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槐育苗技术探讨

2017-09-01 06:35陈建会郭振锋董利萍
绿色科技 2017年15期
关键词:育苗病虫害防治

陈建会+郭振锋+董利萍

摘要:介绍了江南槐的术语和定义,从砧木培育、嫁接育苗、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出圃等方面探讨了江南槐的育苗技术,以期为江南槐的育苗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江南槐;育苗;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6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5011004

1 引言

江南槐 (Robinia hispida L.),又名毛刺槐、毛洋槐、红花槐,蝶形花科刺槐属的落叶灌木,高达2~4 m,枝及花梗密被红色刺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5个,近圆或长圆形。总状花序,具花3~7朵,蝶形花冠,花冠玫瑰红或淡紫色。花期5~6月,果期7~10月。花色浓艳,孤植、列植、丛植均佳,是小游园、公园不可多得的观赏树种。

2 砧木培育

2.1 种实采集、调制、贮藏

2.1.1 种实采集

选择15~30 年生长健壮、树干通直、圆满、速生、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树,当荚果由绿色变为赤褐色、种子发硬成熟时,采用立木采摘法采集种实。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采种。

2.1.2 种子调制

采下的荚果及时摊开晾晒,至荚皮开裂,进行调制。碾压脱粒,风选净种,晾晒,分级。分级要求按GB 7908执行,种子检验符合GB 2772。

2.1.3 种子贮藏

分级包装后的种子,用普通干藏法贮藏,贮藏要求按GB/T 10016的规定执行。

2.2 圃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良好,交通方便,无病虫害,pH值7.5~8.5,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沙壤土地块育苗。

2.3 圃地整理

2.3.1 施基肥

在耕地前撒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每亩施入3000~5000 kg,过磷酸钙20~25 kg作基肥。

2.3.2 耕翻土地

秋末冬初浇足越冬水,深耕圃地30~35 cm,深耕后敞垄冻垡。春季土壤解冻后,对播种地进行浅耕,耕地深度20 cm以上,并施入碳酸氢铵50 kg/亩作种肥,随耕随耙。技术按GB/T 6001执行。

2.3.3 土壤处理

结合浅耕进行土壤处理消毒、防治地下害虫。土壤处理常用药剂按GB/T 6001执行。

2.3.4 畦作

采用畦作。—般畦宽1.2~1.4 m,畦埂底宽30 cm。

2.4 种子播前处理

2.4.1 种子选择

种子质量应达到GB 7908 2规定的Ⅰ、Ⅱ级种子的标准。

2.4.2 消毒

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种子消毒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按GB/T 6001 6.2.3规定执行。

2.4.3 热水浸种催芽

种子催芽方法技术按GB/T 6001 6.2.4执行。

催芽期间每天要用不烫手的温水淘洗种子1~2次,经4~5 d,待种子有1/3露白时即可播种。

2.5 播种

2.5.1 播种时间

以春播为主,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在不遭受晚霜危害的前提下,愈早愈好,最好在3月上、中旬。

2.5.2 播种量

畦(垄)床条播用种量2~3 kg/亩;大田式耧播用种量3~4 kg/亩。

2.5.3 播种方法

视墒情,播种前一周灌一次透水。条播。播幅3~5 cm,行距25~30 cm,沟深3~4 cm,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播种沟内,覆土厚度2~3 cm。育苗面积较大时可用耬播,行距25~30 cm。

2.5.4 苗期管理

(1)间苗、定苗。苗高3~4 cm时,进行间苗,株距5 cm。苗高10 cm以上时进行定苗,留苗密度35~40 株/m。技术按GB/T 6001 9.4执行。

(2)灌水。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雨季注意排水。8月上旬以后停止灌水。

(3)追肥。宜在定苗后,追施1次,7月上旬再追施1次。每次追施尿素5~10 kg/亩或硫酸铵7.5 kg/亩。追肥结合中耕进行,宜沟施或撒施,追肥后灌水。

(4)松土除草。视圃地情况适时进行中耕、除草。

(5)摘心。8月下旬对生长100 cm以上高度的苗木进行摘心,之后每l0 d将新发侧枝控制在5 cm以下摘心,连续摘心2~3 次。

2.5.5 移植苗大苗培育

(1)大苗培育地选择。培育大苗应尽量选择地块规整、地下水位大于1.5 m的土地。其他要求同本标准4.2。

(2)整地作床。整地时间宜在土壤解冻后,耕翻30 cm左右,结合整地施农家肥5000 kg/亩和过磷酸钙8 kg/亩或磷酸二铵10 kg/亩作基肥,耙耱平整。

(3)移植时间。以春季苗木萌动前移植为好。选择阴天或晴天无风的清晨和傍晚进行。

(4)移植准备。苗木应选择高40 cm以上、地径0.5 cm以上;起苗前7 d内视土壤墒情可灌水1 次。起苗后根据苗木规格大小,分级。起苗后,统一定干高度截干修枝,保留根系长度15~25 cm,剪去过长和受伤的根,促生须根。每30 株或50 株捆成1 捆。不能及时装运的,进行假植;定植前,清水浸根2~4 h,然后用1∶2∶100 波尔多液浸根10~20 min,清水冲洗后泥浆蘸根。移植大苗培育密度应根据育苗技术、圃地肥力、苗木大小、育苗年限、计划产苗量等因素确定。移植多以一年生播种苗为材料,初始移植密度株距30~40 cm,行距60~80 cm,移植数量3000~3500株/亩为宜。随着培育年限的增加,扩大株行距。不同规格移植苗培育密度见表1。

(5)定植。采用穴植。移植穴要大于苗木根幅,移植深度比原土印深1~3 cm,移植时扶正苗木、根系舒展、不窝根、不露根,移植后踩实土壤并及时灌水。技术按GB/T 15776 中相关内容执行。

(6)整形。移植材料为1年生小苗时,宜采用平茬移植。留高3 cm平茬,覆盖地膜。待苗木发芽后,及时放苗。当萌条长到高15 cm左右时,保留1个生长健壮的萌条,其余萌芽抹去。

移植材料为多年生苗时,通过打头、修枝促使苗木成型。宜在春季芽膨大时将顶梢发育不够充实的梢头剪掉,在顶梢的中上部选有饱满芽处剪截,剪口芽要芽尖向上,并抹掉以下4~5个芽。应在6~7月份新梢旺盛生长的时期对竞争枝进行重短截。

(7)田间管理。苗木移栽成活后,适时进行中耕除草,松土保墒。干旱时进行灌水,雨季注意排水。7月底以后控水。6月份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5 kg/亩。2~3年生苗木,应于春季施入磷酸二氢钾50 kg/亩 或农家肥2000 kg/亩,夏季追施尿素2~3次,每次施尿素10 kg/亩。

2.5.7 留床培育大苗

留苗密度及田间管理标准见表1。

3 嫁接

3.1 砧木选择

选择3~4年生径粗3~4 cm、根系发达、干茎光滑直立、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刺槐大苗作砧木。

3.2 接稼准备

选择生长旺盛、树型丰满、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江南槐植株作母树。从树外围发育充实的枝条上,选芽饱满,粗细均匀的1年生枝条作接穗。接穗可在11月下旬至早春树液开始流动采下贮藏,每50条捆成一捆,剪口部位要齐,立在窖内铺有湿沙的地面上,温度控制在3~5 ℃,翌春取出嫁接或随采随接。

3.3 嫁接方法

劈接。时间3月中、下旬,砧木萌芽豆粒大时嫁接。接穗随取随嫁接。嫁接时,用手锯于2.2 m处截干,用嫁接刀削平截面。接穗长8~10 cm,留2~3个壮芽,下端削成马耳形,长3~4 cm,断面要平。将接穗下部迅速插入砧木断面的皮下形成层至露白,断面左右两端各插一支接穗,用塑料条捆绑。接穗顶端抹石蜡油,然后套上15 cm×25 cm的硬质透明塑料袋,下端扎紧。塑料袋内要充满空气。

3.4 接后管理

3.4.1 抹芽

抹掉砧木分孽嫩芽。适时抹芽,抹去砧木树干上的所有侧芽。

3.4.2 套袋管理

不要使接穗与塑料袋内壁接触。当接穗芽萌发2~3 cm时,在套袋背光面一侧烫一个直径约0.6 cm小孔透气。接穗萌发至5 cm以上时,摘去套袋。摘袋时间应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进行。

3.4.3 解绑

当接穗枝条生长至15 cm以上时,及时解去捆绑接穗的塑料条。

3.4.4 设立支架

对生长旺盛的嫁接枝条要用小木棍加固。

3.4.5 整形修剪

疏除过密枝、细弱枝,对生长过旺枝进行摘心,保持良好的树形。

3.4.6 肥水管理

5月下旬至7月下旬,苗木进入速生期,要及时浇水、松土除草。7月上旬,追施尿素30~40 kg/亩,施磷酸二氨30 kg/亩,施肥后立即灌水。8月份以后,减少灌水量及灌水次数,使嫁接苗枝条充分木质化。

4 病虫害防治

江南槐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见表2。农药使用符合GB 4285要求。

5 出圃

8~9月冠型丰满,枝组4~5 个,新梢长可达1 m、粗0.7 cm左右。翌春可出圃。

參考文献:

[1]郭金丽.江南槐开花授粉特性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3).

[2]曲 俏.拉萨市庭院美化树种独秀——江南槐[J].西藏农业科技,2004(2)

[3]李正平.组培法育出江南槐新植株[J].林业科技通讯,1990(9).

[4]蒋占稳.江南槐插皮嫁接技术[J].河北林业,1996(2).

[5]张素舫,宋桂芹.江南槐春季劈接试验[J].辽宁林业科技,1997(4).

[6]段玉忠,柳 枫.应用植物激素提高江南槐嫁接育苗效果试验初报[J].甘肃林业科技,1994(2).

[7]赵淑梅.江南槐嫁接试验[J].山东林业科技,1994(2).

[8]苏玉芹.江南槐的嫁接技术[J].新疆林业,1992(6).

猜你喜欢
育苗病虫害防治
寒地芹菜育苗技术
论林业育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日本五针松的嫁接育苗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