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佳 李莹莹
(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我国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与展望
——基于文献计量与社会网络分析*
刘 佳 李莹莹
(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采用科学计量理论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梳理和总结我国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现状与特征、研究热点与趋势。研究表明,近年来学界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关注度有所下降,研究单位与地域较为集中,地理、环境与资源类期刊为高载文期刊,研究围绕相关概念与理论体系、评价与测度模型、实践与调控管理、多维度的交叉融合等方面展开,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的深化、承载系统相关性及其与产业集聚、结构调整、效率提升等多重外部视角下的融合研究将是今后关注的重点。
旅游环境承载力;共词网络;知识图谱
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前提,是社会实现安定的条件。[1]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环境问题的国家政策先后出台,生态文明建设已被纳入“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内容,环境保护引起了普遍关注。随着城镇化工作的不断推进与大众旅游时代的逐渐到来,旅游需求井喷式爆发、旅游市场规模化增长,但与此同时,旅游发展模式粗放、区域旅游发展非均衡等问题凸显,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剧增,“旅游业无污染”传统观念受到挑战,人们对旅游业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发生转变。[2-4]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表征旅游环境系统与社会活动协调程度的关键指标,既能反映旅游环境的自我组织协调能力,还有助于揭示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的耦合机理。在旅游活动多样性、生产消费同步性与旅游产业关联性的综合影响下,旅游环境的构成要素错综复杂,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其研究内容与范式进行总结,但现有研究成果以理论总结与定性描述为主,且时效性不足。[5-7]鉴于此,本文从科学计量学理论视角出发,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结合可视化图表系统梳理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历史脉络、现状特征与热点内容,以期为今后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指导与经验借鉴。
将CNKI数据库作为文献检索平台,查阅时间为2016年5月13日,检索时间条件为“不限”,由于期刊数量多且质量差异大,为更好反映研究主题与特点,选择“核心”及“CSSCI来源期刊”,以“旅游环境”为主题进行初次检索,再以“承载力”或“容量”为主题进行二次高级检索,对文献进行逐篇的辨别与去重等整理工作,剔除会议通知、无作者文献、征稿要求等无关记录,最终确定有效文献564篇。利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排序、筛选与规范,采用Bicomb2.0系统辅助关键词共现,[8]通过Ucinet与Netdraw社会网络分析工具绘制知识图谱,可视化表达研究热点,整体上把握研究脉络、主要特征与发展规律
(一)发文时间与区域分布
文献发文时间反映了该领域研究的历史脉络、发展现状与趋势走向。如图1所示,我国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整体呈现出较快发展与波动变化相结合的特点,主要分为三大阶段:(1)理论准备与起步探讨阶段(1999年及之前):该阶段文献量较少,研究始于“旅游容量”探讨。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旅游景区开始大规模开发,“旅游容量”能够确定某时期内景区所能容纳的旅游者密度上限,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搭建了理论框架与延伸平台。九十年代中期后,研究开始有意识地从旅游容量视角转向旅游环境承载力视角。(2)快速发展与完善成熟阶段(2000-2011年):除2009年和2010年文献量有少许下降外,该阶段研究整体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进入21世纪后,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矛盾日益尖锐,旅游环境的保护与管理愈发重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内涵与理论体系不断完善,测度模型与评价方法受到广泛关注。(3)波动调整期(2012年至今):2012年文献量明显下降,此后始终在40篇波动,未能形成稳定增长的良好趋势,与近年旅游产业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相反,学界有关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缺乏持续性关注与有效重视。在当今国家大力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背景下,无论学界还是社会都应加大对该领域的研究与关注。
图1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领域文献年度分布注:因检索时间限制,2016年文献统计量截止至2016年5月20日。
如图2所示,从发文地区来看,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区域分异特征明显。受教育与经济共生规律影响,华东地区研究水平最高,其次为华北地区;拥有独特自然地理环境的西北与西南地区对此也十分关注。具体来看,发文40篇以上的地区计8个,以北京、湖南、四川与山东等地为代表;发文不足10篇的地区分别为海南、山西、内蒙古、西藏与宁夏。各
地应积极引进学术专家与业界精英学习交流,结合自身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环境,突出地域特色,不断提升研究水准。
图2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领域发文地区分布
(二)核心作者与研究单位
样本文献涉及作者485名(仅针对第一作者),其中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占比90.31%,根据洛卡特定律与反平方比定律,在发展成熟的研究领域中,只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占比应小于等于60%,[9]由此可以看出,旅游环境承载力领域研究尚不成熟。将发文数量多且质量高的作者定义为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M=0.749(Nmax)1/2(Nmax为最高产作者论文发表数量),[10]故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最低发文2篇,计47名,发文量占比22.1%,距普莱斯定律的50%标准仍有较大差距。[11]如表1所示,作者发文时多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教授或副教授职称,专业素质与科研水准较高。据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群体,以崔凤军、卢松等为代表,但仍以独立开展研究形式为主,且缺乏持续性与深度,未能形成真正的核心作者群,未来亟需建立一支有活力且稳定的研究队伍。
表1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领域核心作者(按综合指数*计算方法可见钟文娟.基于普赖斯定律与综合指数法的核心作者测评——以《图书馆建设》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57-60.排序)
注:(1)因篇幅有限,仅列举综合指数排名前10的核心作者信息;(2)职称、学位及单位信息以其最新发表的相关论文标注为准。
尽管多数期刊要求发文作者署名所在的院、系(所)等二级单位,但仍存在部分文章仅署名一级单位的情况。出于资料收集的统一性与便捷性考虑,本文仅统计一级单位。如表2所示,统计主要单位(发文量10篇及以上)计22个,其中,高校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主要力量,其次为中国科学院下设的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分支机构,政府、公司与专业协会等社会部门的研究较少,这也反映出我国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学术研究与实际管理工作对接不紧密,彼此存在脱节。
表2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领域主要单位
(三)来源期刊与热点文献
来源期刊是学术研究阵地的集中反映,对其进行分析能为文献收集提供依据。经统计发现,564篇文献分散于210种期刊,其中115种期刊仅刊载过1篇文献,载文2-9篇的期刊占比40.95%,仅9种期刊载文量10篇及以上,期刊来源广泛,学科类别多样,一方面这是布拉德福定律的体现,[12]另一方面这不利于形成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阻碍了学者对该领域研究状况的掌握及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如表3所示,将载文10篇及以上期刊定义为主要载文期刊,其中载文最多的是西安外国语大学主办的《人文地理》,其次为中国地理学会与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经济地理》、北京联合大学主办的《旅游学刊》等。
表3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领域主要期刊(按载文量排序)
图3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领域载文期刊类别
论文被引频次是衡量学者研究能力与论文水平的重要指标,被引频次越高,论文影响力越强,学者的学术权威与地位越高。如表4所示,将被引频次排名前10位文献定义为高被引文献,发文时间集中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这与当时我国环境保护会议的连续召开以及环境保护法处于综合决策阶段等社会大背景密切相关。期间,崔凤军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特点、构成及实现途径进行了系统研究,将其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乃至判断旅游经济与环境是否协调的依据,奠定并完善了该领域研究的理论基础,该论文被引频次位居榜首。[13]高被引文献中,“生态足迹”“环境容量”“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评价指标”等主题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热点内容。
表4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领域高被引文献(按被引频次排序)
(一)高频关键词统计与核心指标测算
1、高频关键词统计
关键词是作者对文献内容的高度概括与集中描述,反映了特定时期内某学科或领域研究的主题内容。利用Bicomb2.0系统提取关键词,为保证关键词的有效性与分析工作的科学性、可行性与正确性,进行如下预处理:(1)去除与主题无关的关键词,如“思考”“实践”等;(2)去除如“旅游”“旅游业”等过于宽泛、无实际指导意义的上位词汇;(3)去除对具体研究领域缺乏指向性的泛指关键词,如“优势”“策略”“调查”“研究”“现状”等;(4)合并同义词,如将“路径”“途径”合并为“路径”,将“时空变化”与“时空演变”合并为“时空变化”等;(5)依据现有共词分析范式,如表5所示,将频次3次及以上的107个关键词定义为高频关键词,重点对其展开分析工作。
表5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
注:出于篇幅考虑,此处仅列举频次5次以上的关键词。
2、核心指标测算
对107个高频关键词形成的共现矩阵进行处理,利用Ucinet与Netdraw社会网络分析工具绘制知识图谱,测算其网络密度与中心度,定量展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领域核心要素。
网络密度反映了研究网络中各节点的联系紧密性,二者呈正相关。[14]经测度发现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领域的网络密度仅0.0640,数值很小,说明该领域知识点间交互较少,关联性较低,研究内容广泛不集中。中心度反映了各节点在研究网络中的重要性,如果一个节点与其他节点存在联系,则该节点在知识网络的中心性越高,对其他节点影响较大。[15]具体数值如表6所示。
表6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领域中心度数据
注:出于篇幅考虑,此处仅列举排名前10的相关数据。
如表6所示,度数中心度反映了节点在网络中的核心度,值越大则该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共现率越高,越接近网络核心;旅游容量、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等排名靠前的关键词是当前研究的主要热点,受到了普遍关注。接近中心度描述的是某节点到其他节点的平均距离;旅游容量、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等词与其他关键词间距离较短,接近中心性较小,其中旅游容量是整体中心点,在研究网络中具有重要地位。中介中心度反映了关键词影响其他关键词在同篇论文中与其共同出现的能力,值越高,中介作用越大,对资源的控制能力越大;[16]旅游容量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等词拥有较高的中介中心性,这些词在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中起到了关键的媒介作用。
(二)知识图谱绘制
如图4所示,基于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根据网络节点性质,利用Ucinet与Netdraw社会网络分析工具进行关键词中心性与K-ore分析,将二值矩阵转化为研究领域关键词的共现图谱,图中节点大小代表共现频次,节点越大,共现频次越高,关键词间关系越稳定;节点位置反映了关键词在网络中的作用与地位,距中心越近,重要性越高;连接节点的线条粗细揭示了词间联系是否紧密,线条越粗,联系越紧密。
旅游容量、可持续发展等词特征向量中心性较高,其次是生态旅游、旅游环境承载力,再次是生态足迹、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等,最后是其他关键词。关键词经K-core分析生成五类词群,其中红色词群以旅游容量、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旅游环境承载力为核心,是主要的研究热点。第二类以蓝色标记,围绕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低碳旅游等主题展开。第三类以黑色标记,包括旅游产业、生态安全与承载力预警。第四类以灰色标记,涉及客流量、周转率与适宜性等较为边缘的区域性研究。最后一类以绿色标记,是研究的延伸,如关联度、时间序列、区域旅游、就业容量、旅游弹性、外部不经济等。研究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拓展,地处核心的关键词是研究热点的集中反映,处于边缘的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未来研究趋势的揭示,值得关注。
图4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领域知识图谱
(三)主要研究领域
1、概念内涵与理论构建研究
“旅游容量”在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领域中高频出现并具有高度中心度,在知识网络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刘家麒较早阐述了“旅游容量”的基本概念,并将其应用于风景区的规划管理中;[17]赵红红以苏州园林为例首次对旅游环境容量作出明确研究。[18]随着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迅速开展,旅游环境容量相关研究相继出现,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提供了思路、奠定了基础。如保继刚完善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内涵与构成等基本理论;[19]胡炳清从生态学角度提出旅游容量限制性因子与最低量法则;[20]杨锐探讨了风景区环境容量概念体系;[21]旅游管理容量概念由冯学钢创新提出;[22]李琛则从环境经济学角度论证了旅游容量存在的意义与作用。[23]同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构成与分类研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楚义芳认为旅游容量分为基本容量与非基本容量,基本容量涵盖了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及心理多维度,非基本容量按不同标准分类不同;[24]崔凤军提出旅游环境承载力分为环境生态承纳量、游客感知承纳量、居民心理承纳量与经济承载量;[25]李艳娜认为旅游环境容量包括生态、空间、设施及心理四大要素;[26]刘世栋等则提出自然环境、接待设施、交通及游览承载力是旅游环境承载力主要构成要素。[27]综上,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分类尚未统一,但皆包含了“最大承受能力”的基础内涵,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地域空间、社会经济与主客心理等子要素相互联系,动态博弈,形成了复杂交织的承载力系统。
2、量化测度与多维评价研究
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实证研究逐渐发展,这与“生态足迹”“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测算”等关键词的频次与中心度特征相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学者首次依据游客活动规律评价景区旅游容量,[28]随后,测度工作相继开展,包括:(1)游客承载力确定。游客承载力又称为旅游环境容量,使用一定时空范围内能够容纳的最大游客量标度,对于确定景区容人量与容时量具有重要作用。线路容量法、面积容量法与瓶颈容量法是主要测度方法,如刘礼、王晓燕、王旖静、刘炳献、熊鹰等研究。[29-33]崔凤军、全华、孙道玮、李偲等将限制性因素分析法应用其中,[34-37]提出承载力取决于系统中生态、资源、经济、心理等要素中的最小承载量。(2)相对承载力评价。通过构建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或建立模型,测度旅游环境综合承载水平。刘玲在其著作中建立了山岳型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38]李茂春运用经验量测法、理论推测法与综合推测法提出了承载力量测公式;[39]戴学军基于旅游活动对环境累积效应影响、旅游环境风险评价及帕累托最适度分析构建了具体测度模型;杨林泉、曹新向、刘云国等分别运用模糊线性规划测度模型、模糊综合评价与物元理论,[40-43]对综合承载能力进行表征。(3)旅游生态足迹研究。旅游生态足迹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旅游活动的资源消耗以及吸收其产生废弃物所需的生物生产性土地。[44]该方法从旅游资源的供给及需求双重角度出发,测度旅游业发展对资源消费需求(生态足迹)与自然供给(生态承载力)间差距,衡量旅游目的地为满足旅游者需求的资源供给能力,如戴科伟、贾宁、褚英敏等研究。[45-47]部分学者还尝试其他角度不断拓展研究视角与思路,如鄢慧丽基于旅游生产线理论测算了旅游景区容量;[48]王佳运用预警理论和系统动力学仿真法对滨海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进行模拟;[49]韦健华基于游客体验效用通过选择试验和条件logit模型评价了森林公园的旅游承载力。[50]综上,正是由于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在旅游环境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研究思路得以创新并积累了系列研究成果,但仍存较大局限。例如,尽管评价体系构建具有融合多要素综合考察的优点,但鉴于研究对象在空间范围与研究领域存在较大不同,适合于不同空间类型旅游目的地的规范化测算指标确定与评价体系建立仍困难重重。
3、实践应用与调控管理研究
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对实践的指导,分析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确定承载阈值并调控是旅游管理的必需步骤,有助于为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环境保护及旅游业发展提供指导。近年来,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是普遍采用的研究思路。
首先,景区游客容量受到关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景区建设热潮引发了游客容量与管理研究。如冯孝琪以骊山风景名胜区为例,评价了最佳游人密度与最适宜游人容量;[51]吴承照从生活环境容量、游览环境容量与风景容量探讨了黄山旅游环境容量现状与调控;[52]骆培聪以武夷山景区为例,分别测算旅游空间、生态、生活和心理容量;[53]崔凤军等则对泰山主景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与时空分异规律进行了研究。[54]承载力大小能够为景区规划工作提供依据,王剑等以贵州东风湖、田宏等以武汉大富庵旅游地为例,[55-56]分别对景区规划的承载标准展开探讨;曾琳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预警系统构建与运行模式分析,为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提供建议。[57]随着旅游开发力度的加大,研究开始转向森林公园与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旅游地,通过确定资源环境承载阈值,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建议与方法。如全华以张家界为例,提出宾馆规模容限值模型是分析生态旅游区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58]王文斌对九寨-黄龙核心景区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系统研究;[59]米阳基于北京什刹海景区构建了开放型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测度指标体系,提出要从产业业态与空间分布、旅游接待能力等六方面实现对景区承载力的优化调控。[60]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研究领域扩展至城市、区域及国家等大区域尺度。城市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载体,章锦河等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黄山市、张广海等运用聚类分析与状态空间分析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分别提出了改善旅游环境承载状况的优化对策。[61-62]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应以承载状况为重要依据,张继辉与赵路等纷纷将其应用于旅游目的地开发管理中,为构建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了思路;[63-64]刘佳等采用层次分析法、物元评价模型与灰色预测模型,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滨海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系统测度,对平衡区域间承载力差异进行了研究。[65]总地来看,微观尺度研究主要涉及故宫、漓江、九寨沟、钟山、蜀冈瘦西湖、崇明岛等国家风景名胜区、森林或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及海岛旅游区。宏观尺度主要包括北京、上海、南京等旅游发达城市以及甘肃、西藏、四川等生态环境脆弱的贫困地区。综合采用政策制度规范、经济手段调控、组织管理、分区管制与功能定位、预警评价、阶段开发和信息支撑多种技术手段,对区域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管理。
4、多重视角与交叉关联研究
承载力是景区、城市,乃至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需要面对的永恒命题,与旅游经济增长交互响应。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具有依赖性,旅游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决定了旅游开发的规模、利用效率与承载能力,旅游资源及环境的开发利用要以旅游经济增长为前提。[66]雷莹等提出旅游项目评估要着重考虑旅游空间承载力;[67]路琪等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构建了旅游投资效益评估体系;[68]刘佳等则探讨了结构调整、承载力提升与旅游经济增长间关系。[69-70]其次,旅游市场开发更要重视环境承载阈值的确定,王宝荣等提出旅游欠发达地区应不断保持并开拓有效的市场承载力;[71]王勇等基于旅游地环境容量与客源地旅游需求建立了组合模型,对武隆景区长期游客量进行预测。[72]第三,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刘春济等认为旅游资源承载力是影响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及变动的重要因素;[73]柳应华等整理了旅游承载力与旅游产业间关系,以西藏为例构建了以生态旅游为主导、大众旅游为补充的旅游发展模式。[74]此外,交通条件也影响着旅游环境承载力,安宝晟和余中元研究了高铁及青藏铁路对海南与西藏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交通条件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反会对环境造成压力。[75-76]综上,人们由关注旅游环境承载力本身向经济、产业、市场等外部关系延伸,研究视角得到开拓但仍需补充。
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自提出至今已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以崔凤军、卢松等人的研究工作为典型,研究单位与研究区域较为集中,以北京、湖南、四川与山东为代表,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构成了主要研究机构,载文期刊集中于《人文地理》《经济地理》《旅游学刊》等地理、环境与资源类期刊,研究领域分为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与理论体系、评价与测度模型、实践应用与调控管理、多重视角交叉融合研究四方面内容。
基于现有文献梳理,知识图谱绘制,结合当前经济、政策、社会等环境背景分析,今后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需要在以下方面深入探讨。
(一)以理论研究为突破口,巩固基础理论体系
有关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定义始终不一,从早期关注景区资源环境使用极限与最大游客接待量,到后来以旅游环境综合系统为背景,内涵界定范围不断拓展。尽管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相关概念认识仍不统一,“旅游容量”“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环境承载力”“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等概念界限模糊,今后需要从理论层面对其概念内涵、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等基础理论进行总结界定,结合指标体系构建与数值型承载阈值确定,科学评价旅游环境承载力,积极探索区域旅游环境系统整体与各部分承载能力间关联作用,剖析旅游环境系统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适宜性。
(二)深化量化测度研究,拓展研究方法与视角
旅游是多要素互动反馈构成的复杂系统,其承载状况可以通过系列评价指标定量评价。目前的测度方法主要包括:按景区和游道面积计算容纳游客数量法;用游客密度指数、旅游经济收益指数、土地利用强度指数计算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法;此外还包括模糊数学评价法、线性函数计算法、目标函数和层次分析法、生态足迹评价法、物元理论评价法等,研究趋向多角度,但测量模型并不完善。同时,旅游活动变化、组织管理作用、开发因素影响下承载容量的复杂多变,实践研究中动静态测算模型的规范与各种参数值确定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后应加强系统仿真、模型构建等定量方法与跨学科研究,动态预测旅游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通过比较开发方案,探寻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决策路径。
(三)拓宽研究尺度,剖析动态演变规律
当前研究多关注景点景区等小区域尺度,对城市及跨行政区等大区域尺度关注不足;今后应拓宽研究尺度,尝试地理界限上的突破,注重区域内部差异与协调研究。另外,旅游环境是个易受影响的脆弱系统,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与调整中,但当前学界在旅游环境承载状况的动态模拟与可持续性方面皆缺乏有效关注,因此不仅要利用技术指标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静态研究,也要以发展的视角探讨动态变化机理,掌握演化过程与内在动力,对将来一定时间内的承载力状况进行预测,以更好辅助于旅游规划、开发与管理工作。
(四)注重旅游环境承载系统内外关联研究
旅游环境承载力受多个承载要素与功能的交互复合作用,本质是对旅游环境系统组成与结构特征的综合反映。今后应从社会网络理论与旅游共生理论出发,积极开展旅游地的经济、社会、心理与技术等承载要素之间、各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关联研究,实现内部要素与外部系统的协调互动。针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差异与相互关系,对区域内不同单元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合理调控与利用,发挥旅游环境系统的最大承载能力,为推动旅游规划管理,加快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提升,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借鉴。
(五)加强多维视角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等一系列现实与问题,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亟需新的思路。未来应关注承载力与旅游效率提升、城镇化推进、旅游产业集聚、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及旅游经济增长等多维度融合探讨,强化多重视角下的承载力分析。首先,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效率提升与绿色发展引入旅游领域,探讨资源环境条件约束下的旅游效率。其次,旅游业能为“产城互动、内涵增长、生态宜居”等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供产业支撑与发展动力,而确定承载阈值、提升承载能力则是城镇化进程中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第三,当前我国旅游经济规模化发展,旅游产业要素区域集聚凸显。“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明确要求要充分发挥旅游产业集聚优势,促进以提升旅游环境承载能力为核心的功能空间、社会空间及生态环境空间调整与转变。因此,研究区域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间的作用关系与影响机制,对于探讨承载视角下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以及集聚视角下旅游环境承载力提升路径、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皆具有重要作用。
[1] 曹光杰.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分析[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1999,21(3):26-29,36.
[2] 罗高飞.走出无烟产业的误区——“绿色时代”与“绿色旅游”浅议[J].旅游科学,1996,10(3):9-12.
[3] 周振东.旅游业不是“无烟工业”——对旅游与环境关系的再认识[J].财经问题研究,2001,(10):50-53.
[4] 苏艳蓉,王春,吴师法,等.“无烟产业”真的“无烟”?[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8,24(1):55-58.
[5] 张继辉,刘玲.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19(3):134-139.
[6] 张广海,刘佳.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J].生态经济,2008,(5):81-83,90.
[7] 张泰城,肖鹤亮.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国内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10,(2):94-97.
[8] 崔雷,刘伟,闫雷,等.文献数据库中书目信息共现挖掘系统的开发[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8,(8):70-75.
[9] 何超.我国管理科学学科演进的知识图谱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10] 蔡文伯,马瑜.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现状的计量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4,(2):15-20.
[11] 蔡文伯,刘曼.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29(4):19-29.
[12] 易祖民.对布拉德福定律合理性的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23(1):146-148,179.
[13] 崔凤军.论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发展旅游的判据之一[J].经济地理,1995,15(1):105-109.
[14] 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5] Freeman L C. Centrality in Social Networks: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M]. Social Networks, 1979.
[16] 魏瑞斌.社会网络分析在关键词网络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09,28(9):46-49.
[17] 刘家麒.旅游容量与风景区规划[J].城市规划研究,1981,(2):44-49.
[18] 赵红红.苏州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初探[J].城市规划,1983,7(3):46-54.
[19] 保继刚.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87,7(2):32-39.
[20] 胡炳清.旅游环境容量计算方法[J].环境科学研究,1995,8(3):20-25.
[21] 杨锐.风景区环境容量初探——建立风景区环境容量概念体系[J].城市规划汇刊,1996,(6):12-15,32.
[22] 冯学钢.旅游管理容量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1999.
[23] 李琛,成升魁,陈远生,等.旅游容量的环境经济学探讨[J].生态经济,2008,24(2):119-123.
[24] 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组织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1989.
[25] 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时空分异特征与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47-55.
[26] 李艳娜,张国智.旅游环境容量的定量分析——以九寨沟为例[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0,10(6):32-34.
[27] 刘世栋,高峻.岛屿型旅游目的地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上海崇明岛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3):85-90.
[28] 崔凤军.风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9] 刘礼,李明阳.基于GIS的中山陵风景区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研究[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7,30(2):42-45.
[30] 王晓燕,王晨.北京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3):403-409.
[31] 王旖静.浅析旅游景区环境日容量计算中对周转率的修正[J].林产工业,2015,42(2):56-58.
[32] 刘炳献,孙巧耘.基于游客个人空间的温泉区旅游容量研究——以珠海御温泉度假村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6):55-61.
[33] 熊鹰,杨雪白.城市山岳型旅游地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分析——以岳麓山风景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S1):301-304.
[34] 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时空分异特征与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47-55.
[35] 全华,杨竹莘.生态旅游区环境变化与可持续旅游发展——以张家界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3):95-98.
[36] 孙道玮,俞穆清,陈田,等.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4(1):66-71.
[37] 李偲,海米提·依米提,熊黑钢.喀纳斯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7,30(3):450-454.
[38] 刘玲.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39] 李茂春.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与量测[J].林业建设,2000,(5):21-25.
[40] 戴学军,丁登山,林辰.可持续旅游下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问题探讨[J].人文地理,2002,17(6):32-36.
[41] 杨林泉,郭山.基于模糊线性规划测度模型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实证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3,15(3):23-27.
[42] 曹新向.基于模糊数学的城市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判及其优化研究——以开封市为例[J].南开管理评论,2005,8(4):22-27.
[43] Liu Yunguo, Fang Ting, Li Xin, et al. Study on Tourist Carrying Capacity Based on Matter Element Analysis[J]. Ecological Economy, 2005(2):23-27.
[44] HUNTER C. Sustainable tourism and touristic ecological development:the 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 system[J]. 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 1994,19(2):51-55.
[45] 戴科伟,钱谊,张益民,等.基于生态足迹的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2):115-121.
[46] 贾宁,金玲.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甘肃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9,32(1):125-129.
[47] 褚英敏,李素喜,刘金平.基于锡尔系数及改进生态足迹的河北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4):91-95.
[48] 鄢慧丽,罗静.基于旅游生产线的景区容量算法[J].人文地理,2012,27(3):115-117+155.
[49] 王佳.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
[50] 韦健华,王尔大.基于游客体验效用的旅游承载力评价方法[J].旅游学刊,2015,30(4):105-114.
[51] 冯孝琪.骊山风景名胜区环境容量现状评价[J].资源开发与保护,1991,7(2):118-120.
[52] 吴承照.黄山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现状与调控[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3,12(3):57-61.
[53] 骆培聪.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探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3(1):94-99.
[54] 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时空分异特征与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47-55.
[55] 王剑,熊康宁,殷红梅,等.旅游环境承载力在待开发景区规划中的应用初探——以贵州东风湖为例[J].中国岩溶,2002,21(4):303-308.
[56] 田宏,孙玉军.旅游环境承载力和生命周期理论在景区规划中的应用——以武汉大富庵旅游地为例[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7,26(4):28-31.
[57] 曾琳.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的构建及其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2006,30(5):463-467.
[58] 全华.生态旅游区环境变化与可持续旅游发展——以张家界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3):95-98.
[59] 王文斌.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研究——以九寨-黄龙核心景区为例[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
[60] 米阳.开放型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北京什刹海景区为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61] 章锦河,张捷.旅游足迹生态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04,59(5):763-771.
[62] 张广海,刘佳,王蕾,等.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2):74-79.
[63] 张继辉.旅游环境承载力在旅游区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以嘉善汾湖旅游度假区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64] 赵路,严力蛟.生态旅游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应用研究——以安吉中南百草原为例[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28-33.
[65] 刘佳,于水仙,王佳.滨海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与量化测度研究——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9):163-170.
[66] 郭军华.中国经济增长与生态足迹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10):100-103.
[67] 雷莹,蒲勇健.基于旅游空间承载力约束下的旅游项目评估[J].管理世界,2010,(8):173-174.
[68] 路琪,石艳.生态文明视角下旅游投资效益评估体系的构建[J].宏观经济研究,2013,(7):39-48,111.
[69] 刘佳,于水仙.山东省旅游环境承载力与旅游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58-63.
[70] 刘佳,周长晓.结构调整、承载力提升能促进旅游经济增长吗?——以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区为例[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17(5):56-65.
[71] 王宝荣,陈文捷.市场承载力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11,(9):52-56.
[72] 王勇,李富昌,张云丰.基于组合模型的武隆景区长期游客流量预测[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1,30(5):770-779.
[73] 刘春济,高静.中国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1):68-75.
[74] 柳应华,宗刚,王汝辉.基于旅游承载力的西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选择[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1):7-12.
[75] 安宝晟,程国栋.青藏铁路开通后对西藏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影响[J].冰川冻土,2013,35(5):1292-1300.
[76] 余中元.高铁运营前后海南省生态环境效益及其演变研究[J].生态科学,2015,34(5):187.
责任编辑:王明舜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in China——Based on Literature Measurement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Liu Jia Li Yingying
(College of Managemen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Taking a domestic database CNKI as data sources, the article makes an analysis of research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focus and trends of China's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by using scientometrics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in recent years, academic attention to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has declined. The study institutes and areas are centralized. Journals concerning geography,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are popular journal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concep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evaluation and measurement model, regulation and practice management, and multi-dimensional overlaps of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The academic focus in the future will be on theory deepeni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nection of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external perspectives such as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co-word network; knowledge map
2017-01-1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沿海地区旅游消费增长的动力机制与溢出效应研究”(2015M580612)
刘佳(1981- ),女,山东临朐人,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5X(2017)04-0034-10
科分类号统计学科属性,有助于判断研究者的学科背景。如图3所示,期刊主要分为地理类、环境资源科学类与经济管理类,分别占比28.7%、19%与17.2%,地理类文献以空间分析与地质地貌等自然地理研究为特色,生态环境与资源科学类文献辨识度较高,期刊专业性较强,是研究者的又一学科背景。综上,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与地理学、环境学、资源学及生态学等学科间联系紧密而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