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人事科 常起
以人为本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文/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人事科 常起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本院近年以人为本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方法,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以人为本应用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能有效减少人员配备不足、档案未及时更新、有档无人及有人无档发生率,提高管理效率。结论: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效率,减少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以人为本;医院;人事档案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属于组织人事部门专属职责之一,其主要是人事管理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记述并反映被记录人的经历与德才表现的一种系统体现,目前我国关于人事档案管理均采用以人头为单位的集中保存与原始记录备查考管理。在医院、科研院校及学校等事业单位中人事档案与被管理者个人的职位升迁、工资待遇、福利发放等切身利益存在相关性。故人事管理部门对档案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职工工作的效率及积极性。目前人事档案仍为现代社会公共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为更好地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及效率,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人为本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现分析如下。
首先将个人人事档案进行划分,分为保密及分开两大部分,对于涉及入党、政审、考察(考核)等政治资料内容,归为保密部分,有单位人事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与保管,针对档案中涉及个人基本信息内容:如工资、职称晋升相关材料等可以作为公开部分,随时向被管理者个人进行公开,仅需个人签字后即可浏览使用,促使个人、单位及公众三方相互监督,有效避免和减少错误与争议,达到维护被管理人合法权益的目的。
积极发挥被管理者本人主观能动性,对提高本人对档案管理相关知识的主动学习,减少和避免所提交的档案材料中的内容缺失、姓名不对、“三龄一历”等欠真实情况发生。同时还建议发挥离退休老同志余热,聘请时间充裕、精力充沛的离退休老同志亲自参与到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各项工作,并做好把关与核对工作。对被管理者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等个性化资料进行重点更新工作。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管理者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其属于医院人事科,而上级管理部门为基层单位人事档案保管的主管院领导,并由医院后勤主管院长对其进行监督与定期考核。对于人事科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后,对于考核结果优秀者,单位给予适当奖励,而针对考核不合格者则实施一定处罚,并纳入年终绩效考核评定。对于需要入档的材料,尤其是组织主观评议相关材料,需要交由档案当事人以及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两方面共同审核并确认后方可生效,从而提高对组织与个人的双方负责。提高被管理者个人的知情权,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事档案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更好地提高个人对人事档案的关注度,提高个人档案管理参与意识。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成分,首先要提高医院领导对医院人事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可,把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纳入常规重要议事日程进行探讨,并与医院业务及专业能力建设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发展,提供人力、物力与财力的多方面支持,从根本上解决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尴尬境地,提高各级人员对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与认可度,促进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属于医院人事管理的最为重要的职能之一,多由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强的人进行管理。针对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人员配备不足、档案未及时更新等,用以人为本的方式进行管理,有效地减少了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应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基础文化知识以及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并需要结合当前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医院领导者需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待遇,认识其工作的重要性,将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医院管理的重要事项进行规划,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随着科学技术及信息管理水平的升高,我国人事管理制度出现日新月异的变化,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亦随之走上规范化、制度化与科学化轨道。进而为被管理者使用相关人事档案资料提供便捷,并为职工工作相关内容、工资情况、职称情况以及离退休等提供重要依据,为干部提拔与任命等提供方便,为领导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有效信息支持,为医院发展与建设提供翔实且准确的档案资料。以人为本信息化管理是近年提出的重要工作方法,其可适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能有效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效率,减少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胡玉娥.浅谈数字化信息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7):689-690.
[2]张惠琴,陈春红.新时期下如何做好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J].当代医学,2012,18(16):28-29.
[3]高德朋,吕萍.改革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促进人才资源利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1):113-114.
[4]吴勇.浅析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5):449-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