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2017-08-31 23:07江苏省海门市副市长
江苏农村经济 2017年8期
关键词:海门市项目区高标准

陈 敢/江苏省海门市副市长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陈 敢/江苏省海门市副市长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程,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集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从2016年开始,江苏省海门市启动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的龙头工程、基础工程,坚持高效率组织、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三农”工作全局

海门市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三农”工作全局,科学谋划,扎实推进。

(一)高效率组织,优化推进机制。建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常务副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意见》《海门市“十三五”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目前,25万亩指标任务已全部落实到各项目区。同时,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督查组,科学指导、严格督查、一线指挥、靠前推进。市政府与全市12个区镇和12个重点部门签订责任状,落实任务、压实责任。按照“政府主体、部门主管、区镇主建”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每月点评、季度考核、动态督查”等推进机制,不断优化资金使用、质量监管、过程控制、工程验收、项目审计等配套制度,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二)高起点规划,注重统筹结合。项目规划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按照“五个结合”的要求,海门市坚持高起点规划、科学化设计,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土地规划调整、占补平衡与增减挂钩工程、特色小镇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业结构调整、64个经济薄弱村的扶贫开发、冬春水利建设、农村环境治理等统筹考虑、有机衔接,不断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在每个项目区,科学编制高标准农田基础工程、耕地占补平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路建设、现代农业等5张规划图,做到沟渠田林路综合治理,桥涵闸站电科学配套。尤其注重项目区的现代农业规划,确保建设的基础设施工程与产业需要相配套。

(三)高质量建设,严格工程监管。在严格执行《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和《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对照南通标准,对土地平整肥沃、灌排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达标、生产方式先进、产出高产高效,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标准,明确定性和定量要求。严格工程管理,全面推行项目公示、工程招投标、建设监理、建后管护等制度,突出过程控制和现场监管,不定期对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和效益进行跟踪督查,确保规范运作,科学长效。同时,积极拓展项目建设内涵。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1000元/亩的建设内容,已经在悦来镇试点先行。从试点情况看,用于“占补平衡”的投资占新增投资的30%~40%,余下资金将用于增建绿化、农路、水利等农田基础设施,不断丰富项目区的建设内容。

(四)高效益开发,加大项目招商。产业招商与项目开发是衡量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的重要体现。海门市要求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必须提前一年完成50%的土地流转任务。目前,全市2016年度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土地流转率全部超过50%,悦来镇达到75%。对于土地流转,海门市明确区内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项目招商、村级集体组织“全托管”等5条流转途径。流转土地的50%用于稻麦轮作,50%发展以果蔬、四青作物、特经特粮为主的高效农业,每个万亩项目区建设2000亩以上规模的重点农业示范园区。目前,已有金轮公司、联海生物、旺盛农副产品公司等企业参与高标准农田开发,发展稻麦轮作和现代农业。

加快发展设施农业 有效提高种植效益 张 捷 摄

着力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

今年是海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关键一年,也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招商、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点节点和难得的机遇。全市将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推进力度,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早见成效、快见成效、多出经验。

(一)突出规划引领,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档次。一是高起点规划。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集中成片、分步实施”的思路,以镇为单位、村为单元,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统筹安排项目实施区域,逐年逐片推进。二是做好规划衔接。依据城镇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空间布局规划等,合理确定项目建设区域,项目优先安排农业主产区、经济薄弱村,兼顾考虑建设标准不高、设施老化严重的已建区域。三是明确建设内容。突出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将农田基础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园区建设、农村环境建设有机结合,尤其是提前谋划好每亩新增1000元的投入使用方向,重点用于实施占补平衡、土地平整、基础设施建设等,进一步提升建设标准。

(二)抢抓有力时机,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进程。一是准确把握节点要求。紧盯目标任务,倒排时间工期,全面准确把握项目规划设计、耕地占补平衡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两个“1%”落地上图等各项工作的程序步骤和时间节点,做到推进之前心中有数、推进之中心中有底。特别是对于项目区内的复垦地块,事先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确保区、镇复垦地块符合入库要求。二是切实加强业务指导和服务。农资局、国土局等职能部门进一步提高服务的主动性、针对性,围绕工程立项、招投标、方案编制等重点环节,预先告知步骤时间要求,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及早提醒,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尽量为后续项目推进腾出时间。三是持续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坚持每亩2500元以上的投资标准,进一步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在沟渠田林路综合治理,桥涵闸站电科学配套的基础上,将项目区土地平整,对外交通道路和河道的提档升级,农业公共服务设施,如烘干中心、仓库设施以及工厂化育秧设施、农机库、农资供应点等,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加以实施。同时,按照“交通相对便捷、产业导向明确、土地流转完成、经营主体落实、两个指标到位、示范效应明显”的基本要求,抓好示范区建设,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

(三)强化高效利用,增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效。一是推进土地规模流转。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必须提前完成项目区50%以上的耕地流转任务。用好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政策,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并且有稳定的流转时间,以便资本的集约投资,规模化、机械化种植。二是招引新型经营主体。农业是露天工厂,生产风险很大,要选有实力、有信誉、有资产的经营主体作为流转对象。将50%以上的项目区土地向“全托管”组织、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流转,有条件的地方可先流转后实施建设,项目立项优先向已流转区域倾斜。三是促进农业融合发展。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重点农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推动发展“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要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大力促进农产品基地、加工、流通之间的融合互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海门市项目区高标准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农田“高标准”带来农业高效益
吃火锅的发现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海门市五港幼儿园专版
江苏省海门市如何实现连续4年秸秆焚烧“零火点”?
海门市对招投标规范化建设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