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密码》的叙事艺术分析

2017-08-30 12:56张韶华

张韶华

摘 要:《达芬奇密码》成功的运用了画龙点睛的叙事手法、交错更迭的闪回技巧、扣人心弦的推理情节,悬疑小说成功范例的称号是当之无愧的。《达芬奇密码》的字里行间蕴含着深刻而富有教育意义的内涵,高超的描写手法揭露主题的同时,塑造了兰登博士、密码破译天才索菲·奈芙和严格遵守肉体苦修戒律的主业会献身者塞拉斯等印象丰满、让人过目不忘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高超技能和丰厚的文学底蕴。另外,小说还在充分尊重读者、考虑读者期待的前提下成功的运用了非线性叙事艺术手法,给读者留下空白和想象的空间,使文章的整体结构更富有召唤性和影响力。《达芬奇密码》至始至终都很好地掌握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期待和需求,巧妙的结构主线安排和非线性叙事结构紧紧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雅俗共赏的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达芬奇密码》;线性叙事;非线性叙事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7-0112-03

《达芬奇密码》不仅受到世界广大读者的追捧,也被中国读者广为接受,其影响力逐渐加深。小说通过紧张而有节奏的故事描写,成功的地塑造了具有传奇色彩的鲜明人物形象,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浓郁而悠长的欧洲文化气息。作品运用了较强的线性叙事艺术,这种创作风格对于新时期以及对英美文学接触较少的读者而言,可以说是一种耳目一新的体验。在经济危机波及社会的背景下创作的《达芬奇密码》,字里行间充分体现了英美小说惯有的贴近社会现实的特色。作者丹·布朗成功的结合了后现代叙事技巧和传统叙事手法,通过叙事角度、悬疑设置、真实虚构等部分的设置,在表现叙事手法的同时赋予了作品具有哲理性的思考内涵。作者通过具有跳跃性的手法来分解故事的主线,创新了传统的单条、双条的主线运用方式,然后通过丰富和重组主线为读者呈现了一种新的景象体验,成功地讲述了精彩纷呈、跌宕起伏的悬疑故事。可以说,《达芬奇密码》是英美民族对于社会变迁和历史发展的关注和回望。

一、《达芬奇密码》的独特叙事角度

对于推理悬疑小说而言,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叙事,《达芬奇密码》亦是如此。该小说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作者所选择的独特叙事模式。这种叙事模式出现在《达芬奇密码》中,同时也存在于丹·布朗的其他小说作品中,这种专属而独特的叙事模式更加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俨然成了丹·布朗作品的标志。《达芬奇密码》选择了独特的以叙事者的角度来讲述整个故事的全知视角,通过对全聚焦模式的合理使用,成功地塑造了超越角色本身的角色,提升了角色的神秘感,使得作品的悬疑色彩更加浓烈。在使用全知视角之余,作者还有目的的使用了更为平实的内视角,充分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向读者真切的传递故事中人物由始至终的心理变化历程。这样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读者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所要表述的纷繁复杂的矛盾,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所要表现的宗教和科学的冲突。这部作品中,作者至少使用了两个层面的叙事,即作者在向读者讲述这个跌宕起伏、神秘莫测的悬疑故事的同时,随着故事的发展,一个惊天动地的巨大秘密也一点一点呈现在读者面前。

《达芬奇密码》具有完整的叙事结构,小说一开始就描述了一起离奇莫测的凶杀案件,激起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心,接着又运用蒙太奇式的叙事方法,通过不同的故事主线讲述了整个案件的调查过程,极大地增加了作品的推理性和悬疑性,成为故事扑朔迷离的面纱。一般来说,读者在阅读推理懸疑小说过程时,随着情节的深入发展,深藏的秘密一点点浮出水面,读者想要知道小说中掩藏的真相与秘密的迫切性也达到高潮。这部小说中,作者将故事所蕴含的历史真相与情节将要揭示的秘密进行了隐喻式的描写,乍一看小说的结局似乎并不完整,但读者只要结合了小说的内涵和深刻的表达意义之后,就能得知结尾所解答的秘密,还能获得更多神秘的想象空间。

二、《达芬奇密码》中线性叙事模式下的解构主义

《达芬奇密码》在开头和结尾运用了后现代主义气息的表述手法,整部小说透露出较强的解构主义气息。而具有浓郁现代气息的小说往往会有独特的故事叙事方式和艺术情境描写。小说在人物活动氛围和特定场合设置上进行了艺术创新,通过对故事情节的线性描写开创了解构主义叙事学的新纪元。故事开头描述了卢浮宫馆长雅克·索尼埃之死,在设置悬念的同时拉开了整个故事的悬疑面纱,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在阅读欲望的驱使下读者会情不自禁地持续阅读,潜意识地按照作者的表述曲线持续思索。解构的故事情节具有较强的跳跃性,读者在阅读时往往会有被作者解构的故事情节打断原有的叙述线索的情况,这不仅能更好的体验一种新奇的描述手法,读者内心的对最终答案的渴求也会不断提升。小数将解构、跳跃、叙述、悬念等进行有机的创作结合,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丹·布朗很好的掌握了悬念和欲望之间、跳跃和延续之间的契合点,以一种全新解构式描写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富有条理、超脱老套的的推理悬疑故事。小说还继承了英美文学的线性叙事艺术,独具一格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此创作手法推动了线性叙事艺术的创新发展,为线性叙事这种特殊的创作手法开创了全新的领域。

三、《达芬奇密码》中交叉重叠的非线性叙事结构

《达芬奇密码》创造性地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进行结合,营造出一种富有节奏感的叙事氛围,提升了作品的感染力,使读者在阅读时能深刻感受到相当浓烈的窒息感和压力。小说很好地掌握了这种叙事结构的多变和快速,节奏非常紧凑,并通过文字将其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塑造的这种深沉浓烈的窒息感和压力,还表现在非线性的叙事结构上。作者还在寻找圣杯的秘密这一故事情节主线上运用了时空转换的方法,穿插了罗伯特·兰登博士被法国警方追踪的情节,极大的增强了整部小说的张力。圣杯的秘密可以说是小说空间转换的主导,读者在作者有目的的引导之下,在富有人文气息的氛围中对传统欧洲宗教地域进行了一个小范围的巡礼。作者每描写一处全新的地方,都会将郇山隐修会的历史、宗教理论、风土人情等紧密结合,让读者体验欧洲漫游的同时也时刻感受到兰登博士受到追踪的急迫感。文中对空间变化和时间紧凑的描写极大地渲染了小说的悬疑色彩,增添了小说的阅读魅力。

读者在阅读这部分内容时,不难发现两条主要线索的非线性发展规律。作者将这两条线索分成了独立的叙事单元,然后再对其进行再分配和再组合,使这两条线索并行发展,赋予其全新的艺术魅力。这种创作意图和表现手法,可以说是英美文学非线性叙事结构的一种延续,更是一种创新和发展。

四、《达芬奇密码》中的小说表达和非线性叙事结构

小说的主题表达与其非线性叙事结构的关系,其实就是小说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小说这种独特的叙事文体尤其重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这表现在作品叙述故事顺序和表达时间的顺序上。《达芬奇密码》的故事叙述顺序依然是遵循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形式展开,而小说的叙事过程中还存在另外一个顺序,那就是叙述小说时所遵循的时间顺序。小说中的这两个顺序时而重合,时而背离,使得整个故事环环相扣,事态从点到面,从小到大,渐次发展,把故事发展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达芬奇密码》在叙事中层层递进,突破了传统的叙事线索的束缚。就欧洲宗教和历史发展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欧洲宗教自成立以来都是代表着保守和守旧的。例如,在电影领域想要突破表现宗教,尤其是欧洲宗教,是相当困难的,对旧文化的突破不仅仅需要勇气,同时也要依赖于智慧。这也就是说,《达芬奇密码》中使用的非線性叙事结构是具有创造性、超越性和突破性的。涉及到“圣杯”这个话题就很难避免西方社会和欧洲宗教的一系列相关基础知识,针对这种具有较强的宗教特性和民族特性的问题,作者运用了“非大众化”的方式进行了描写和叙述,极大地增强了不具备相关常识的读者对作品的接受程度。

五、英美文学创作和《达芬奇密码》非线性叙事结构

《达芬奇密码》能够成功地运用非线性叙事方式,是有着一定程度的文学背景和社会背景的。文学的发展主导和发展主流主要是文学的后工业时代发展方向,在这文学发展环境之下,读者在阅读时不仅仅追求阅读故事的快感,同时也会对阅读故事的方式产生一定的新需求,特别是年轻读者对小说的叙述方式的结构性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殊的时代背景赋予了小说创作的追求高速、追求理念、追求新奇的全新型时代性的创造需求。然而,英美国家的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并不排斥回归传统小说作品的阅读。

后现代主义叙事方式在表现手法上过度依赖故事结局、强调段落概念性重复、有效背离因果逻辑,甚至完全废弃了时空统一度和颠覆时空。这些叙事特点在《达芬奇密码》中也有具体的体现,读者通过对故事的阅读还能够找到贴切的佐证。从这一点上进行分析,也可以说《达芬奇密码》有效的预测了后审美文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发展潮流,整部文学作品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因此,《达芬奇密码》的非线性叙事手法的成功运用具有深远意义。

兼具推理悬疑气息和欧洲神秘宗教色彩的《达芬奇密码》在英美国家产生了轩然大波,也极大地影响着中国的广大文学爱好者,这充分表现了《达芬奇密码》的文化亲和力和非凡艺术魅力。就小说的创作而言,其实就是使用人们较为容易接受、较为喜欢的方式来讲述和叙述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而解构主义的运用,有效地打破了传统叙事顺序和叙事方法对文学作品的束缚,这同时也预示了小说审美思想的转变和创新发展。这种思想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而诞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进行转变和创新,这种思想的转变奠定了小说的创作革新。解构主义批判了现代主义的创作方式和创造原则,有目的地运用现代主义中的语言重构诸多关系,在逻辑上否认了传统上的功能力学、美学等基本创作原则。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分解的观念将文学的主线打乱,然后对个体进行线性叙事表述,使得这部小说成为了一部具有不确定感和支离破碎感,但同时又具有完整叙事结构的文学作品。

作为丹·布朗的悬疑作品代表作,《达芬奇密码》不仅仅是丹·布朗的创作里程碑,也是立足于当代文学之上的超越性创作实践,在英美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开创性地位。《达芬奇密码》成功的运用了画龙点睛的叙事手法、交错更迭的闪回技巧、扣人心弦的推理情节,悬疑小说成功范例的称号是当之无愧的。《达芬奇密码》的字里行间蕴含着深刻而富有教育意义的内涵,高超的描写手法揭露主题的同时,塑造了兰登博士、密码破译天才索菲·奈芙和严格遵守肉体苦修戒律的主业会献身者塞拉斯等印象丰满、让人过目不忘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高超技能和丰厚的文学底蕴。另外,小说还在充分尊重读者、考虑读者期待的前提下成功的运用了非线性叙事艺术手法,给读者留下空白和想象的空间,使文章的整体结构更富有召唤性和影响力。《达芬奇密码》至始至终都很好地掌握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期待和需求,巧妙的结构主线安排和非线性叙事结构紧紧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雅俗共赏的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达芬奇密码》作为一部成功的悬疑小说将不断地影响着全世界,同时也为文学领域的小说创造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上官琳晶.浅谈小说《达芬奇密码》的线性叙事艺术[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4):187-188.

〔2〕王静.接受美学视域下的《达芬奇密码》解读[J].语文建设,2014,(32):49.

〔3〕胡宇,张文涛.《达芬奇密码》中的宗教符号探析[J].戏剧之家,2015,(08):280-281.

〔4〕谢龙新,谭清才.言语行为理论与建构主义文学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47-52.

〔5〕亓琦.达芬奇密码[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06):128.

〔6〕王佳佳.从叙事角度和文本特色看《达芬奇密码》从小说到电影的转变[J].电影评介,2015,(14):74-76.

〔7〕杜臣弘宇.《达芬奇密码》小说的改编电影研究[J].长江丛刊,2015,(10):39-42.

〔8〕姜科.流动性过剩背后的“《达芬奇密码》”研究——基于激增的投机性货币需求[J].中国市场,2016,(11):34+38.

〔9〕唐金凤.从叙事角度和文本特色看《达·芬奇密码》从小说到电影的转变[J].电影评介,2016,(08):63-65.

〔10〕郝燕.象征主义视域下的电影《达·芬奇密码》研究[J].电影评介,2016,(11):65-67.

(责任编辑 姜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