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军
摘要: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很大比重。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合理利用水资源,对农田水利实行节水灌溉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水资源量极低。其中农业灌溉用水占有总用水量的比重极大,如何提高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有效的利用水资源,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迫在眉睫。
本文就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新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进行调研,把我国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扩散发展的现状作为农田节水灌溉系统和扩散的过程来进行分析,提出了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方案和对策,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水利灌溉;技术扩散;发展分析;影响因素
【引言】: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达28100亿m3,但人口基数大,人均水资源量极低,仅为2200m3/年,是世界人均水平7342 m3/年的1/4。尤其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十分贫乏,人均水资源已大大低于1700m3的缺水警戒线。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占有总用水量的60%,是以农业为主体的农业大国。但水资源利用出现了极大的反差:一方面表现在水资源非常的紧缺,而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灌溉用水管理粗放,浪费现象非常突出。几千年来的传统农业耕作,大多数采用大水漫灌方式,灌溉水利用率低。从目前的用水情况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只达到了0.51,而发达国家达到0.7-0.8。我国的农田灌溉用水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多数农业灌区没有完善的用水计量系统,渠道防渗效果差,配套设施不全,设备老化,导致农业用水量大幅增加。
1、我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攀升,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很多地方已初步实现了高效节水灌溉,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的农田灌溉用水还存在着很多不足,配套设施不全,设备老化,导致农业用水量大幅增加。以新疆地区为例,地处西北边疆,属典型的大陆干旱气候,常年干旱少降雨。在农业生产工作过程中,高度依赖农田灌溉用水供给,由于新疆地区水资源的极度匮缺,季节性缺水特别严重,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近年来新疆地区大力推广使用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获得了极大的节水效益,同时也很好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合理利用水资源,对农田水利实行节水灌溉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水资源量极低。其中农业灌溉用水占有总用水量的比重极大,如何提高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有效的利用水资源,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迫在眉睫。在微灌节水技术以及灌溉渠道防滲技术的推广应用方面,新疆地区处于全国的领先水平。
2、高效节水灌溉面临的问题
2.1缺乏节水工程配套资金
在农田节水灌溉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当中,所需资金投入极大,但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地方自筹资金严重不足,是目前农田高效节水项目的最大阻碍。尤其是一些高效节水项目,政府没有不能给予拨款,这是让农田达到高效节水的项目的最大阻碍,在几个特别的项目中,对于已经批下来的高效节水的项目,政府没有拨款建设单位只能是通过赊欠的方式来进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建设,然而在工程竣工以后,建设单位的工程款也不能及时的拿到,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而是通过融资进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导致工程款不能及时支付。
例如我国西北部的一个农业灌溉县,当地植被特别的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干旱少雨,农业灾难连发。为了改善农田生产状况,该县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其县城内大力度的推广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但是由于县城的财政支出有限,难以提高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配套设施,由于地方财政支出有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施不能全部配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顺利实施。
2.2前期勘察不足
中国是一个超级大的农业大国,农业用地面积非常之广,遍布我国的大江南北,同时这也造成了高效节水灌溉的项目跨度也是非常的广的,并且在项目的实施的过程中项目的配套设施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且工程项目的工作量非常之大,因为个别的项目不能完工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导致了项目工程质量的良莠不齐。
2.3水价偏低
我国的很多地区农田的水价尚且偏低,很多农民的不愿意采用高效节水的灌溉技术。就比如在甘肃省的某些县城中,该县城的水资源特别稀缺,然而该县城目前的灌溉水价约为0.10元,但是如果采用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的话那么整个的灌溉价格就会上升很多,所以许多的农民是不愿意弄高效节水灌溉的水,大部分的农民对此项目是缺乏积极性的。
2.4施工质量良莠不齐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地面积广阔,在项目的实施中,配套设施存在着很大差异,而部分工程技术不成熟,施工队伍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工程质量的良莠不齐。
2.5配套设施不完善
关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配套设施的建设不完善在我国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国的额很多地方都是如此,在地理与地域历史的影响下,高效灌溉的工程一直没得到很好的普及,在加上许多地区的河流众多,但是主干控制性的水利工程特别的少,并且一些建成的节水灌溉工程存在着大量的问题、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实施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其效果也不会很好,由于配套设施不完善,不会有非常好的效益。又如果在我国的其他地方进行推广,呢么高效节水灌溉系统只会越做越差,不会达到预先的效果,现在滴灌的技术已经非常的普及,然而想要保持这样的系统持续的运行,不仅仅是灌溉设施的齐全,而且其他的配套的设施也必须要加强才行,才能保证高效节水灌溉的实施,但是,在我国的许多地区由于经济的原因,这种配套设施很难齐全,这造成了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很难推广。
3、高效节水灌溉的建设
3.1 大力加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endprint
节能高效的农田水利工程事业可以有效的带动整个城市的高效发展。在高效的节水灌溉的建设过程中,建设的施工人员要不断的了解水利灌溉的不同得特点,严格的制定不同区域的指标,在农田连片的基础之上,进行对不同地域不同农田的研究,以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生态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基础为出发点,努力的打造现代科学高效的灌溉技术实际应用于不同的农田中。在选址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选择:①优先选择严重缺水的地区并且因为地形的不均衡而导致的难以自行灌溉的地域来进行高效的节水灌溉的工程建设;②优先选择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而且优先选择种植种类较多的区域;③优先选择干部思想积极的活跃的,能够积极地配合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区域来先试行;④优先选择社会治安较好的区域,尽量灭有恶性事件发生的区域。在这些地区来进行高效节水灌溉的建设,不但其建设的速度快而且其建设的效果显著,能够非常快的起到带头作用。努力的引进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是提高灌溉技术的前提也是节能的前提,所以努力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非常有意义的。传统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节水灌溉的输水工程、以及灌溉的技术工程、生物节约用水以及灌溉节约用水等。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技术中,除了要加强传统農业的节水灌溉的技术,而且必须还要大力度的引进新产品的应用。同时,农田水利建设人员必须要更新已有的高效水利灌溉技术,新型的农田灌溉技术主要包括:①主要是建立在生物技术基础上的灌溉技术。改技术主要是认真的研究农作物的不同的性质来改变不同的灌溉方式,在农作物的特定生理期来特定的用水生长,从而使得农作物得到一定的亏水训练,这样就可以不断的改良农作的品种,控制其地上生长的那一部分,在矮化密植生长的基础上,以达到高效的节水,增加经济高效的灌溉节水项目。②建立在之前的三项技术的基础之上的高效节水灌溉的项目。然后按照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来进行计划性的灌溉。③建立在高智力的高科技的灌溉的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将科技化、自动化、以及信息化等相互结合来应用,对农作物的生长的控制,对农作物水分的控制、以及进行农作物土壤的水分的检测。
3.2大力加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理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农田水利的基础建设,而其管理的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的应用,而其发挥其应用效益的目的。为了保证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能够顺利的有效进行,必须大力加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为了保证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能够落实到实处,首先要建立工程管理的有效机制,乡镇企业与村里进行合作,明确责任的权利,落实到个人手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飞.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11):78-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