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讲史,历史课堂的新境界

2017-08-30 04:09沈啸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文学性

沈啸

[摘要]教学语言是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重要载体。加强历史教学语言的文学性,可从标题语言、导入语言、评价语言三方面着手,以切实推动历史教学从机械地传授知识向注重理性和情感蜕变,从而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和生动性。

[关键词]历史教学语言;文学性;历史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2007002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理解)提出:“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要求把生硬的历史知识传输,上升为有血有肉的理性认识,并在情感上做出明确导向。这对历史教学语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历史教学语言的文学性,是指在教学中借助汉语言的魅力,赋予一般历史教学语言文学性,在教学中采用一种形象的、有趣的、富有创意的语言去解读历史。文学化后的历史教学语言,能够再现栩栩如生的历史面貌,将缥缈久远的历史变得触手可及;将严肃的历史演绎得通俗易懂、趣味盎然;让师生以文为媒,自由穿梭于古往今来,领略历史的沧海桑田。简而言之,就是把理性的、逻辑性强的历史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这就很好地契合了“历史解释”的题中之意。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历史教学语言的文学化,不是程式化的嫁接,不是生硬的套用,不能简单等同于文学手法的个别使用,而应该消融于一般教学用语的过程中,以诗般的叙述语言,自然表述,润物无声。

一、情境再现,凸显标题语言的文学性

标题,以其明确的指向性和高度的概括性,把课文分成各个小的子目,并从宏观上搭建了课文的框架。比如《抗日战争》,标题分别为:全民族的抗战、日军的滔天罪行、抗战的胜利。这三个标题,分别是抗日战争的片段式体现,不仅难成体系,指向性也略显模糊,这给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都带来了困难。感性尚不足,何谈理性与情感?不妨通过情境描写的手法,重新拟定以下标题:山雨欲来(抗战的背景);兵临城下(日军的暴行);与子同袍(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九九归一(抗战胜利)。这样的标题,指向性明确,分别从背景、经过、结果三大块,形成了知识体系的有机网络。文学化的词汇,勾勒出一幅完整的中国人民不畏暴行,同仇敌忾,最终扬眉吐气的瑰丽画卷,让学生第一时间被吸引,提升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情境的呈现,标题的字里行间,传递了授课者对抗日战争这一历史事件的理性反思与情感寄托,让人身临其境。“山雨欲来”体现了战前的忧心忡忡;“兵临城下”体现了对日军暴行的申斥与国防脆弱的无奈;“与子同袍”体现了中华民族及时醒悟一致对敌的激情;“九九归一”则体现了这个多难的国家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胜利的由衷自豪。

二、先声夺人,增强导入语言的文学性

导入是历史课的先声,导入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历史课的成败。一般来说,导入分直接导入和间接导入两种。前者借助一定的背景资料(文字、图片、视频、音频),顺理成章地切入主题,开门见山。后者则往往借助预设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层层推进,逐步进入主题。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成熟,历史课的导入日益精彩纷呈,形式也不断创新。可是,我们的教学语言明显与之不相匹配。诸如“下面我们来学习”“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那么,请跟我学习”等,这些生硬的导入语言,大大折损了导入的魅力与作用,让人索然无味。这时候,如果让导入语言的文学色彩浓一点,往往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如《抗日战争》一课的导入,有教师从全面侵华前中日两国的国情对比入手,分析日本为转移经济危机,推行既定大陆政策后,就开门见山地引出主题。但这样的导入,历史味太重,并且语言苍白,毫无新意,激发不出学生的参与热情,是可有可无的。于是笔者采取了管中窥豹的手法,避开沉重的历史事件本身,选取了一个并不常见的细节,进行文学淬炼,以小见大,引人入胜。

笔者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大屠杀受害者水滴展馆”入手,做了这番描述:凝望着每12秒滴落一次的水滴,和每一个遇难者遗像前亮起来又渐渐熄灭的灯光,我痛心万分。日军占领南京六个星期,每12秒就会失去一个美好的生命!其实,南京的遭遇只是当年全国抗战的冰山一隅,八年抗战,多少英勇善良的中华儿女带着屈辱和不甘闭上了眼睛!斗转星移,逝者已逝,同胞们的生命伴着划破天空的流星永远定格在了那个不堪回首的岁月,但是,那段历史并不会被忘却,忘却意味着背叛!今天,让我们穿越历史长河,回顾那場血泪交织、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这样的文学化描述,情理交融,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从抗战的背景、艰辛、意义,立体地还原了历史的厚重,并迅速沉淀了本课的感情基调,让学生浮想联翩、心潮澎湃,自然而然就有了学习的兴趣。

三、感同身受,提升评价语言的文学性

历史的评价是对历史事件主观能动的总结。文学性的历史评价,不单涉及事件本身的是非对错,还承载着今人对此事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最能体现“历史理解”核心素养的考量,并且关乎一节课的情感教育质量。

在《抗日战争》一课中,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八年,终于收复失地,河山一统,给近代中国百年屈辱史画上了句号。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之一,就是弘扬中华儿女英勇抗击敌人,不怕牺牲的民族气节与爱国主义精神。

“10月,日军攻入上海市区,副团长谢晋元率四百多名官兵,坚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孤军奋战四昼夜,歼敌二百多人。”

“营长姚子青率领守城勇士,抱定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奋斗到底的决心,激战两昼夜,最后在巷战中全部壮烈牺牲。”

这是教科书所有关于抗战英雄的描述,出于篇幅限制,教科书这种写实性的描述不能苛求。然而,历史是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要把历史概括成学生可以感知的历史形象,把不能重演的历史呈现在学生面前,并让学生从情感上受到感染,感同身受,这才是历史教学语言文学化的妙处。

为此,笔者选取了几个抗日将士的临别遗言,配以低沉浑厚的交响乐《英雄的黎明》,在每一句遗言掠过的时候,配上笔者的“画外音”。

1.“军人战死沙场乃是本分,只是老母年高,请副军长予以照顾。” ——29军132师师长赵登禹

画外音:自古忠孝两难全,儿子今生为国尽忠,来世再报娘的养育之恩!

2.“我们一定会胜利,但那时候,我已经死了。”

——八路军无名战士

画外音:可就算让我重新来过一千次,一万次,我依然愿意,战死疆场,马革裹尸!

3.“我是中国人哪,不能做这样的事情。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咱们中国就完了。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杨靖宇将军

画外音:做中国人,此生无悔,守土护民,流尽最后的血,这就是我的良心!

4.“南阳就是我葬身之地,各位好友来生再见!”

——68军143师师长黄樵松

画外音:来生,老子还是铁骨铮铮的中国军人,杀!

然后,人民英雄纪念碑从远而近,渐渐放大,最终定格。笔者总结道:“同学们,愿中国历史上,所有为这个国家、民族的独立解放事业,拼搏,战斗,牺牲,无怨无悔的英雄儿女们,永垂不朽!华夏英魂,浩气长存!让我们把最崇高的敬意,化作掌声送给他们!”

笔者的话音刚落,学生不约而同地献上了自己的掌声,包括笔者在内,眼角都噙着泪珠。

文学化的教学语言,铿锵有力地敲开师生的心门,实现灵与肉的交融,让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展现得淋漓尽致,也把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以《抗日战争》为例,历史教学语言的文学化,切实推动了历史教学从机械地传授知识向注重理性和情感蜕变,更好提升了历史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和生动性,把历史课堂带入一个“绝美”的新境界!

(责任编辑袁妮)

猜你喜欢
文学性
论《源氏物语》对白居易诗词的吸收
后现代中国电影娱乐性对文学性的裹胁
从“红学”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创新
注重文学思维渗透 打造写作高效课堂
《刘三姐》等经典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学性
浅析易学文化的文学性
文学网络时代的狂欢
译者主体性视域下的朱生豪莎剧翻译文学性价值解读
舒曼钢琴作品中的文学性探究
虚拟的自由:创新与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