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彬
摘 要: 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笔思维和表达的基本能力,但是,在农村,由于相对闭塞、落后的教育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如:习作要求脱离生活实际;层次不明,详略不当;内容空洞,语言贫乏等,为此,身为老师,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扭转“乾坤”。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170-01
小学语文新大纲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是,在农村,由于相对闭塞、落后的教育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如:内容空洞,语言贫乏;缺乏个性,千遍一律;层次不明,详略不当等。为此,身为老师,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扭转“乾坤”。
1 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
1.1 内容空洞,语言贫乏
农村学生大多数课外阅读量少,学生除了课本外,很少能阅读到课外读物。同时,校内、校外活动也很少开展。没有亲自参与的活动,学生怎能写出真情实感呢?再加上本来阅读量少,积累的词句也就少,何来妙笔生花?于是,学生只能编一些不切實际,没有做过的事情,这样写出的文章自然语言贫乏、平淡,内容空洞无味。
1.2 缺乏个性,千遍一律
农村的环境相对单纯,生活较单一,没有可供人们娱乐的公共场所,没有繁华热闹的商店,电子媒体没有城市发达,加上有些教师或学生本人对作文要求过高,追求文章的感人和高质量,导致学生一听说作文,就定位在优秀作文选。再加上有的教师不放心,担心学生不会写或写不好,一上作文指导课就读范文,不厌其烦地指导,甚至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中间又怎样写具体都反复强调,学生的思维被限定得死死的。于是,学生就常采用:编:编一些不切实际,没有做过的事情;抄:抄袭优秀作文选上的作文;仿:仿写作文,事情一样,只是改变人物;背:背优秀作文,考试时默写在试卷上。这样写出的文章当然缺乏个性,甚至千篇一律。
1.3 层次不明,详略不当
许多学生的作文,记事纯粹记事,平铺直叙,不会使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无法在习作中体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对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一律没写,没有详略,没有细节描写,都是流水帐式的;有的学生写作文时不会分段,有的一整篇作文就一个自然段,有的是胡乱分成二个自然段或三个自然段,有的干脆无论什么作文,一律分成三段:开头一段,中间一段,结尾一段,并且分段时想什么时候分就什么时候分,不会用过渡句把文章连贯起来。曾看过一些学生的日记,从早上起床穿鞋、洗脸、漱口、吃饭、上学一直写到晚上洗脚上床睡觉,不分详略主次,记流水帐,读起来枯燥无味。
2 解决对策
2.1 广泛阅读,丰富语言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说明了广泛阅读和积累词句对写作的帮助。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结合农村特点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让学生有书可读,保证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借课外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积累丰富的词汇,获得间接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领悟到阅读和写作的方法。
2.2 感受生活,彰显个性
小学语文新大纲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要指导学生带着情感丰富生活,感受生活;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从劳动中吸取有趣的生活素材,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源泉;要带学生走向大自然,观看祖国壮丽的大好河山;利用农村的有利条件观察蚂蚁搬家、日出日落,倾听鸟语虫鸣、感受泥土的芬芳、彩虹的绚丽、生命的繁衍。还要联系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种花栽树,游园踏青,义务劳动,筹划主题班会等;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充实学生的的内心感受,让学生学生写作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同一件事物给人的感觉常常差别很大,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彰显学生个性,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2.3 理清思路 准确选材
写作时,选材是很重要的。所选的材料要能体现文章的中心,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就应该去选择怎样的材料,无论是叙事、记人,还是状物、写景,都要按照中心思想来取舍材料,也就是说,所选的材料应当能表现所写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果所选材料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无关,材料再生动也是不成功的。另外,选材要注意选用有积极意义的,这样的作文才能给人以教育,让人受到启迪。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劳动,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思维的主要渠道。作为农村语文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问题,更要善于开发农村有利资源,紧密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写出真实而富有感染力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