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 陈天民
陶园三昧
文_ 陈天民
陈天民 Chen Tianmin
余居所曰“易安庐”,示粗陋简易、随遇而安之意也;庐中有“天祺阁”,示天赐福祺、心存感恩之意也;阁侧有“方圆禅房”,示读经参禅、明道日新之意也;禅房之上有“陶园”。
陶园是一方乐土。
一个极其简陋的地方。一画墙,一书案,一茶台而已。窗外一小小露台,植些许花草,倒也茂盛。若天朗气清,可远眺秦岭如黛山色,可近取渭河似锦水波。
陶园虽是陋室,却也可人,煮一杯清茶,涂两笔墨画,读几页“坟典”,临数行古帖。兴来时操琴高歌,放浪形骸;兴去时独坐高台,静思悟道。常有鸿儒来雅谑酬唱,谈笑风生;有书友来评书论道,耿直争辩;有乐师来操琴击节,齐奏合鸣;有白丁来赤膊掰腕,吆五喝六。入吾园者,皆为吾友,无高低贵贱之别,无鄙夷慢怠之举,无尔虞我诈之争,无名利得失之扰。陶园粗鲁而不低俗,文雅而不迂腐。可闻朗朗书声,可评赫赫新作,可品淡淡香茗,可赏悠悠琴韵。此情也融融乎,此地也陶陶然。
陶园是一种状态。
相传宋代时,有僧大肚笑脸,身背布袋,云游四方,人称布袋和尚,有人问:如何成佛?他看看天,看看地,放下布袋,闭目垂手而立。这是教人:明白、放下。
余花甲之年,偶有感怀:
六十年来求功名。朝也忡忡,暮也忡忡。渭水楼台一钓翁。水中月明,天上月明。直须行乐夕阳红。朝霞彤彤,晚霞彤彤。莫教琴声伴雨声。富亦空空,贵亦空空。(《调寄一剪梅》)
友人说:活明白了。
骚客曰:得道了。
其实,年逾花甲,始觉歌伎柔奴之言:“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实非虚言。安吾心者何处?陶园者便是!
非赖陶园之舍,非凭陶园之茶,非倚陶园之画墙,非借陶园之书案。是入陶园而心无旁骛,是入陶园而无争无怨,是入“陶园”而知无为,是入陶园而知有止。知止而有定,定而静,静而安,安而虑,虑而得,得而精进耶!
于是陶园便不是一个处所或地方,陶园是心灵状态,陶园是生活状态,陶园是生命状态。
洒脱!充实!自在!
陶园是一重境界。
人问:明白、放下又如何?布袋和尚又看看天,看看地,背起布袋,扬长而去。这是教人放下自己,背起众生,勇猛精进。
1.陈天民 草书自作文一则90cm×50cm×32017
2.陈天民 色空取舍五言联180cm×30cm×22017
曰:青春作赋,皓首读经。年轻时信奉儒学,格、致、诚、正、修、齐、治、平,雄心勃勃,见贤思齐。壮岁时崇尚道学,体阴阳之道,悟推移之理,察天地之机,测风云之变。身体力行,艰苦创业。渐入老境,注重佛学,缘起之说,空有之论,半珠满字,大小之乘,止观定慧,佛心我心。
一丝不挂坐陶园,但使寸心日日闲。
闭目静观渭水水,隔帘相望南山山。
曰:“人生识字忧患始。”却怎得无端思想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来,竟以蝼蚁之躯生“挟泰山以超北海”之想。忧国人信仰缺失、文化缺失和道德缺失……妄想激浊扬清、扶正祛邪,试图以弘扬传统、崇尚经典、注重学术,潜移默化,正国人浮躁之时风。
嗟乎,集清露以添大海,聚微尘以增五岳,于是乎,四下开坛设讲,传经布道,省城京城,大学小学,高官巨富,平民百姓,力所能及,我行我素。
树我“陶园”精神!
达我“陶园”境界!
丙申秋月玄伯于陶园
约稿、责编:金前文、史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