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贤芸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266-01
我国教育改革理念与策略 明确指出:“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即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幼儿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习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幼儿探索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班幼儿经过几年的教育,接受能力提高得很快。幼儿园各种兴趣组,特色活动的开设,使幼儿有了更多得机会学习本领。在知识和本领源源不断地更新过程中,一味地机械记忆就必须淘汰,随之而上的就是自主性的学习探索和研究,只有让幼儿形成以自我为主体的探究意识和习惯,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为今后的学习铺设良好的台阶。
1 在区域游戏中,提供丰富的材料,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习惯
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在这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内容,体验操作和交往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索和表现,根据主题的需求,我们给予幼儿更多的探究机会,在“工艺坊”“服裝加工厂”等中,利用不同的废旧材料进行装饰,使环境更适合主题,更有利探索。利用多种材料制作成的“春天的动物、植物、人物”,让主题的墙面更加丰富、贴切主题的内容,展示幼儿的才能。我们还收集石头、布料、毛线、各种彩色的纸进行了设计和制作,体现了多样性,更体现了幼儿的审美和创造能力。两周一次的小制作给予幼儿很多的探究学习机会,可以运用牛奶的盒子做成花篮、楼房、汽车等,幼儿积极地思考,努力地创新,让自己的小手动起来,让自己的小脑更灵活。
2 依托教育教学活动,给予幼儿充分提问、解惑、实践的机会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首先让幼儿收集材料,了解这些材料在活动中的作用,接着鼓励幼儿自己摆弄,积极参与实验和操作性的活动,并通过讨论和实践,在掌握知识和本领的同时,更培养了幼儿探究的精神,养成了探究的习惯。我们在幼儿探究的同时,进行适时的引导,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培养幼儿探究后的成果进行讲述或是表现。最后会给幼儿一个比较科学的认知,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在科学活动《有趣的镜子》《玩管子》等,在美术活动《亭子》《我是小小设计师》等中,及时抓住契机,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培养。
3 融入大自然,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愉快的情绪
我们组织幼儿走进了附近的小公园,带着小铲子,带着小树苗,三人一群,五人一组,大家分工合作,轻轻的松土、挖坑、种树、盖土,浇水,亲自种下了一株株柳树和迎春。我们还经常去关注种下的小树苗,看着它们慢慢地成长,以不同的形式记载记录。我们带领幼儿找野菜、采摘野花;观察小动物的生长环境、外貌特征、觅食方法等;我们还关注自然界的变化,培养幼儿探索的精神。我们还带领幼儿春游,我们还和孩子们一起感受家乡的美丽景色,留连于公园的山水间,在草坪上互相追逐游戏,互相分享着快乐了解春天的秘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4 家园密切联系,多形式、多途径地鼓励幼儿积极探究
通过家长半日活动,让家长了解本班级的课题,并积极地参与,共同培养,并进行“家园小制作”的比赛活动,当家长把准备好的各种不同材料,设计好的不同制作品,运用不同的手段和形式制作出来,并一起陈列在走道内的方桌上时,吸引了很多的老师和孩子。这样的活动,既增进了家园互动的积极性,又展示了家园同乐的重要性。同时,我们还鼓励家长利用空余的时间,可以在家做一些简单的小实验,可以多问“为什么?”可以多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在动手动脑的参与活动中,在给予幼儿提问解惑的过程中,在亲近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中,培养幼儿探究性的学习习惯。
4.1有效提问,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好问,是幼儿时期的重要表现。带着疑问,共同去探索,去解惑,是孩子们非常乐意做的一件事情,他们正是处于对科学产生兴趣的关键时期,他们往往对身边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都会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而问题的产生,是来自于孩子们中间,所以在他们讨论时,会表现得特别积极主动,再加上老师及时组织幼儿鼓励和引导,大家说出的答案也千奇百怪,富有童趣。那天雨过天晴,在草丛中,我们见到了一条蚯蚓,立刻孩子们聚集起来,七嘴八舌地嚷嚷开来,他们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并付之于行动。在老师的同意下,把蚯蚓带回了教室,放在盛满泥土的花盆里,仔细地观察它的外貌、爬行、觅食,并通过网络资料的查询,自己解决了很多的疑问。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把蚯蚓分成两段。耐心地每天观察,蚯蚓不但没有死去,还真的变成了两条小小的蚯蚓。当看到两天蚯蚓在泥土里姗姗蠕动时,孩子们真的欢呼雀跃,原来书本上的很多知识确实要靠自己去尝试,才会有很大的收获。
4.2 主动探究,培养幼儿的参与性和创造力
幼儿探究性习惯的养成,虽然有自身的努力,但是很大程度也有老师的培养。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探究机会实践机会,让他们在此平台上形成参与的意识更是犹为重要的。因此,教师无论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都应该有意识地提供幼儿这样的机会,更应该有选择地确定活动的程序。例如,在活动《有趣的细管》中,幼儿首先对水的“搬家”方式感兴趣,用手捧着、用杯子盛水、用管子吸水、用毛巾浸水后拧干等,方法的多样性,显示出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积累。接着咏两根不同粗细的细管,同时放入红色的颜料水中,相对粗一点的管子吸水的本领很小,而细管的吸水本领很强,从而帮助幼儿了解了一个现象“物体吸水是因为内部有细管。而管子越细,吸水的本领越大。”最后通过幼儿两次亲自的尝试“会变色的白菜宝宝”、“给树穿新衣”,让幼儿实践以上原理,大胆操作,从而巩固认识。在这样的参与活动中,准备的材料也许真的很多,说明的原理可能也是比较抽象的,但是在逐步的深入和推进中,还是让幼儿喜欢和并握。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幼儿真正兴奋起来,活跃起来,真实感受探究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