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为产业升级保驾护航

2017-09-01 07:05孙璟璐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7年14期
关键词:工地施工现场建筑施工

文|本刊记者 孙璟璐

国务院办公厅〔2017〕19号文《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全面提高监管水平。并明确提出推进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这些对工程项目的监管能力和通过信息化基础提高监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众所周知,施工现场管理的四大指标为质量、安全、成本、工期,业务形态则是“三管、四控、一协调”。“三管”即对项目合同、现场、信息的管理,“四控”即对进度、成本、质量和安全进行有效控制,“一协调”就是对资源的协调。由此可见,项目相关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一些影响生产和质量的要素进行管理,包括人员、机械、材料、功法和施工环境等多个方面。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建筑施工行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不断深入,信息化建设也越来越趋向具体工程项目的落地应用,通过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改变传统管理方式,实现传统施工模式的变革,使施工现场更智慧化。

立足实际全面客观 打造智慧工地蓝皮书

智慧工地是智慧城市理念在建筑施工行业的具体体现,它综合运用BIM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和智能设备等软硬件信息化技术,与一线生产过程相融合,对施工生产、商务、技术等管理过程加以改造,提高工地现场的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等,实现工地的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

智慧工地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聚焦于施工现场一线的生产活动,实现了信息化技术与生产过程的深度融合。二是保证了数据实时获取和共享,提高现场基于数据的协同工作能力。三是强化数据分析与预测支持,辅助进行科学决策和智慧预测。四是充分应用并集成软硬件技术,满足施工现场变化多端的需求和环境,保证信息化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7)智慧工地应用与发展》(以下简称《报告》)立足建筑施工行业,从政府监督和服务以及企业应用层面出发,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进行分析梳理,客观描述了智慧工地的发展应用现状和成效,也为智慧工地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7)智慧工地应用与发展》是一份关于智慧工地技术与管理在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应用发展的研究报告。《报告》通过对智慧工地在施工行业应用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和总结,给出建筑施工行业智慧工地应用的应用点,并逐点展开论述,《报告》共分为14章的内容。

《报告》首先在第1章对工程施工现场的信息化背景进行论述,并给出智慧工地的概念、定义和核心特征。第2章针对智慧工地在建筑施工行业的应用情况,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调查方式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并对整体的调查结果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第3章到第11章则从施工现场管理业务的角度,分别对智慧工地策划、智慧进度管理、智慧人员管理、智慧机械设备、智慧物料管理、智慧成本管理、智慧质量安全管理、智慧绿色施工管理、智慧项目协调等内容进行了论述。

智慧工地的应用在满足现场不同业务的智慧管理需求同时,也需要满足管理层和决策层的管控要求,应建设统一的监管平台对众多系统进行集成,支持管理决策,这方面的内容在第12章进行论述。智慧工地在聚焦施工现场管理的同时,也应该将这些智慧手段应用在行业监管方面,提升监管水平和效率,这方面的内容在第13章论述。第14章对智慧工地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报告》在第3章到第13章中,每一章节都提供了具体的实际应用案例,用于展示智慧工地的具体应用方法和途径,帮助读者建立对智慧工地应用和发展的感性认识。

广泛调研真实还原 聚焦生产一线

智慧工地是运用信息化手段,围绕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建立支撑现场管理、互联协同、智能决策、知识共享的一整套项目现场管理的信息化系统。随着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对智慧工地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和认识。

本次《报告》调查的大部分被访对象所在的单位为施工单位,占比达到了68.14%,被访对象为建筑单位占到8.65%,咨询机构占到4.22%,政府部门、科研、教育机构以及构件生产商都不是很多,没有超过3%。企业资质也大部分是特级资质企业,占比57.86%,一级资质企业28.76%,二级资质企业仅为3.34%,其他资质企业为10.04%,这一方面反映出越是资质高的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越高。

被访对象所在企业类型

被访对象所在企业资质

被访对象了解智慧工地的渠道

本次调查显示,被访对象大部分通过业内同行了解到智慧工地,占比43.46%;通过媒体和行业会议了解到智慧工地的被访对象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分别为19.41%和19.62%;部分被访对象通过软件供应商了解到智慧工地,占10.13%;还有7.38%的被访对象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智慧工地。可见,目前智慧工地宣传推广渠道较为集中,大部分企业了解到智慧工地是通过“口口相传”这一形式;媒体宣传也是智慧工地推广应用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也表明智慧工地虽然已经在行业内获得一定的关注度,但智慧工地的宣传推广方式还不够系统,略显单一。

智慧工地的持续推进将会给互联网时代的建筑业带来一场深远的变革,也将颠覆传统的现场作业模式。绝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出于自身需求而开展智慧工地应用,智慧工地的应用已经上升至企业战略层面,借助智慧工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成为企业开展智慧工地的主要驱动力。这也意味着智慧工地的应用价值被更多企业所认可。

随着工程体量的快速增长,对工程的复杂度和工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BIM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慧工地的出现,使施工现场管理逐渐由人工方式转变为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提高了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管理效率,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切实效益。目前,智慧工地应用更多集中在重点项目中,同时对于复杂度高、参与方多、难度大的项目智慧工地应用比较高,一般建设项目极少应用智慧工地,这也说明智慧工地应用还需进一步普及。

智慧工地必须以信息的互联互通为支撑,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按照项目现场业务管理的逻辑,打通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数据交互关系,避免信息孤岛和数据死角。随着智慧工地在施工行业的不断应用,建筑施工企业对于智慧工地的认识也不再是流于表面而是通过应用智慧工地得到一定效益。

从智慧工地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应用现状来看,目前大多数企业对智慧工地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调查显示,企业的智慧工地应用范围较为集中,被访对象所在企业中有44.30%的企业目前智慧工地主要应用于进度管理,43.88%的企业目前智慧工地主要应用于人员管理,43.25%的企业目前智慧工地主要应用于成本管理,41.35%的企业目前智慧工地主要应用于施工策划,39.66%的企业目前智慧工地主要应用于项目协同管理,39.03%的企业智慧工地主要应用于质量管理,还有企业目前智慧工地主要应用于安全管理和机械设备管理,分别占比38.82%和37.98%;37.98%的企业目前智慧工地主要应用于物料管理,32.07%的企业目前智慧工地主要应用于集成管控平台,29.11%的企业目前智慧工地主要应用于绿色施工,还有4.64%的企业智慧工地应用于其他方面。可见,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智慧工地应用主要集中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并围绕人、机、料等关键要素进行应用,同时对于直接影响施工效果的关键环节应用较多,这也是由智慧工地的特征所决定的。智慧工地的集成应用、延展性应用相对较少,这也说明智慧工地应用有待进一步深入。

被访对象所在企业智慧工地主要应用

随着建筑施工行业对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化建设越来越趋向具体工程项目的落地应用,即通过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改变传统管理方式,实现传统施工模式的变革,使施工现场更智慧化。当然,建筑施工行业的智慧工地应用还在探索和尝试,目前还存在多种问题。调查显示,建筑施工企业智慧工地的应用存在多方面问题,包括人才、制度、标准、技术等方面。政策标准方面,目前,建筑施工行业的智慧工地应用缺乏相关标准、规范,法律责任界限不明确,同时缺少政府层面的政策引导。人才方面,人才缺乏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智慧工地应用的主要问题所在,相关人才的缺失使得企业智慧工地应用的推进速度慢。因此培养、吸引人才是企业进一步应用智慧工地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技术方面,配套软硬件不够成熟,难以支撑智慧工地和其他多种专业软件的集成应用,同时,网络基础设施的参差不齐也成为智慧工地应用的瓶颈。因此,改进软件功能、完善配套设施,进一步加大智慧工地的推广宣传,也是智慧工地应用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

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随着BIM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云技术、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智慧工地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智慧工地也会利用更多的信息技术来解决施工现场的管理问题。未来智慧工地将通过各种先进技术手段进一步与项目管理进行融合和交互,将获得的各类信息与现场管理进行集成,以大数据的充分挖掘和共享为基础,提高企业科学分析和决策能力。未来的智慧工地也将通过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构建项目建造和运行的智慧环境,最终推动建筑施工行业向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智慧化趋势发展。

猜你喜欢
工地施工现场建筑施工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波比的小工地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