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研究

2017-08-31 03:54梁婷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资助育人制度建设队伍建设

梁婷

摘 要 随着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生投入越来越多,高校资助工作队伍工作不仅仅是资助更是育人。同时高校资助工作的集中性、复杂性、多变性、跨校区等特点,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探究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发挥好资助工作队伍中学生干部的中坚力量,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加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的解决策略,从而促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专业化与制度化建设。

关键词 资助育人 队伍建设 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是指高校从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人员,包括专职校级人员和院级兼职人员。校级资助工作人员多隶属学生处或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专人专岗,主要负责学校資助政策的制定与落实。院级资助工作人员主要由院系辅导员兼任,具体从事院系一线资助服务与育人工作。同时,在院校两级,还会招聘学生助理,协助资助工作人员开展日常资助事务工作,他们也隶属于资助工作队伍。

1加强高校资助工作队伍建设的原因

1.1高校资助工作的新特点对资助工作队伍提出了新要求

由于高校资助工作本身具有集中性( 工作集中在每学期初) 、长期性( 每一位贫困生需要长期跟踪联系) 、多变性( 贫困生家庭情况复杂,不定因素较多) 、复杂性( 近年来贫困生从家庭状况、地区状况、心理状况都呈现多元化趋势) 、跨校区(各高校在市郊或开发区建立分校区)等特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队伍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能力,来应对多元化的特殊要求。

1.2现有高校资助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系列问题对资助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现实需求

(1)资助工作队伍人员配置不足,难以满足育人工作要求。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琐碎繁多,主要包括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认定、建档、和管理;绿色通道,学费减免,学费催收,勤工助学等资助工作;国家助学贷款受理、发放、贷后管理等助贷工作;各类奖助学金评选、发放、管理等等。在资助日常事务完成以后,育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中工作中出现了经济资助有力,思想教育不足现象,近年来,家庭经济困难生中的“靠、等、要”思想出现,诚信缺失明显。因此将资助和育人相结合,加强家庭经济困难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将成为资助工作队伍越来越重要的工作任务。但是在学院层面,资助与育人工作只是辅导员众多业务内容之一,人员配置欠缺使资助育人工作仍旧停留在物质资助的层面,难以深入开展下去。

(2)资助工作队伍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在学院层面,由于岗位流动、离职、休长假等因素,辅导员流动性比较大;辅导员负责业务版块也在不停的变动。因此,学院负责资助工作的负责人呈现年年换的趋势,资助工作队伍非常不稳定。因此,资助工作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完成学生资助工作,发挥好资助的育人成效,探究资助工作学生队伍建设的建设,促进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信息化、制度化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2加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对策探讨

2.1领导高度重视,实行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

由于资助工作琐碎繁多,涉及到家庭经济困难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方方面面,因此需要配备充足的资助工作队伍人员,从数量保证资助工作队伍平稳发展。在学院层面,成立资助工作里领导小组,学院资助主要负责人如党委副书记可以担任组长,助学辅导员为副组长,助学助理为资助版块小组长,各班级负责人参加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处理学生资助工作的重大问题,任何决策性意见都必须上报和咨询领导小组,确保助学工作在“零架空”状态下进行。

2.2以“分层推进”原则建立三级院级资助工作队伍

在院系层面,建立以学院党委副书记为组长,助学辅导员为副组长,助学助理为组员的院级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院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定期召开相关会议,提出解决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的方案。同时,辅导员定期与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困难与疑惑,进行心理开导与情绪维稳。在班级层面:首先,各年级各班级自主推选助学工作学生代表,负责传达助学工作,协助落实资助育人计划。领导开展助学工作宣传主题班会,普及国家助学资助政策,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其次,班级成立包括助学负责人、班长、团支部书记、班生活委员和学生代表组成的民主评议小组,参与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认定与建档,评议、推荐与监督工作。在宿舍层面:各宿舍选出家庭经济困难生生考察人,每月向班级工作小组汇报本宿舍贫困生的学习生活等真实情况,为班级工作小组的助学工作进行提供有效、即时的信息,以促进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

2.3完善培训体系,提升资助工作队伍素质

要提升资助工作队伍素质,要不断加强资助工作队伍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理论教育,积极开展资助工作培训,让资助工作队伍了解和掌握国家最新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及资助工作的业务知识。具体措施有:首先,针对新上任的资助工作者,发挥师兄师姐的传帮带作用,系统培训新上任(下转第12页)(上接第9页)的资助工作者具体的业务内容和操作流程。其次,针对整体资助工作队伍,通过讲座、会议、互相学习等方式,统一培训国家最新的相关资助政策和法律法规,提升业务能力。最后,邀请专家和老师开设讲座,进行团队拓展训练,锻炼和提升资助工作工作队伍的综合能力,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

另外,针对目前各大高校的跨校管理的情况,在资助工作队队伍建设中,要结合飞信、QQ群、微博、公共邮箱、校园网站、微信等多媒体方式,广泛宣传资助政策。各班级助学工作小组可利用QQ群、微信群等多媒体互相交流,由老成员带领新成员共同学习资助育人知识,提高助学工作水平。

2.4完善制度建设,规范资助工作

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与资助工作队伍建设相关的制度,包括资助工作队伍成员竞聘制度,从而在每年资助工作学生助理换届时,能否优中选优,推陈出新,推荐思想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业务精和有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纳入到资助队伍中去;同时,要制定相关的培训规章制度,积累历年的培训材料,规范资助工作团队业务培训内容,促进助学队伍的持续化、专业化和稳定化发展。

要提高资助队伍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将资助工作队伍的考核制度和评优制举相结合,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优秀的学生,指定严格的考评标准,由班级推选,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综合考评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情况,推选优秀助学委员,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励机制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保证大学生资助工作顺利开展,真正发挥这项工作的内在动力和感召力,从而更好地发挥资助育人的作用。

3总结

做好高校资助工作,是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检验学生工作的重要标准,这已经成为高校的普遍共识。各高校应当按照中央有关精神要求,建立和健全学生资助工作队伍,优化了队伍管理,促进学院资助育人活动的开展,达到了“助学助心”的效果,让受助学生懂得感恩社会、回馈他人,做到自立自强。

参考文献

[1] 杨爱民.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合理运行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 :52- 53.

[2] 黄寂然.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管理与考核[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105-108.endprint

猜你喜欢
资助育人制度建设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