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学科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其听说读写中所涵盖的内容,蕴涵着大量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因素。它不仅直接孕育创造性思维的诸多品质,而且渗透在其他学科之中,内化为各门学科的重要基础。所以说语文学科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具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学科。
【关键词】语文 学科 创新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8-0061-02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要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就必须营造一种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和谐环境。这首先需要融洽师生间的关系。因为,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它要求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共同参与。教师要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扬教学民主,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每个学生都是带着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入语文学习的。在学习过程中,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千差万别。为此,教师要充分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力求给每个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思维,大胆提问。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创新意识的培养。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等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应选择恰当的媒体,为学生提供想象力的介质,使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体验、去领会、去发现,学生在得到愉悦的同时既获得知识,又有助于他们架起创新思维的桥梁。如《松鼠》一课,如果光凭教师抽象的说教式讲解,学生学得乏味,认知亦肤浅。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特点恰当采用录像与投影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播放录像使学生犹如置身于大森林中,亲眼目睹松鼠在林中觅食、繁衍生息,创设出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发挥语文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过程,也是 一个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一篇篇文质兼美、文情并茂的典范作品,题材、风格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对课文的阅读和分析,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让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读中进行思维,在读中有所感悟。因为,课文的意义和价值是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是学生和作者共同创造的。如教《愚公移山》一课,引导学生对“愚公到底愚不愚”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把学生从对文章表层结构的认识引入到对课文深层次的探索,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讨论中,有的学生说:“愚公移山没有必要,搬家不就解决问题了?这么简单的问题,而愚公却想不到,这不表明他是名副其实的愚公吗?”还有的学生说:“愚公不愚。他移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子孙后代造福。这愚公的目光远大”,“面对困难,愚公表现出无所畏惧的态度,而不是采取简单的搬家来逃避,这正表明了愚公的可贵”,通过这样的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向多角度、深层次发展。
三、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需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摒弃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在教师积极引导下,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自行探索、发现的过程,而不是只给学生一个现成的结论。学生对新知识、新能力的获得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他们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选择,自我建构的过程。同时,学生学习主体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为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学生是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学习和提高的,学习的过程是在学生主动参与下主动完成的,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如教《天山景物记》一课,教师精心设计了两个模块。
1.在网上设计了一条“某旅行社为新开辟的新疆天山旅游的行线招聘导游的启事”。同时,将课文内容归纳成五条旅游线路:美丽的天山风光,迷人的夏季牧场,幸福的牧民生活,珍奇的天山物品,富饶的天然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条线路,并将课文的内容编写成相应的导游指南,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便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通过互联网络搜寻有关的编写格式、信息资料等。并根据自己独特的创意和构思完成自己的作品。
2.通过网上预选,竞争上岗,教师将学生的作品按同组进行预选,并通过网络给予个别指导。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学生在群体的协作学习中,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交流提高。这种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使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自然化,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充分体观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动手实践以及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作者简介:
韩治敏(1969.10-),男,山东日照人,本科學历,中级职称,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