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 陈灏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1209)
上海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现状及对策研究
陈丹 陈灏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1209)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上海市居民体育消费概况、体育消费结构、体育消费目的、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等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上海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对策与建议。
上海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现状;对策
近年来,体育产业不断发展,体育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大量研究表明体育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这种背景下,对体育产业领域内,特别是有关体育消费方面的文献进行归纳,并梳理其理论逻辑,力求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上海市民体育消费结构及其未来的变动趋势进行研究。
问卷初稿完成后,对8名体育社会学领域专家进行专家咨询,修改并完成封闭式问卷《上海市民体育消费调查》,并运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消费能力、消费结构、消费习惯、消费水平、消费满意度等内容进行调查。
问卷的发放对象是上海市民,问卷采取由学生把问卷带回家让父母填写,在网上发送电子问卷让公司的员工填写,进入居民小区发放,街头发放等随机发放的方法。
2.1 上海市体育消费居民年龄结构分布
调查显示,上海市居民体育消费19—25岁区间共343人,占总人数比例为22.4%;26—35岁区间共312人,占总人数比列为20.4%;36—45区间人数为676人,占总人数比例为44.2%;46—55岁区间人数为115人,占总人数比例为7.5%;56岁以上的人数为84人,占总人数比例的5.5%。
2.2 上海市居民月收入情况
查统计:居民月平均收入分布情况为:2000元以下216人占调查人口总数的14.1%;2001~3000元197人,占调查人口总数的12.9%;3001元一4000元222人,占调查人口总数的14.5%;4001-5000元420人,占调查总人口数的27.5%;5001—6000元156人,占调查人口总数的10.2%,6001~7000元66人,占调查人口总数的4.3%;7001—8000元人数为90,占调查人口总数的5.9%;8000元以上162人,占调查人口总数的10.6%。
2.3 上海居民体育消费总支出情况
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业以及不同收入的1530名上海居民的体育消费支出合计进行了调查统计。其中消费在100元以下的为13.7%,消费在501元至1000元的人群有256人占最高比例,消费在4001元至4500元的人群比较少,比例为0.4%。据资料显示,1998年上海市居民的户均消费性支出为20599.23元,而体育消费只占其中的2.75%,约为188.83元。。
从统计的数据看,男性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居民参加的各类体育活动较多,而女性的家务负担较多,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较少,造成体育消费的总支出要低于男性;36岁至45岁年龄段在体育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可能相对来说36岁至4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收入比较稳定,且相对较高,事业也处于稳健期,相对来说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要多且追求体育锻炼的品质;学历是本科的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最高;而且从总体来看,上海居民体育消费总支出与收入间的关系基本上呈现出一种常规状态,也就是体育消费水平与居民的收入成正比的关系。
2.4 上海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特点
居民体育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居民在进行体育消费过程中消耗各种产品数量的比例关系。表1显示:运动服装、运动鞋方面支出的被调查者占到了很大部分,占被调查人数的60.4%,其次是体育培训与健身占36.1%,再次是体育旅游占到了32.2%,另外还有体育健身器材、体育竞赛表演、体育书刊、体育彩票等也占了一小部分比例。由表1可知,目前上海居民体育消费内容比较丰富,但主要侧重于服饰、鞋等装饰类的东西上,真正参与体育运动、喜欢体育健身、竞赛、书籍等与体育相关内容的人数并不多。
表1 上海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情况(%)
2.5 上海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
调查显示:有77.6%的人认为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锻炼身体”,排名第一; 36.1%的居民认为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休闲娱乐”、排名第二;另有33.3%的居民认为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出于“兴趣爱好”,排名第三;“美体塑形”和“人际交往”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25.1%和15.7%。
2.6 上海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
表2 影响上海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调查(%)
从以上统计结果来看,闲暇时间的缺乏是上海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最主要的阻力。上海居民不参加或者很少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中位居第二位的是“没有锻炼伙伴”,一般居民比较喜欢群体活动。然而有很大一部分是被动型体育消费人口,即如果没有消费伙伴相邀,便不参与体育消费。消费的示范性在体育消费领域显得十分突出,因而这个消费伙伴即玩伴在体育消费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三位影响因素是“场地器材不足”,由于上海地少人多,公共的场馆要么是简单的设施要么就是收费很高的,导致了很多人没有地方去进行体育锻炼,有关上海体育公共服务场馆方面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的去研究和发展。第四位就是场馆的收费过高。第五是无人指导,排名后三中的“没有兴趣”和“家人不支持”,虽然他们的比例不高,但是非常值得思考。
3.1 结论
3.1.1 体育消费已经成为上海市居民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3.1.2 上海市体育消费市场发展迅速,体育消费水平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但是体育消费结构仍不太合理。运动服装、健身器材等实物型的体育消费所占的比重最高,其次是参与型消费,再次是观赏型的消费。而观赏型消费者才是真正意义上反映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体育消费结构的高度和体育消费水平。
3.1.3 上海市民体育消费需求特点是: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36岁至45岁和26岁至35岁的年龄段,以三资企业的员工和个体私人企业人员为主。小型体育器材、大型体育器材以及体育报刊、体育彩票的消费比重不高。
3.1.4 上海居民余暇时间较少,可支配收入有限等因素限制了上海市民的体育消费能力。体育消费市场仍然存在场馆和设施不足,设置不合理以及体育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上海市女性体育消费市场和老年人体育消费市场以及体育旅游市场开发有限。
3.2 建议
3.2.1 确立上海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理念。上海的相关政府部门就应该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反垄断豁免等优惠政策来扶持商业性体育产业部门的发展,来促进上海体育产业整体的提高。
3.2.2 政府部门应重点支持上海健身业的发展。首先,政府应对各商业型健身俱乐部进行科学定位和合理的区域规划,制定较高的市场准入制度,使其形成良性竞争。其次,应加大商业型俱乐部市场管理和政府扶持力度,对一些优秀的健身俱乐部采取优惠的税收政策,帮助经营管理者不断的学习市场规律,掌握经营之道,规范行业道德,引导他们根据上海的地区特点,研究不同层次群众的消费需求,积极的宣传扩大内需,鼓励消费政策,转变上海市民的消费观念。
3.2.3 大力发展上海体育场馆经营业。把体育场地的建设作为上海居民的福利,制定长远的规划,扩大财政预算的比重,持续不断的进行投入,保证已有场馆能够得到良好的维护,新场馆的数量不断增加,从而形成结构合理,布局得当、覆盖所有社区的体育场馆体系。
3.2.4 高度重视上海体育培训业的发展。首先要引导上海高等学校、职业俱乐部、社会创办的俱乐部之间合作,优化各种体育培训资源,着力打造上海体育人才培训的高地;其次规范社会力量创办和投资的体育培训中心和俱乐部的体育培训行为,对原有的体育培训企业要进行严格的评估,凡条件不合格的体育培训企业,要限期整改。再次上海的行政管理部门和产业管理部门要在财力上支持体育培训业的发展,对以营利为目的的体育培训企业如果具有良好的体育培训条件,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应给予减免税收优惠,支持健康发展,对非营利的体育培训机构,则应给予财力支持。
[1] {美}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M].萧琛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 曹可强.体育产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 钟天朗.体育经济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 魏农建.中国城市体育消费构成实证[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5] 甄明霞.上海消费需求演变趋势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0(6):94-10.
[6] 陈永军,段鹏,高秋平.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J].体育学科.2010(2):33-37.
[7] 李萨.上海市民体育消费现状与特点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9.
[8] 贵永玲.“十二五”期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思路探讨[J].体育世界.2010(3).
[9] 肖林,马海倩.“十二五”上海要全面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J].科学发展.2010,(1):88-95.
[10]林建君,丛湖平.我国体育消费研究综述[J].体育与科学.2001(129):18-2112.
On the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ports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Shanghai Residents
CHEN Dan,etal.
(Shanghai Lixin University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Shanghai 201209,China)
陈丹(1988-),浙江宁波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