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场”到“范式”:初中篮球教学方法适切性研究

2017-08-31 02:37孙立同李虎
体育教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现场教学方法

孙立同+++李虎

摘 要:本文对初中体育课程篮球教材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三项基本技术为课题的教学现场进行回溯与思考,分别对其所列的成功范例或生成的教学方法的中位(模式、策略)和下位(具体手段)层次进行剖析并寻求理论支撑;通过教学现场→反思→二度设计→“同课异班”→驗证提炼的研究路径,以探求高效、适切且具有示范意义的初中篮球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篮球;教学方法;现场;适切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7-0029-03

初中体育课程之篮球教学的有效性,与其教学方法的适切性高度相关。教学方法,是指向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1]。特定课程——初中体育与健康、特定内容——科学构建的初中篮球单元。适切,意为恰好、切合。对篮球教学方法适切性地考量:一是“中位”层次的教学方法(策略),其教学程序和教学步骤的逻辑性,或所选教学模式的合理性;二是“下位”层次的教学方法(具体),其教学中具体的操作方法即方式和手段的有效性[2]。

篮球教学方法是动态生成和发展变化的——在以篮球为主题的教育教学现场,会出现与“预设”有偏差的“问题”或灵感机智“生出”的“亮点”[3],对稍纵即逝的现场中捕捉到的“问题”和“亮点”进行反思,在教学方法层面进行该课的“二度设计”[4],即生成新的教学方法。其二,相同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课次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不尽相同,教学方法需随着学习目标、学生的运动认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基于常态下初中篮球教学的行动研究,是通过教学现场→反思→二度设计→“同课异班”→验证提炼这一研究路径,以发展的视角对教学方法数次“刷新”至较为适切[5]。本文通过“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三项基本技术为课题的教学现场,以其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初中篮球教学方法的适切性。因上述三项技术在教材的选用、技术的特性、单元地位等方面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其相对应的教学方法的有效和切合,对于其他篮球教学内容的教学有着较强的借鉴和示范意义。

一、“投中”——程序教学法的“快捷键”

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七年级)篮球单元的教学内容之一,是需要“精学”而基本掌握的技术。学生在短时间内初步掌握较为规范的单手肩上投篮技术且能近距离投中,选用“程序教学法”最为快捷有效。

案例背景:

2015年5月,笔者面对全市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开设一节《原地单上肩上投篮》展示课,展示课所定基调为:展示常态下的篮球教学。课前的5分钟,与学生见面简单互动(借班、了解大多数学生没有篮球基础),指明上课时的队形和篮球场的站位。

现场片段:

1.“扣腕”与“空投”。(1)右臂前平举、手掌立,左手掰住右手四指——突松开。(2)右前臂屈与大臂成“L”形,重复“掰”与“松”练习。(3)“扣腕”,提示:利用手腕被动发力的肌肉记忆,主动发力“扣腕”。(4)模仿上肢与手腕的伸、压动作,连贯用力后“定格”。(5)加入“蹬”——重复练习(4),协调用力的自我体验:按各环节的用力顺序、将分解的慢动作和正常动作结合进行练习。

2.脚步灵活性练习。利用场地上的线做:(1)双脚侧向快速折返跳。(2)单脚侧向快速折返跳。(3)原地或侧向“碎步”。(4)依次做(1)~(3)(脚步练习,由慢至快的频率)、听哨音,即做原地投篮的准备姿势(提示:双腿微曲,右手臂“L”形)。

3.“自投”。(1)教师示范、讲解。(2)学生2人一组、间距3米面向站立,1人练习:左手将球放于做好投篮姿势的右手上后自然放于体侧,蹬、伸、压、拨,体会上下肢的协调用力。(3)结合教师“压腕、拨指后、球沿着横轴向后转动”的提示,改进技术。(4)同伴观察与评价,听教师指令,两人互换角色。

4.“对投”。(1)教师示范讲解,强调要点:用力、定格、弧线。(2)学生2人一组、间距4米面向站立,按照教师提示要点进行“投篮”练习。(3)选2组学生示范,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评价。

5.“近投”。(1)教师讲解练习的组织形式。(2)分别在两底脚、正面并距篮圈(投影点)2~3米处以锥形物设置成“投篮点”,男女生分处各半场,每投篮点后2路纵队(2人一组、无球同伴站在其侧方),每点学生按顺序投篮,无球同伴接、捡“篮板球”至下一投篮点投篮,依次交替进行练习(顺时针方向轮转)。(3)同伴间相互鼓励、合作与评价。

教学方法剖析:

鉴于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单元地位和“快”“省”的原则,该课“中位”层次的教学方法定为“程序教学法”——按照规定的教学程序将教学内容分成一些有规律的、逻辑上完整的“小步子”,即“空投”(徒手模仿)→“自投”→“对投”→“近投”等“小步子”,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控学习进度,循序渐进直至基本掌握。此法利于增加学练的密度和效率、减少错误动作的出现,并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下位”层次教学方法的适切性,应检视教材“重难点”突破所运用的手段。本次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为:持球的准备姿势和投篮的顺畅、协调用力。“持球的准备姿势”的相关教法手段:(1)教师领做并讲解——右臂前平举(右手投篮为例)、前臂屈与大臂成“L”形并翻腕,五指自然分开,“前平举”,可让学生容易定位大臂的高度及保持肘内收。(2)脚部灵活性与准备姿势的结合练习——快速的脚步练习、听指令即做原地投篮的准备姿势,可刺激和强化准备姿势的技术定型。“协调用力”的相关教法手段:(1)各环节用力的“倒叙”:先“扣腕”为“压腕”做铺垫,而后“伸、压”,最后再加入下肢的“蹬”;(2)形象的、易内化的讲解——从脚趾到手指顺畅的用力,即蹬、伸、压、拨等环节,且保持球出手后的定格(跟随);在巡回指导中,教师提示语“pose”,旨在提示学生球出手后的压腕、拨指的技术定格。(3)“空投”时,各环节分解的慢动作模仿与正常速率的发力相结合。(4)屈膝与直腿、“蹬”与“不蹬”的下肢发力顺畅传递的自我体验。endprint

小结与建议:

1.基于课时分配和练习密度等因素的考虑,在七年级篮球单元中,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行进间高手上篮等技术的教学也适用此法。

2.上述现场只是单手肩上投篮的第一次课,因没有另一只手的护球,不是完整的单手肩上投篮技术。为保证相对规范技术的动力定型,可在第三次课学习:基本站立姿勢的双手持球(两只手拇指呈“T”形的稳定包球、掌心空出)→翻腕持球于肩上、另一手护球→近距离投篮;同时,在随后的篮球教学中,没有护球手的单手投篮,仍需作为“投准”的练习手段不断强化。

二、“突破”——发现教学法的“被发现”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七年级)篮球单元必学内容,是其他运球变向的基础技术,常作为课题在各级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比中出现。此技术的运用多是为了运球突破防守者,当关注“突破对手”这一技术运用层面的教学目标时,其教学方法上也需寻求“突破”。

案例背景:

某日下午,连续3节七年级(7~12班)男生的体育课(男女分班,每节同时2班、2名体育教师执教),教学内容即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学情方面:经过1个学期的篮球学习,6个班男生多数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篮球技术,具备一定的球性和球感,每班均有少部分学生可以遵照篮球简易规则进行半场“斗牛”。

现场片段:

1.第一节课。(1)原地换手运球,提示:球的高度控制在腰、膝以下的两种变换。(2)原地换手运球→跨步、侧肩→运球。(3)教师与1名学生(防守者)示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分做左右两侧的突破以及分解动作与正常动作的演示;讲解:“变”“蹬”“侧”“超”。(4)2人一组,1人作为障碍物,同伴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突破并超越同伴,2人互换角色。(5)在3分线外2个45°处分别设置锥形筒标(分别在4个半场、学生分成8组),学生距其3米左右,做行进间运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行进间上篮。

课间,与一位听课的同事交流:“用了四个字代替冗长的动作要领,效果尚好。且教学时,不宜用分解法,一旦分解,技术环节割裂,不利于实战运用。”

2.第二节课,基本延用第一次课的设计。(1)换手运球的高度上运用了限制的方法——1名学生做换手运球,同伴蹲其对面同时一只手臂前平举,换手运球在其手臂之下进行。(2)2人一组,1人做障碍、同伴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练习;部分小组在“松动防守”下进行练习。(3)“松动防守”逐渐演变成“强硬防守”,多数学生无法突破对手,所学技术走样或丢球;集合,教师抛出问题“无法突破防守,有无加速?身体姿势和重心应如何?”“为何丢球?换手时球的高度?有无侧肩护球?”教师做高低重心的对比、换手运球以及带有防守的完整技术示范。(4)所有学生在积极参与1对1的攻防实战中(统一规定进攻的方向、以免相互间碰撞),其表现出的兴趣、参与度以及教学效果超出预设。

3.第三节课,确立以“突破”为教学目标且引领“1攻1守”的教学内容,在攻防转换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练习中提升和改进技术,所以施教过程和教学方法更为简约实效。(1)因多数学生在变向时为“右变左”(习惯右手),防守者提前预知进攻者的突破路线——只需向右横跨一步,初学者则无法突破。教师将此问题抛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6~8人)在实践中找寻应对之策。(2)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讨论的解决之道。(3)师生共同讨论、总结:A.加速强行超越;B.突破前连续换手;C.“晃”的假动作以及变向不换手(即内外运球)突破(拓展);D.双变向的运用(拓展、介绍);E.“阻挡”与“带球撞人”的简易区分与判罚。

教学方法剖析:

“篮球”属于“同一场地内交错进行的进攻-防守型运动”,它以球的传递(传接球和运球)和反传递的对抗为过程,以达到本方得分(进入篮筐)和阻止对方得分为目的,即篮球教学应以“人-球-人”关系的运动形态为主线,而不是将缺乏对抗和实战运用的对球控制的学习即“人-球”关系作为课程内容。[6]

纵观连续3节的“同课异班”,因为有生成及二度设计——课间的简短思考,教学方法连续“刷新”,教学主线的变化也暗合了从“人-球”到“人-球-人”的修正,直至第三次课所生成的教学模式为“发现教学法”。所谓发现教学法,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积极思考、探索与发现(掌握)相应的原理或新的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它可激发学习的内在动机,利于巩固和加强原有动作技能的掌握和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当学生在对抗过程中发现自己在运动技能方面的不足时——丢球、无法突破对手,也就意味着发现了“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在这一运动中的价值,也只有此时,对技术动作进行教学的必要性才能为学生理解,才能够产生学习该技术动作的欲望。[7]

本次课下位层次的教学方法,体现在为主教材铺垫的手段运用上:(1)原地换手运球的快慢、高低、幅度的变化。(2)用同伴举起的手臂限制运球的高度。(3)换手运球、跨步侧肩护球。

小结与建议:

1.发现教学法适用的对象应具备一定技能基础,如学习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时,其行进间直线运球、原地换手运球应做到能基本控制球。

2.在篮球教学中,不宜将一些具有完整性、连续性的技术动作实施分解法教学,因技术环节的割裂,易衍生错误的动作技术,并与实战运用相脱节。

3.篮球基本技术教学,应以“运用”为目标,以“人-球-人”关系的运动形态为主线。不仅是用实战和对抗来检验运动技术的学习成效,而且可将对抗和实战“前置”,创设对抗的情境或模拟、简化规则的比赛,在对抗中提升技术以形成运动技能。

三、“两步半”——支架式教学法的“脚手架”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作为教材内容,在初中篮球单元中并非常见。通常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时,将“全场往返二人迎面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等同于“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常以后者作为前者的简称或代称;前者实为后者的练习手段之一并作为教学内容存在。该组合技术之于初中生,在发展和促进体能(速度、耐力、协调)、技能(传接球、上篮等)、情意(合作)方面具有较高的学练价值。endprint

案例背景:

笔者刚入职不久执教的一节高二男生篮球课,教学内容是“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现场片段:

教师在示范讲解之后,让学生两两相对、向前走动中徒手模仿:上步接球→跨步→传球,同时口中配合腳步说“接、跨、传”,而后由走过渡到慢跑……其机械的模仿让学生感觉极不自然,那时的教学方法只会:示范讲解→徒手模仿→由慢至快的持球练习,其实重复做分解的慢动作对于即将串联而连贯完成的技术动作是一种“负迁移”。

案例背景:

观摩本市一位名师开设的一节示范课——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高一男生)。

现场片段: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2人相对间距4米左右、侧向滑步中传接球→2人跑动1步传接球→跑动2步传接球,其教学重点为接球后引、传球正确手法,难点为手脚协调配合。

教学方法剖析:

机械的模仿练习法以及从“一步”到“二步”跑动中传球的递进练习法,无疑不是适切的教学方法;解构“行进间”技术发现:“一步”到“二步”并非行进间传接球的递进关系存在。在观摩这节课之前,笔者曾在本校八年级6个班级上过此内容,两课时后多数学生即能做到两人快速、流畅地全场行进间传接球。

通过观摩结合自己的课进行再思考,认为支架式教学法与此教学内容最为切合。支架式教学定义为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它是根据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对较复杂的问题通过建立“支架式”概念框架,使得学习者自己能沿着“支架”逐步攀升,从而完成对复杂概念意义建构的一种教学策略[8]。对应支架式教学的几个环节,该内容教与学设计如下:

搭建支架——教师与优生共同示范,辅以讲解以构建概念框架:全场往返2人迎面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是2人在侧身跑动中连续完成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组合技术。行进间上篮的步法是“两步半”,行进间传球是否相同?跑动的方式是侧身跑,用其他方式的跑是否可行?原地双手胸前传球的落点是同伴胸前,跑动中如何传至移动中的同伴?“不走步违例”的“两步半”、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手法、侧身跑等,是建立在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学习目标之间容易理解的“脚手架”。

进入情境——教师讲解并与2名学生配合演示以创设情境:(1)三分线外运球行进间→预上篮、遇篮下防守即变成回传球给中路(跟进)的同伴。(2)空切→接传球(跨步)→上步→投或传;引导学生思考:行进间传接球与定位传接球上篮步法的异同。行进间传接球之侧身跑的必要性以及传球的落点(提前量)。

独立探索——2人1组、在全场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接行进间上篮的练习中探索:情境中所提取的问题;如何达成连续、流畅的完成技术的学习目标?

协作学习——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小组内相互观摩学习、交流协商,使得组内对问题探索的答案和结果趋向一致。小组推荐代表展示,并阐释如何解决“连续”和“流畅”等;教师简短点评,师生共同推导出: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点;所有学生在提速、流畅的要求下再次练习。

效果评价——对于本次课的学习和探索,做出个人自我评价(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对组员的评价(对本次协作学习的贡献)等。

小结与建议:

1.就本课题而言,支架式教学模式是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最好诠释。教师应学会“放手”,信任学生的运动认知水平和运动技能基础,给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做到课堂的“调控”而不是“把控”,“点拨”而不是“灌输”。

2.教师应学会合理地解构作为课题的篮球技术(组合),使“技术”“教材化”,“教得轻松学得容易”,进而达成将有限课时的篮球课变成高效课堂的目标。

综上所述,初中篮球的教学方法适切与否并非一成不变,它受教学目标、学情、场地器材以及教师教学技能等因素影响,所谓的“范式”只是在相对时空内较为适合的教学方法,只有保持对教学现场不断反思的行动研究,方可做到预设的教学方法最适切,教学方案的实施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6.

[2]朱文,等.教学方法的概念剖析及实例解读[J].中国学校体育,2013(7):37-38.

[3][4][5]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9-41,53-55,142-144.

[6][7]贾齐.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方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05-207.

[8]张仁贤,等.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86—88、99-102.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场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提高公路施工现场管理质量的措施
刍议住宅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重组品德课堂“现场”:从生活通达心灵
浅谈交通事故现场及事后处理方法
成功处理变压器现场局部放电量偏大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