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殿玉+周振芳
摘要:习字教学“点回法”具有“趣味、形象、高效”的教学特色。“点回法”实现了写字经验的回归,它把笔意具体化到看得见的行笔“线路图”,甚至作了一定的“夸张”,以便突出关键之处的特征。“点回法”通向孩子的习字世界,是为孩子量身定做的,使孩子的习字之路更为畅达。“点回法”不只是讲“法”,还包括执笔姿势、坐姿、上课要求,等等,是一个包含多种元素的开放的“习字系统”。
关键词:习字教学;点回法;原创意味;学理哲思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7B-0086-05
习字教学“点回法”是我的原创,以此为基础,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我逐步摸索、总结、提炼,形成了“趣味、形象、高效”的写字教育特色,创下了连续27次(至2015年)市、大市级整班性写字比赛一等奖的记录。“点回法”是什么,“点回法”如何在课堂上运用?本文试结合有关教学案例,对习字教学“点回法”进行疏理和剖析。
一、动力系统上:克服目的性焦虑
“教”写字的关键之处,是要想办法找到通向习字主体(儿童)的一条“路”,因为我们依靠的对象是儿童,儿童自己习得写字技能,理应享受写字的乐趣,收获写字的美好。
1.搬到“水面”上练笔画
教写字的第一步先不写字,而是让学生练习基本笔画(线条),形成写字的初步感觉。一个笔画(线条)需要练习一定的遍数,才能找到感觉,形成心理学上所说的动作技能。但是,“一定的遍数”带来的是反复,反复造成的是重复和枯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的做法是:不直接在笔画上练习,而是想办法移到别处,转移视点,把学生带进笔画练习的别样境地。
如,“鸭子一家人”。鸭爸爸游在前面,鸭妈妈跟在后面,鸭宝宝东看看西瞧瞧落下了一段,听到爸爸妈妈叫他,赶紧拍打着翅膀跟上去。多么幸福的一家子啊!这里其实练习的是“横折弯钩”的三种写法。鸭爸爸的横折弯钩在“九”字中,鸭妈妈的横折弯钩在“乙”字中,鸭宝宝的横折弯钩在“飞”字中,水面由许多个“捺”组成。这样的笔画练习并不枯燥,有兴趣的还可以画画柳枝。注意力的适当分散,刚好可以缓解过于“执著”带来的紧张和疲劳。
此外,我还让学生画各种各样的线——横线、竖线,直线、斜线,还有各种曲线(圆),顺时针画,逆时针画,由外到里画,由里到外画,等等。
2.放在“念课”中教写字
在“教”的形态上,我一般采用“念课”的方式。“念课”是“课”,但它不等同于“课”,或者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课”。请看“秃宝盖”的教学——
师:枕头写上去。生:枕头写上去。师:枕头是垂点。生:枕头是垂点。师:竖弯回。生:竖弯回。师:横弯回钩。生:横弯回钩。师:(拿出手来)(重复上面两句三次)……
往简单处说,“念课”就是学生跟着老师一遍一遍地“念”。展开来讲,“念课”有丰富的内容;“念课”有多样的形式;“念课”中有节奏,有时还要根据需要不断“变奏”;“念课”是一种自然化的行为,“念课”是“个性化+特色化”的教学方式。
过去铁匠店里打铁,师徒俩你一锤我一锤地轮流下锤,看似一项工作分成两个人去做。细细观察,原来是师傅在“教”徒弟打铁,师傅那一锤是给徒弟“指”位置的,师傅点到哪里,徒弟就敲到哪里。(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师傅的锤子要比徒弟小,用的力量也比徒弟轻。)敲打了一会儿,师傅在旁边铁块上轻轻敲上一记,徒弟便不再下锤。师傅单独敲补一会儿,把器具翻个身,在旁边铁块上再轻轻敲一记,徒弟又抡起锤子,师徒俩又是你一锤我一锤地敲了起来。这“你一锤我一锤”的轮流敲打行为,是颇具行业特色的“教学方式”,没有一句废话,却实现了打铁技艺的师徒相传。写字教学中“师一句生一句”的“念课”同样是在“教”,是特色化加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以“念”代“讲”,改变了“师讲生听,先教后练”的传统教学方式。
3.和在“说事”里提要点
就像必须在土壤中培育种子一样,当找到了一个“结合体”,写字教学就接着了地气,获得了饱满的生长力。就拿写字要求来说,我不直接提要求,而是结合着“说事”进行。于是各种“要求”就像放入汤中的盐一样,特别入味。请看一个案例——
写字时下面要垫上一张纸或是本子,这样硬软结合才能把字写好。但学生常常图方便,下面不垫什么就写了起来。我这样跟学生“说”开了——“晚上睡觉床上要垫上席子和棉毯。”(学生点头同意)“有没有不垫的呢?”(学生疑惑)“有的!”(学生好奇)“尿床的孩子是不需要垫的,直接睡在地板上,尿床后妈妈用拖把一拖就好了。”(学生大笑)“谁不垫张纸,就是尿床的。”(学生赶紧检查下面有没有“席子”“棉毯”之类的)轻松一笑之后学生开始写字,感到下面垫了“席子”“棉毯”之类的特别的舒服。
4.融入“活动”中调身心
耳朵旁有多种变化,右耳朵与左耳朵不一样,不只是一竖不一样,(一个是悬针竖,一个是垂露竖)右耳朵还要往外“拉”才好看。学生写好后,我让大家检查一下自己的右耳旁,看看有没有往外“拉”。没有做到的学生,我让他们拉自己的耳朵,以加深印象。学生边笑边拉自己的耳朵,连写得正确的学生也在拉着自己的耳朵。这样的身体“活动”何尝不是一种身心调节的需要呢?写字是指尖上的活动,但只有接在完整的身体上,连在愉悦的心理上,这“部分”身体的运动才是“活”的洋溢着生命气息的运动。
学生有“动”的需要,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动”,在“活动”中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师生理解,培育写字活动中教与学的情趣。
为让学生理解“竖”的多种写法,我叫上来一名学生,把学生抱起来,放下去,抱起来,放下去,嘴里不停地说着:“垂露竖,短竖,垂露竖,短竖……”学生大笑不止,明白了“垂露竖”下面是悬空的,“短竖”下面有笔画封住。被用來做“道具”的学生,刚才还因晚进教室被批评了,心情正郁闷着,被我这么一“抱”一“放”,不快的情绪烟消云散。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位学生听得最认真,笑得最舒心。
二、认知系统上:建立相关联系
字理需要我们去“教”,但我常常不直接去解释字,而是寻找一个“凭借”,或是打一个比方,或是联系相关事物,或是建立起某种关系,以此去解释字法,阐明字理,传授写字之道。这看起来似乎与知识点相“远”了,而恰恰就是这样的“回避”,找到了一个恰当的观察点,克服了“身在此山”的认知局限,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了笔画、字,及其书写要点。
1.在相关处构造认知空间
教学“撇”时,我出示运动员在双杠上摆腿出杠的动作。我说:“撇”的头上是圆的,这是人的头;“撇”的下面是尖的,就是脚尖。向上摆动,就由“竖撇”变为“斜撇”,再到“平撇”。随着我的解释,学生头脑中展开着关于“撇”的想象。
严格地講,我们无法给“撇”下定义。因为在给一个概念下定义的时候,必然会用到其他概念,于是我们会面临再给这些新的概念下定义。而联系运动员双杠上的动作,采用“相关事物法”来解释对象,非但把“说不清”的东西给“说清楚了”,而且解决了“撇”的“无限性”的难题——随着角度的变化,双杠上不就有无数个“撇”吗?
不仅字理的解释需要空间,儿童的理解也需要这样的空间。把运动员双杠上的动作与“撇”的书写联系起来,两者构成的意义空间满足了学生再创造的需要。通过这样的联系,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笔画是伴随着具体形象的,带有浓浓主观色彩的,因而是有着丰富内容的“活”的知识。
2.在关系中建立认知坐标
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常常是在“关系”中建立起来的。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形象思维就像认“路”一样,也离不开各种“关系”。
教学“非”字时,我坐在投影仪前给学生示范:一横,一横,又一横。“这是什么字?”“这是‘三字。”加上两竖,这三横两竖又是什么字呢?看上去怪怪的。就在学生疑惑之间,我在这个“怪字”上描了起来,“竖横横横,竖横横横”。学生恍然大悟:教师写的是“非”字。我提醒学生:“写‘非字时,两边三横要对齐,这样才会好看。”
这“对齐”的要求学生理解起来其实并不困难。但是就字论字,学生只知道结果,不知道来源,只知道老师教给的“一”,不知道与“一”相关的“三”。这样的“理解”把知识的地基建在沙滩上,并不牢固。而通过把“三”与“非”两字联系起来,学生对于“左边三横与右边三横对齐”的要求(或者说构字规律)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他们书写时能有意识地注意到“非”的左边三横与右边三横对齐,这就不仅达到了形式层面的字形的好看,而且因笔画的左右照应贯通了字的气脉。
3.在断裂面放大认知细节
有时为帮助学生认识写字规律,特别是认识容易忽略的写字细节,需要“拆开”认知对象,才能深入到字的“内部”,“看”得更加真切明白。
如写一横时,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横”画,我就把这完整的笔画分解开来,在写好“点回”后有意识地把笔提起来,再按下去写“横点收”。写“竖”时同样如此,写好“点回”后提起笔来,再按下去完成笔画的另一半。完整的一个笔画分作两步写,“拆分”开来的部分“加”起来,并不等于原来的笔画。但就是通过这样的“拆分”,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了笔画里面的组成,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写好笔画。
除了“提笔断开”的方法外,还有“颜色断开”法:“斤”的第二笔是“竖撇”,“竖撇”由“竖”和“撇”两部分组成。教学的时候“竖”部分用红粉笔书写,“撇”部分用白粉笔书写。我提醒学生:“要在‘竖的中间位置写横画。”由于有了颜色的提示,学生很快找准了一横的位置。
4.在附加层饱满认知意向
如果能让学生在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的同时,还觉得“这蛮有意思的”,那么这样的认知活动因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赞可夫语)而更加令人向往,这样的认知活动发生在“知识系统”与“动力系统”的交叉地带,是最富活力、最高度有效的学习。而要获得这样的“意思”,千万不能就字论字,局限于字(笔画)本身,必须赋予字(笔画)以外更多的内容,或者说在字的“本体部分”加上一个意义的“附加层”,这样才能更好地靠近“字理”,认识规律。
教学“三点水”时,我这样演示: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蘸上水,在黑板上印出三个手指印,“写”出了一个“三点水”。学生看到了黑板上的“三点水”,从中领悟到了“三点水”的书写要领:三个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呈弧形,并且指向同一个方向。
也许这些不能称其为“字”,然而学生对于这样的字外之“字”有着特别的兴趣,对此也有着特别的领悟能力。借助于这样发挥,学生认识到了字就在我们身边(身上),字理就在我们生活的世界(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写字应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很顺手、很自然的一件事。
三、操作系统上:消解一般化偏见
关于写字的“技法”,“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意在笔先者胜,意在笔后者败”等理论,不是某个人、某个时代的创造,而是群体的历时性的经验成果,它不针对某个人、某个年龄段、某个地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然而,因其不具备“这一个”的针对性很容易带来学科教学视野里的“偏见”。
立足于多年写字教学的实践,我自创了一套写字教学的方法——“点回法”:写一横就是“点回横点收”,写一竖是“点回竖点收”……
这看起来有点夸张、有点机械,感觉上像是“多”了点什么,写起来更是觉得麻烦。因此在有点写字常识的人看来,觉得这并不“科学”,甚至会在心里生出“有这种写字吗”等疑虑。然而这样的“外围经验”更靠近孩子初学写字的实际,为孩子喜欢和接受。
1.“点回法”使写字经验得以回归
从“教”与“学”的关系上看:“学”是积累经验(认识上的、操作上的),摆脱具体形象,形成形上之思(之感)的过程。而“教”是反过来的过程,“教”的人在“高处”,教的对象在“起点”,必须贯通习字教学“教”与“学”的两端,才能达成教与学之间的默契,实现施教与受教的顺利对接。因此,教者要回到写字的起点,把自己写字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认识(经验)作反向的具体化、对象化、可学习化的转化。
“点回法”实现了写字经验的回归,它把笔意具体化到看得见的行笔“线路图”,甚至作了一定的“夸张”,以便突出关键之处的特征。不难理解,你让学生折处作“顿”,学生很可能会不得要领。退一步讲,就是理解了“折”的书写要领,运用起来也非易事。而通过“点回”这一具象化的方法,让“顿”的笔意看得见。借助于这样的笔路支撑,学生顺利进入写字的程序。虽然此时写字如同画字,仅停留在“形”的层面的模仿,但随着动作技能精细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开始时因多余动作、不当动作造成的笔画上的“多出”部分内隐起来,化为笔意。
2.“点回法”通向孩子的习字世界
观察孩子(初学写字阶段)采用“点回法”写字,随着心里“点回点回”地默念,手上动作自如跟进。换作我们“会”写字的成人,采用“点回法”写字,顾了“点回”,忘了手上动作,顾了手上动作,忘了“点回”,反而觉得不自然了。
其实,不只是“入手”上有区别,在练习的结果上,成人与孩子也有大不同。作为成人,虽然每个人都是从孩提时代走过来的,但是进入成年期以后就与过去“告别”了。随着身体发育的相对定型,心智活动也趋于稳定,一次次的“点回”对于成人(特别是心智活动较弱的人)来说是一次次的重复动作,所得到的结果也可能只是熟练的“点回”。并且,“点回”上的“多出部分”非但不容易内隐起来,还会因为动作的熟练而不断强化和“夸大”,导致进入写字的误区——字中出现了不该有的“棱角”。而孩子练字不一樣,他们具有极强的“消化”能力,他们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成长——身体在“长”:个子在长高,肌肉力量在增加,动作技能的精细化程度在提高;心智活动也在“长”:注意的范围在扩大,知识面在增加,美的鉴赏能力在提高。因此,他们一次次的练习不具有重复性,而是总有新的内容增加进去——这是他们特有的“童子功”。于是,他们一次次用“点回法”练字,可取“点回”拐棍之用,而避“点回”束缚之嫌,也就是说,他们在模仿当中还会不自觉地自我发挥和创造,再通过作品欣赏等途径,逐步趋于写字的“正道”。因此,“点回法”是为孩子量身定做的,具有“这一个”的针对性,它不适用于所有的学段,而正是其使用范围的“狭窄”,才避免了学科教学视野里的“一般化”偏见,使习字之路更为畅达。
3.“点回法”是一个向外打开的系统
“点回法”不只是讲“法”,还包括执笔姿势、坐姿、上课要求,等等,是一个包含多种元素的开放的“习字系统”。就拿执笔姿势(包括坐姿)来说,我也没有照搬现成的“理论”,而是在不断总结中自创了一套“执笔歌”:
母指食指尖对尖,中指靠在食指边。
剩下两指藏后面。把笔放在两指间。
笔杆搁到三节后,指前露出笔杆色。
请你把手弯过来,露出支点搁桌面。
左右摆动画横线,手指伸缩练竖线。
……
现成的经验(理论),如“一尺、一寸、一拳”的要求不是不正确,我们也不能用“已经过时了”这句话简单地否定它,而是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改造和改变它。就拿“一寸”的要求来说,现行数学教材上已取消了市制,学生头脑中已无这样的概念,况且现在所用书写工具与过去也有不同。因此,还必须针对变化了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规定。来自于自身教学实践的经验,才适用于“自己”面前的学生,才具有指向性和生命力。如,“指前露出笔杆色”就比“一寸”的概念来得具体化、视觉化,也便于学生操作,帮助学生解决了执笔过低的问题。而且,“露点颜色出来”既是执笔的要求,也有教育意蕴在里面。
责任编辑: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