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简单阐述了 “中心式”阅读教学模式操作步骤,此模式以中高年级阅读文本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为主线,以突出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环节为辅助,以达到教者、学者、作者,同一思路,让学生经历了由“整体―部分―整体”的学习过程,有效地促成了三维目标的达成,真正落实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教者 学者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8-0101-02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亲其师而信其道”。我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想尽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紧扣课文内容创造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我基本采用故事导入、图片导入、谈话导入、影片导入、设问导入等多种形式,例如在教《观潮》这一课时,我们虽然生活在海边,孩子对潮水不陌生,但有很多学生从没有亲眼看到过钱塘江大潮,如果上课时仅凭借书本上的一幅插畫,学生是不能深刻理解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的。所以在上课之前我先给学生们放一段我们日照海边的涨潮录像感受潮水的波涛汹涌,接着再放一段钱塘江大潮录像,学生亲眼目睹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的景象,感受钱塘江大潮来时的奇观,顿时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兴趣盎然,顺利地学习了这一课。
(二)整体感知,初探中心
这个教学过程的环节中,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完成以下三个目标。
1.自学生字词,在读中读准字音,在读中感悟字形,在读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部分词语,为阅读理解扫清障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不懂的字词通过让学生会用、乐用工具书《字典》、《词典》去进行自学,或请教同桌、老师,这样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动手、动脑,相互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师检查预习情况时,可以让学生提醒大家哪些字易错,师纠正易错字音字形。
2.对课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从而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整体认识。即对文章的内容、情感、表达等方面整体的笼统的认识。这个整体认识决定了在部分理解过程中的思维方向和准确度。检查交流时注意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时找准切入点:(1)抓题眼、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统领全文,如《爬山虎的脚》中“脚”,脚什么样?脚什么作用?(2)抓统领全文的关键词,如《中彩那天》中“诚实、有信用”。(3)抓统领全文的重点句、段,如《颐和园》中,第一段,“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最后一段“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找准切入点,对于初步探究文章中心非常重要。
3.提纲契领,理清思路。叶老讲:“作者思有路,循此识斯真”,这一步骤根据文章中心理出作者写作思路,以达到教者、学者、作者,同一思路,大体了解作者布局谋篇的匠心。如我在教学《颐和园》一课时,学生初步探究文章中心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接着让生找出体现作者写作顺序的句子读读,看看重点写了颐和园的哪几个景点?找出二、三、四、五每段的开头一句。游览顺序一目了然。学生把文章中心及脉络理顺清楚,就好比一棵大树抓住了主干。
(三)全息推论,细读品味
这一教学环节是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探究文章如何写的。我对部分探究这个重要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用“全息推论,演绎分析,细读品味,体会情感”的方法。部分探究的教学过程,仍然本着整体性原则按照整体的观点,运用定向思维方法,以段的展开,面的分析,从而领会作者的构段方法和遣词造句技巧。给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它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做到有读,有议,有答,有辩。
(四)综合升华,深化中心
《课标》总目标指出,学生要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教学中同样存在着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解决学生认识上的“飞跃”问题,因第二环节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对文章中心的把握,相对来说较粗浅,甚至有时也不很全面的,因此这就要求本环节品读体会后要从具体课文内容,语言文字,深入理解从而达到涵盖全篇,深化中心的目的。
(五)读写结合,课外延伸
《课标》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1.根据文本设计读写训练点,练的形式可以多样,可以学习作者围绕中心怎样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或根据故事情节续编小故事,也可写写读文章后自己的体会,或编主题手抄报、提写建议、拟写广告语、格言等等,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我在学习完《生命 生命》后,让学生以珍惜生命为主题,办手抄报……学生兴趣很浓,积极查阅工具书并收集有关资料,而且能做到有资料互相交流,有问题共同探究。在学完《尊严》后,出示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让学生读一读,并试着拟一条人生格言。
2.课外延伸,拓展阅读。学完文本,根据情况给学生指明广阔的课外阅读空间。如学了《触摸春天》后,让学生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了解海伦·凯勒,做一做读书笔记;学习文章《乡下人家》,阅读链接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也可在适当的时候,向学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网址,鼓励学生上网阅读。
作者简介:
张爱芳(1970.12.19-),女,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小学高级)。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