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艺术感与历史感结合为基础点,研究艺术类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既拓宽了艺术类院校学生专业学习的视角,增强专业学习的厚重,又提升了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兴趣度,凸显该课程的教育性。本文尝试从对艺术感与历史感的涵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出发,探寻在《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过程中的症结,最终形成系统的策略性研究。
关键词:艺术感 历史感 结合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 2017 ) 08-0-01
一、艺术感与历史感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过程中的涵义及关系
1.艺术感与历史感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过程中的涵义
艺术感顾名思义就是就是长期从事艺术工作形成的看问题,想方法的独特思维方式。它是从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延伸出来的,它是对艺术活动的情感体验,通过艺术表现情感并以此感染欣赏者,让欣赏者不断地深化思考,使之达到一定的心理活动能量,从而得到情感的满足。因此,艺术感是一种欣赏方式,是从欣赏者自身的经验出发,把作品放在特定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生活之中,了解作品的主题,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发现作品的独特之处。同时,艺术感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欣赏者可以借一幅艺术作品,由点及面,展开联想,把游离的、分散的物象合成一个能抒情达意的整体形象。
历史感,是指历史研究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反映研究者本体思想的、 独立思考的对历史的感悟,这是历史研究中的基本境界。具有历史感是历史研究的前提,只有具有历史感的人,才能够较为真实地感悟历史、回归历史。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侧重思考问题常常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或借助于历史经验,通过剖析所持有的资料后,比较准确的理解发生的历史活动。
2.艺术感与历史感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过程中的关系
首先,艺术感的运用,有利于从多角度看待历史,比较准确的理解历史活动,对促进艺术类院校学生历史感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艺术感来源于历史发展之中。“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1]。可见,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艺术作品对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历史认知,引导创新思维有一定功效。欣赏和思考能力也是具有艺术感的艺术类院校学生的一种特殊认知能力,这种功能是一般的历史教学所不具备的。“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能共赏的,但是要彻底了解这种作品,也还要借助于渊博的地理、历史乃至于哲学的注疏、知识和判断”[2]。由此可见,在艺术感的指引下阅读历史,对艺术类院校学生了解历史打开了方便之门,对培养艺术类院校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宽阔的文化视野也有独特的作用。
其次,历史感的培养,有利于端正艺术类院校学生艺术感的方向,对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切社会活动都有可能成为艺术的源泉。而艺术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创造出“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3]的作品。由此可见,艺术创作离不开对历史发展的正确判断,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够较为真实地感悟历史,创作出不朽的作品。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历史性强而现实意义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意义在于,“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4]。可是,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容易进入为讲历史而讲历史,注重课程的历史性与教育性,却忽视了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
艺术类院校学生由于专业特点,需要大量时间进行社会实践,与社会接触面较宽,社会阅历比较丰富,在与人或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更多的注重现实意义与实用性。如果课程的教学不联系当前,不与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实际结合,学生上起课来就感觉课程的内容离他们很远,加之有高中历史的基础,就更增加学生对本门课程的不重视。
2.教学内容思想性太强而趣味性不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都是由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串联而成,如果不对事件全方位的梳理與认知,就会导致课本内容较为松散;没有严谨的思维逻辑能力,就不能理解课程的中心意义。但艺术类院校学生由于专业特点,高考对于文化课要求相对较低,“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专业学习上。进入大学学习后,在对待专业(技能)课程和其他文化课程的态度上,学生往往更重视专业技能课程而相对轻视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5]。这就导致艺术类院校学生阅读文字的耐性不够,知识面狭窄。另外,艺术类院校学生大部分创作都是由实物到想象,思考的维度宽泛,思维自由而天马行空。
课程的思想性和严谨性就与具有思维自由而不太重视文化课特点的艺术类院校学生产生冲突。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被教材局限,思想性在一定程度上很难被学生理解与接受,进而降低课程在他们心目中的重要性。
3.教学形式灌输性强而探究性少
由于专业具有外向性与创新性的特点,艺术类院校大部分学生性格活泼,热情开朗,喜欢灵活多样、轻松自由的教学模式。另外,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创作者的主体地位必须强烈凸显。而传统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主要采取传统课堂讲授的形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找不到学习的兴趣点,在学习过程中缺少自主性学习,学习方法呆板,主体地位未能得到体现。
三、艺术感与历史感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中的策略研究
1.利用艺术作品实现艺术感与历史感的课堂教学中的衔接
一幅好的艺术作品,不仅包括创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也能反映一个时代发展的社会背景。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对艺术作品了解的比较多,因此可以利用艺术作品实现艺术感与历史感的课堂教学中的衔接,加深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而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育性。比如,在讲到新文化运动内容的时候,可以借鉴沈加蔚先生的油画《北大钟声》,分析油画的色调、冷暖、人物的神情与服饰等方面,解释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与发展。比如,在讲到抗日战争的时候,可以借鉴冼星海先生的《黄河大合唱》,分析音乐的语言、民族风格、合唱手法等方面,营造抗日战争宏大的历史环境,进而深入了解抗战必胜的原因。
掌握艺术类院校学生一般都是感性思维的特点,利用历史大背景之下的一幅艺术作品可以由点及面,展开联想,拓展思维,结合教师的讲解,可以使历史现象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形象,最终能够较为真实地感悟历史、回归历史,并探究这一形象背后的含义。
2.利用艺术发展的历史实现艺术感与历史感的课堂教学中的结合
艺术类院校学生的专业课情节浓厚,专业课在他们心目中高于一切,因此可以利用艺术发展历史实现艺术感与历史感的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结合,使艺术发展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相对应,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在双重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带给学生心理上的震撼,进而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度,拓宽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维度。比如,在讲到抗日战争的时候,可以穿插着介绍藝术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有关的文艺发展政策,借古鉴今,进而谈及当前中国共产党对文艺发展的期望与要求,突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现实意义。
通过把握住艺术类院校学生的专业课情节浓厚的特点,介绍艺术发展史,可以使学生感同身受,感染学生,让学生不断地深化思考,使之达到一定的心理活动能量,从而得到情感的满足,最终能够较为完整的理解历史,领悟历史,最终达到艺术感与历史感的完美结合。
3.利用学生的专业技能实现艺术感与历史感的课堂教学中的链接
由于在专业学习方面,艺术类院校学生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大量的专业技能课程与艺术展演,不断强化了学生的实操技能,因此一段简单的历史内容,就可以在他们手中成为绚丽的画卷,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蹈,磅礴的书法等。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文字与艺术两种方式的转换,把课堂交给学生,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与主动性。比如,在讲解长征这段历史的时候,通过运用学生擅长的方式去表现长征(可以是书画、音乐、舞蹈等,形式不限),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参与主动性,同时也锻炼了专业技能。
利用艺术类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实操性强的特点,通过文字与艺术两种方式的自由切换,站在艺术创作者的角度审视历史,同时也可以站在历史学习者的角度思考艺术,不断强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记忆,最终达到了解艺术作品的主题,了解历史发生的文化背景,发现历史与艺术的相通之处,实现艺术感与历史感的课堂教学中的链接。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艺论集[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王锡伟.真理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习近平.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5]杨武. 把艺术院校学生特点融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J]. 教育教学论坛,2011 (27).
作者简介:张建彬(1982-),男,河南濮阳人,广西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