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文化融合模式的实证研究

2017-08-29 12:27王松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7年7期
关键词:工学院服务中心校企

王松

当前,我国职业院校都在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不少学者认为当前校企合作模式尚处于“起步的初级发展阶段”,应当逐步发展为“基于文化融合的校企深度合作”。本文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学院与四川理县“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之间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作为案例,从合作背景、合作源起、合作关系、合作成效四个方面入手,挖掘两者间基于文化融合的深层次合作思路,总结提升出理论模式与实操流程,以便为其他院校、其他专业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提供参考。

一、校企合作研究现状分析

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起源于英国,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度”、法国的“学徒培训中心”、澳大利亚的“TAFE”、日本的“企业教育”、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基于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国外职业教育经过多方面的改革与发展,最终取得成功,并实现了“校企文化融合”。德国双元制以学校、企业为办学主体,共同实施职业教育,将“校企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英国现代学徒制度是以“融合与互动为主要特征”的“对接协调式”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参与一线企业生产,直接体验“企业文化”;新加坡的教学工厂主要搭建校企文化融合平台,使学生充分适应企业文化的“预熏陶”,强化学生进入企业前的“企业文化意识”。

我国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探寻职业教育的出路,经过十多年的探索,虽然找准了方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校企合作尚处于浅层合作的初级发展阶段,不完善、不健全的因素依然限制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究其原因,在于校企合作时出现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冲突或对撞,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目前,有关校企文化融合的研究逐渐增多,探讨融合的意义及途径。形成“将订单企业文化落实到教学管理每一个环节”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或形成以“职业”为特征的校企文化融合,或形成“校企文化联营”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学术界及教育工作者基本达成共识: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必然是以文化的融合为标志。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层面的探讨, 缺乏整体性研究,而深入创新研究更少。

二、校企文化融合的案例分析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学院(以下简称“社工学院”)与四川理县“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校企合作的实证表明,其合作不同于现行的任何模式,它是以文化为基础,采用文化循环式校企合作模式。

第一阶段:校企文化的单向输送。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大量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等民间力量进入灾区开展赈灾宣传、物资发放、灾民心理疏导等工作。其中,有300多所境内外高校、基金会及沿海社工机构在灾区设立社工站,开展灾后社会工作服务。社工学院于2008年7月便组建了社会工作志愿服务队深入重災区理县,经过近半年的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认可。随后,湖南省对口支援理县灾后重建工作队将灾后精神家园重建纳入整体规划,并整合了社工学院志愿服务队与多家民间组织,成立了当地第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理县“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2009~2010年,服务中心承接了湖南援建队的灾后社会工作与心理援助项目,属于社工学院与服务中心校企合作的第一阶段,其典型特征是学校专业文化向企业单向输送。具体表现在:第一,服务中心主要依托学校这一外部力量推动发展,机构督导由学校教授、副教授担任,工作人员全部由学校的师生构成,机构的关系资源全部来自社工学院。第二,服务中心的宗旨为“服务灾区民众”,是专业文化在灾区的践行。第三,分三批共接受学校22名实习生,不断地强化社工学院文化对机构文化的建构。这一阶段,服务中心以“敦爱笃行,助人自助”为服务理念,与社工学院“爱心助人,公益务实”如出一辙。

第二阶段:校企文化的本土化塑造。

随着灾后重建任务的完成,湖南援建队撤离灾区,社工学院教师返回学校,大批社工流向沿海发达城市,服务中心出现政府支持减缓、资金链断裂、社工力量减弱等问题,开始努力实现角色转换、身份转型。2011~2012年,社工学院与服务中心的校企合作关系进入第二个阶段,其典型特征是校企文化的本土化塑造。具体表现在:第一,服务中心开始在当地民政局指导下探索本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宗旨为“发展本土社会工作”,侧重于农村社区发展项目与藏羌民族文化传承项目的开发与实施。第二,服务中心依托基金会项目开始独立运作,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长沙红十字会及中华儿童慈善会项目支持,摆脱了援建时期的行政化倾向,能够结合服务地区发展获得基金会、福彩公益金等社会资源,扎根理县本地。第三,服务中心对社工学院的依赖转变为平等合作的关系,社工学院为服务中心提供专业支持,继续用社工学院专业文化影响机构发展;服务中心接纳社工学院实习生,对他们进行民族社会工作与灾害社会工作实践文化的灌输,实习生从过去学院文化向机构文化的灌输者转变为理县本土社会工作文化的接受者。这一阶段,学校文化与理县本地文化进行冲突与博弈,生成出“激能自助,本土发展”的理念。

第三阶段:校企文化的循环式实现。

2013年之后,服务中心完全由社会工作专业科班出身的理县籍学生接手,正式进入本土化发展阶段。由此,服务中心与社工学院形成了平等合作、互惠共生的关系,其典型特征是校企文化的循环式实现。具体表现在:第一,学校与机构共同设计、实施项目,双方连续三年合作实施了四川省“三区”社会工作人才项目,还共同组建了“雅安灾后志愿服务队”,并在天全县成立了“始阳镇社会工作服务站”。第二,社工学院将服务中心的发展历史、服务理念与内容成效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年的9月份由服务中心社工或实习生针对新生召开分享会,同时聘请服务中心相关人员为专业社团实务导师。第三,社工学院与服务中心共同开发课程或制作课程资源,国家资源库核心课程《农村社区管理》的大量素材即来源于服务中心的实践与活动。第四,在学校接受了服务中心相关实践文化熏陶的学生,有一部分成为服务中心发展的新生力量。这一阶段,学校与机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为双方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

在上述实践中,借助文化融合,社工学院与服务中心深度合作,社工学院在农村社会工作、灾害社会工作及民族社会工作方面取得突破性发展,服务中心也得到可持续发展。二者的合作有几个典型的特征:一是校企文化融合是一个长期过程,经历了服务中心“前期学校组建、后期独立运作”,学生采用“校企联招、共同培养”,就业采用“返乡就业,持续督导”的阶段;二是校企文化融合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服务中心从最初以学院文化为主,发展到学院文化与本地文化的冲突与博弈,最终形成兼具学校与理县本地特征的文化;三是校企文化融合形成三方共赢的局面,学校专业得到发展,机构服务得到提升,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得到实惠。

三、校企文化融合的实现路径

文化融合是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标志。学校办学理念、专业特点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在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过程中会形成个性化的文化融合路径。

根据校企合作的发展逻辑并结合案例分析,校企文化融合应共同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坚持文化创新的原则,校企文化融合的过程是学校与企业文化塑造的过程,也是兼具双方文化特征的文化创新的过程。二是坚持互惠共生的原则,学校、企业都是相对独立自主的单元,双方应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在持续的互动交往中寻找到利益的平衡点。三是坚持本地化发展的原则,校企合作应放在宏观的经济社会环境中,服务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校企文化融合实现的具体策略,可以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出台资金扶持、专业支撑等鼓励政策,学生创业并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如民政类专业可以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社会创业。第二步,新成立的行业企业,在经济实力、专业服务能力、社会声望等方面都比较弱小,要依附在学校现有资源基础上建构自身的文化,形成可持续发展态势。第三步,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行业企业立足本区域、本行业开展“本地化”探索,塑造自身的企业文化。第四步,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演化为平等合作的关系,双方文化不断的冲突与博弈,最终形成兼具双方特点的“融合型”文化。第五步,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研究项目、开发课程、培养学生,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状态。■

(责编 周继平)

猜你喜欢
工学院服务中心校企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抗日战争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股东大会知多少
尼泊尔首家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正式运营
纠纷调解知多少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工科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