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与安赛龙在里约奥运会技术使用分析

2017-08-30 17:04柴慧敏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7期
关键词:赛龙杀球后场

柴慧敏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林丹与安赛龙在里约奥运会技术使用分析

柴慧敏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本文运用录像观察法对里约奥运会铜牌赛的比赛进行慢放处理,对林丹和安赛龙的技术使用和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林丹和安赛龙的技术特点:均以防守性技术为主,进攻性技术的使用双方存在着差别:林丹的杀球要低于安赛龙,而推扑的使用林丹要远高于安赛龙,反映了两名运动员的不同风格。

羽毛球;技术使用;得分率;技术风格

一、前言

林丹是世界羽坛最为成功的运动员之一,即使已经到了37岁,依然是世界顶尖的羽毛球运动员。而安赛龙作为丹麦的重点男单选手,近年来屡次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已经成为了我国羽毛球在东京奥运会周期的重要对手。尤其是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林丹以大比分1:2不敌安赛龙,为中国羽毛球队敲响了警钟。本文将对里约奥运会铜牌赛林丹和安赛龙的技术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安赛龙的技战术特点,从而为我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提供帮助。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将对安赛龙和林丹在里约奥运会的三局比赛进行分析,以一名运动员的前后两拍为观察指标。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文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了大量关于球类比赛技战术的相关文献,并从中筛选了20篇与羽毛球比赛相关的文献进行整理。

2.录像观察法。从哇哈体育下载2016年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铜牌赛,并对比赛录像进行慢放10倍的处理,以便较为准确地记录运动员的技术。

3.数理统计法

4.对比分析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技术使用统计

在羽毛球比赛中,场上的攻守态势处于不断地动态变化中,除了得失分之外不同技术的使用可以反映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态势。本文在查阅了与羽毛球技术体系的相关文献后,以一下11项技术来描述比赛。通过对里约奥运会铜牌赛两名运动员的技术使用统计对比可以发现:

表1 技术使用表

从表1可以看出:安赛龙与林丹相比,发后场的比例要高。在男子单打比赛中,优秀运动员均以反手发网前为主,而安赛龙的发后场比例高说明安赛龙的发球战术多变,同时发后场球的比例高也从侧面反映了安赛龙具备一定的第三拍战术。

根据羽毛球技术体系分类:挑球、挡球和高远球属于防守性技术;搓放、勾球、抽球和吊球属于过渡性技术;推扑和杀球属于进攻性技术。通过统计可知,在里约奥运会中,林丹的防守性技术使用率最高43.89%,其次是过渡技术33.98%,最后是进攻技术15.39%;安赛龙的防守技术使用率最高44.18%,其次是过渡技术32.25%,最后是进攻技术15.52%

深层次地统计发现运动员在具体技术使用上有着各自的偏好:安赛龙的挑球多于林丹,然而林丹的杀球使用率要低于安赛龙,一方面说明安赛龙的挑球质量较高,林丹很难形成直接杀球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说明林丹的技战术使用较为谨慎,不愿轻易杀球。而林丹的推扑使用率要远高于安赛龙,说明林丹在网前的抢高点意识和抓机会能力要好于安赛龙。

前面讲过林丹的后场技战术使用较为谨慎,后场技术使用多以吊球为主,表3也反映了这一点。反观安赛龙,后场技术中,高远球和吊球都低于林丹,而杀球的比例却远高于林丹,说明安赛龙的技术风格逢高必杀。然而技术的使用率只能反映运动员的攻守态势和即使风格,很难反映运动员的技术效果,因此本文将技术使用率与得失分率相结合来评价运动员的技术效果。

(二)得失分与使用率

表2 得失分率统计表

根据较为详细的得失分率以及使用率可以发现运动员的一些较为薄弱的技术环节:林丹的搓放和挑球的使用较差,并没有为林丹带来得分,而挡球失分率也远高于得分率,说明林丹的防守较差,也说明安赛龙的进攻能力要强于林丹。

林丹推扑的使用率远高于对手,而安赛龙推扑技术的失分率占到了25%。说明安赛龙网前技术较差,不能很好地抓住机会创造得分。

(三)小结

综合可知:双方技术使用率总体上呈现相同的特点,均以防守性技术为主,过渡性技术为辅;对比发现两名运动员在技术细节上存在差异。其中各项技术的得分率和使用率能够反映出运动员的技术收益:林丹网前技术的收益要弱于对手,仅仅依靠快速抢网推扑很难弥补在其他技术上的漏洞;后场技术中林丹给了安赛龙更大的进攻空间,导致安赛龙在后场杀球远多于林丹,也为安赛龙带来了最后比赛的胜利。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里约奥运会中林丹与安赛龙的技术使用率、得分率和失分率的对比发现两名运动员的共性:防守性技术是双方失分的主要因素,通过进攻性技术很难弥补防守性技术所带来的失分。

1.安赛龙的技术风格以进攻性为主,“逢高比杀”的比赛策略给林丹的防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依靠后场杀伤性较大的技术来为自己挣得主动和得分。

2.林丹的技术风格以控制性为主,在后场多使用吊球技术来为自己创造更好的进攻机会,林丹在处理后场球时更为谨慎,通过控制性技术来争取网前和后场的主动权。

3.在里约奥运会中,安赛龙很好地控制了自身的失误,同时强悍地技术风格和较高的杀球得分率是赢得比赛的主要因素。

[1]殷博豪.提高羽毛球搓球技术效果分析[J].运动,2015,(07):98-99.

[2]盛怡,戴金彪.高水平羽毛球单打运动员比赛时空运用特征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02):73-78.

[3]涂俊彪.对2013年广州羽毛球世锦赛决赛林丹vs李宗伟的技术应用对比分析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4,(11):75-78.

[4]刘秀峰.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林丹vs李宗伟技术对比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5):78-80.

[5]程勇民.“快、狠、准、活”技术风格对中国羽毛球运动的促进与制约[J].体育学刊,2005,(02):99-101.

[6]张绍臣,刘四清.羽毛球技术发展的回顾与未来趋势[J].文史博览,2005,(08):9-10.

柴慧敏(1992-),女,汉,河南省,研究生在读,成都体育学院,羽毛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赛龙杀球后场
中外羽毛球混双运动员不同区域杀球分布及效果研究
羽毛球优秀女单运动员马琳后场技术使用特征分析
推进“党建+”工作决胜迎峰度夏
是谁让安赛龙在全英赛差点翻车?
安赛龙缘何赢不了桃田贤斗
羽毛球接杀球,是不是你的心魔?
2017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女单创造和限制杀球进攻途径的研究
我国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谌龙的后场技术分析
谌龙2016年后场技术分析
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李雪芮后场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