的韩国安东国际假面舞艺术节中韩文化交流论坛上,作为思州傩戏团中方演艺人员唯一的代表在论坛上发言,并率队参加了韩国安东市的学校、社区、医院进行慰问演出。[2]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赞誉。

岑巩县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起就已经设置州府,古称思州。是荆楚夜郎文化融合地,是贵州政治、经济、文化的先发地之一,史学界素有“先有思州,后有贵州”之说。民国二年(1913)更名思县,于十九年(1930)改名为岑巩县至今。

傩戏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据《礼记》记载,每年十二月,周王朝都要举行“大傩”仪式,天子与庶民全都参与,腊祭之时,举国狂欢,击鼓声响彻云霄。岑巩的傩文化历史悠久,据《师门会兵科》、《道门会性科》、《踩九州科》等古籍抄本记载,思州傩戏创始于永寿元年,即东汉刘志桓帝乙未年(公元155年),离今已有1850多年历史。[3]在岑巩县平庄镇凯空村的的肖家傩戏班子至今已经传到第十四代肖江河的手中,在2017年初的传承开坛仪式上,通过傩面具这一中介,肖江河惟妙惟肖的将《杨家将》《笑面和尚》《赶山》等思州传统傩戏剧目表现了出来,在开坛地点十里八乡的群众纷纷赶来驻足观看。并作为全

乡的一件大事来看到,孩童们通过傩戏可以了解到思州历史起源的传说,并通过此表演获得传统伦理教化。然而对于傩戏专家来说,通过傩戏的请神,安神,送审仪式可以看到远至汉代的,近至明代时期的贵州建省后中原文化中佛教道教与本土万物有灵信仰宗教的文化杂糅。而通过傩戏请神还愿的功能可滿足交通闭塞时代本土居民在生理和心理上慰藉。

位于平场镇的肖家傩戏班子,是思州久负盛名的傩戏团队。此傩戏原始剧目起源于汉代山东,属于三清玉皇教分支的一种,距今三百年前传到思州平场镇。并逐渐演变为将贵州的地理历史演变化为神话传说,并将佛教与道教的神话人物体系杂糅进思州本土傩戏的神话体系中,并由此教导人民“举头三尺有神明”。也培养出了“厚德”“淳朴”的民风和家风。

在2017年初的开坛传承仪式上,通过祭拜傩公和傩母,并按照传统的神话仪式上表奏文于三清玉皇门,邀请十里乡亲来参与这样的仪式,这是一种文化的过渡和信仰的传承。在一系列仪式完成后,新一代的社区傩戏文化师父诞生了。这对平场镇传承三百年来的社区安定的协调者和不间断的传承傩戏文化中西南文化体系与中原文化文化体系的融合,这也是让这个多民族地区对中华文化认同和提高国家公民意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通过文化杂糅所产生的诸如傩面具,和衍生的表演仪式。对于完整家族谱系和良好家风的构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每一代的傩戏传承者都为当地村寨和社区居民起到沟通神灵,文化娱乐,文化教化的重要功能。尤其在我国大力保护非物质传承文化,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尤其是通过非物质传统文化对保护和研究民族文化变迁和多民族地区的文化繁荣,对整个地区的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和对整体中华民族的意识认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我们在对于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选择上,一定要立足当地区域情况,立足文献,实践于田野。进行多方面的评价体系。对于一些青壮年劳动力,尤其是因为收入和家庭因素,不能专心去从事文化传承的传承培养人,我们要给予平台的支持和制度上的最低保障。而对于文化产品的打造,要处理好商标保护和完善传承人法人制度。

在全社会大力发展和保护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面对经济转型下的多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与保护。这是今后民族学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岑巩简介》岑巩县人民政府[OL]

[2] 张维军 《思州傩文化-现代戏剧的活化石》[N] 贵阳:贵州民族报,2011.3.2

[3] 杨涛《源远流长之思州傩戏傩技》[J]贵阳:贵州省岑巩县文体广播电视局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
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
浅谈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
高校音乐教学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浅谈楚文化中漆器图形纹样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