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拒“一带一路”让台湾经济走小路

2017-09-01 16:04王建民
今日中国 2017年7期
关键词:台湾地区实力倡议

蔡英文拒“一带一路”让台湾经济走小路

王建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客座教授

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

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引起了全球瞩目,参与的成员越来越多。然而,海峡对岸的蔡英文当局却仍一直负面看待“一带一路”倡议,拒绝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反而将“新南向政策”置于首要地位,大力推动,实际上就是不希望台湾经济发展走正道,不希望台湾走向对未来全球经济有巨大影响的“一带一路”建设之路,而是要把台湾带上一条小路,让台湾在区域经济整合中更趋边缘化。

蔡英文上台前曾对马英九执政时希望参与“一带一路”与参加亚投行的积极立场提出强烈批评与攻击,将其高度政治化与污名化,以捞取政治资本,如愿当上台湾地区领导人。当政后,面对大陆率先倡议、许多国家或地区共同参与、成果逐步显现的“一带一路”建设,蔡英文却视而不见,极力回避与排斥,上台一年时间竟然对“一带一路”倡议几乎没有任何表态。直到执政一周年前夕的5月5日,蔡英文在接受6家“新南向政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才首次表示,“新南向政策”和“一带一路”是完全不同的模式,新南向政策的用意并非政治宣示,而是与国际社会建立互惠互利的关系;“台湾拥有强大的民间企业及医疗、教育、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创新、农业、防灾等各种软实力,这些都不是金钱或政治力可以取代或阻挡的”;“新南向政策的用意不是与中国竞争,而是强调台湾作为本区域的成员,如何扮演更积极的角色,这非关地缘政治,而是经贸事务”。

蔡英文对“一带一路”倡议与“新南向政策”的这一表态透露出以下四个方面的信息:

第一,蔡英文将新南向政策作了言过其实与不恰当的定位,竟然作为一种发展模式与“一带一路”相提并论,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无知。

第二,用“强大”形容台湾在经贸等多方面的软实力,显然对台湾经济软实力过度自信。台湾虽有一定的经济软实力或诸多优势,但在当今全球格局下与大陆经济实力与软实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第三,对台湾参与地区事务抱有强烈的企图心,要“与国际社会建立互惠互利的关系”,在本区域“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第四,对“一带一路”倡议,没有任何正面看待,仍保持强烈的政治思维与排斥、抗拒心态,与她的两岸总体政治思维及两岸经济发展路线是一致的。蔡英文长期负面看待两岸经济关系,排斥两岸经济合作,抵制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与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特别是在上台就职演讲中明确提出“告别以往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现象”的政策主张,宣示了为两岸经济关系降温、削弱或“告别”对大陆经济的依赖,成为她执政后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总方针。

随后的5月17日,台湾陆委会副主委邱垂正在台湾地区立法机构备询时,再次呼应蔡英文上述立场。他强调“一带一路”和新南向政策是完全不同的模式,但承认“一带一路”建设确实可能让台湾在参与区域经济整合面临更多考验,也可能影响两岸经贸关系及台商经营。同时出席该活动的台湾地区经济主管部门常务次长杨伟甫则强调,新南向并非政治宣示,与“一带一路”着重基础建设做法不同,不会和“一带一路”竞争,并大讲特讲新南向合作。可见,台湾地区主要官员与蔡英文对“一带一路”的态度、思维与看法是基本一致的,呈现负面、消极,并重点强调“新南向政策”与“一带一路”的不同,强调如何大力推动“新南向合作”,没有任何有关台湾参与或两岸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表态或主张。这就注定了蔡英文当局彻底拒绝了台湾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依然将“新南向政策”作为台湾的救命稻草,全力以赴,坚定推动。

尽管“新南向政策”是台湾经济海外布局的重要选择之一,也是台商多年投资发展的重要区域,是市场多元化的表现,但“新南向政策”绝不能成为台湾经济岛外布局的全部,不是台湾的所有希望所在,更不可能替代大陆这一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大陆依然是台湾外贸出口与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可以说,蔡英文当局的“台独”立场与“反中、远中”思维,决定了她必然排斥与拒绝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持续紧缩两岸经贸政策,持续“污名化”与打压陆资,台湾经济难有出路与活路,并将走上一条边缘化的不归路。

猜你喜欢
台湾地区实力倡议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实力抢镜
Happy Afternoon Tea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两岸版权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
台湾地区莎士比亚研究的一点启发与反思——读《从纯真年代到理论年代:检视国内莎士比亚研究的硕博士论文》一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