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学习单:创设课堂真实的“自主学习场”

2017-08-30 10:34王磊
广东教育·综合 2017年8期
关键词:研学课程标准导向

王磊

先看两个常态课例:

案例1 四年级的一节语文课,老师让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小组自主学习。

生:我建议大家以猜拳的方式选择喜欢的角色。

大家一致同意。开始猜拳。花了2分钟后,确定了朗读的角色,开始分角色读书,读完后,大家等待老师的指示。

案例2 学习《鸟的天堂》,老师让学生小组研学:读课文5—9自然段,讨论:文中的榕树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么描写的?

学习小组自主学习:学生齐读课文,然后划出一些句子读给同组同学听,随后部分学生举手表示学习任务已经完成,安静下来等待老师的指示;部分同学继续讨论,但话题已经转移到其他方面。

反思这两个常态课例中的“自主学习”,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我们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常常因为思考不够深入,提出的问题比较琐碎,或比较表面化,或是一些伪问题,很难获得深度发展,很难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而这样的“自主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很常见。

是什么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单纯的抛几个问题给学生就可以了吗?

基于这些思考,我校在《基于学本课堂的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实验中,把传统的传授式课堂变为教师主导下的“以学为中心”的“学堂”。其最大的变化,就是设计问题导向学习单,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的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学习环境的创设等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创设课堂真实的“自主学习场”。

问题导向学习单,就是教师在备课时依据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学生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相关教学点和学习重难点等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目标性、层次性、构建性和专项训练性的“学习单”。问题导向学习单的操作流程如下:

一、设计前置学习的“问题导向预习单”,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灌输变为主动求知

问题导向预习单,指在上新课前,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本课教学目标,以专项预习为导向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进行自主学习,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如:

1-1词语学习预习单,改变了词语教学从教师的“教”入手的传统教法,学生有选择性进行预习,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体现了“自己的学习自己做主”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了解单元学习主题,梳理文章脉络是阅读教学一件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如单元教学前,单元学习的学习主题是什么?围绕学习主题,单元安排了多少篇课文?每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写谁的事?怎么写?1-2梳理课文脉络预习单设计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图示方式来学习,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又能把学生的思考过程直观化、可视化。

这些问题导向预习单的设计,紧扣课文学习要点设计学习任务,实现了学生课前与课堂语文学习的多向链接,为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小组研学做好了准备。

二、设计课中的“问题导向训练单”,让学生由笼统学习变为主题研学

问题导向训练单,就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以本课训练重点为学生研学主题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深入研读文本时,以研学主题为导向与文本对话,与学伴对话,与老师对话,在形成自己个性化阅读理解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如: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提出“尊重学生差异”,训练单学习任务的设计,实现两个着力点,一是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在独立阅读理解上追求释放个性;二是尊重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理解文本。

“小练笔,常练笔”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用好教材的要求之一,教师备课时要吃透教材,用好文本提供的写作方法和写作范例。在阅读教学中设计好片段写作训练单,就能扎扎实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设计“问题导向拓展单”,让学生完成从学习知识的“量”到学习能力的“质”的飞跃

问题导向拓展单,就是依据课程标准,以巩固已学知识、梳理学习方法、达到知识迁移、提升学习能力为导向,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举一反三,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如:

大语文观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打破时间空间的界限,突破课堂的局限,引导学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语文学习。问题导向拓展单的设计就实现了这样的可能。

实践证明,问题导向学习单引导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创设了课堂真实的“自主学习场”,形成了“互助、合作、共赢”的学习关系,实现了教学“以生为本”、课堂“以學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责任编辑 黄日暖

猜你喜欢
研学课程标准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偏向”不是好导向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