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会计教学改革研究

2017-08-28 10:28姚春姬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会计教育教学对策建议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持续增强,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全社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逐渐提高。会计学属于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管理类学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会计人才的依赖越大,传统的会计教学方式现在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本文对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针对提出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对提高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会计 教育教学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052-02

1 引言

培养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掌握现代化会计手段的实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已成为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育的首要任务。通过走访企业调研后,发现很多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都会选择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会计人才。这种现象说明,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才是我国普通高校应该重点培养的素质。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对于会计教学而言,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高校中普遍推广会计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然而,目前实践性教学却是我国高等学校会计教学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如何强化会计专业学生更具实际操作能力,已经成为高等院校进行会计教学改革时重点研究的课题。

2 高等院校会计教学现状

2.1 会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目前我国会计从业环境纷繁复杂,大多数高校的普遍做法是培养通用性人才,但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行业特点,因此每个行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就各不相同,多数企业需要的是能够熟悉本行业会计制度并且有经验的会计从业人员。由于很多高校在会计教育目标定位上的单一,极大地弱化了具有行业特色的会计教育,没有按照市场需求来培养会计人才。因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培养的会计人才与行业实际的需求不相符合。

2.2 会计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不合理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会计专业课程门类过多,而且课程划分也太过细致,课程设置也相对重合,忽视了课程之间应有的关系,导致的后果就是内容交叉重复,浪费有限的教育资源和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许多课程在内容上有很多重复之处,授课教师在授课内容方面也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同时,高校会计课程设置倾向于传授国内会计制度,而忽视了现代企业向全球性发展的趋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且许多学校的会计专业课程对于国外的会计制度都很少教授,只有很少的学校作为选修课开设,这种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显然不能满足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要求。

2.3 教学方法相对死板

教学是由教与学组成,教师不仅要把知识教授给学生,更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高校会计专业传统教学方式几乎都是以教师为中心,都是按照教材固定内容来教学。教师采用这种模式后,授课方式就会显得极为单一,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以一种被动的方式,很多学生虽然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录笔记,也会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考试之前学生死记硬的背书和笔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正是教师教学对学生没有启发性,导致了教学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吸收,而忽视学以致用,完全不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2.4 会计教学与实践脱节

目前,高等院校的会计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第一,高等院校缺乏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机会,即使建立了合作关系也不能长久维持,导致学生实习的单位良莠不齐,会计实践环节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而且,高等院校对于学生实践投入也限制了实践的有效性。有一些学校投入实习经费严重不足甚至于让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以至于实习流于形式,学生无法从中获得裨益。第二,由于许多高等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不合理,很多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实践时间都被理论教学所占用,或者仅仅在校内进行会计模拟式教学实践,会计模拟实验教学课时量非常少,达不到实验课应有的效果。第三,许多高等院校会计“双师型”教师占会计教师的比例都偏低,许多老师都是硕士或博士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他们的会计理论能力远远高于实践能力,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很难把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在课堂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未免会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3 高校会计教学改革的建议

3.1 明确高校会计教学目标

目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直接决定了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类型和培养的方式及方法,并影响会计教学的实际效果。高等学校会计专业设置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的教育层次的特点制定以教育层次为基础各有侧重的会计教学目标,应以培养能适应不同工作性质的并且具备熟练运用专业技能和能解决各行各业面临的各种各样会计问题的优秀会计人才为目标。要把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进行區分,根据教育层次和学校定位来制定符合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3.2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会计学专业本身属于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主要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能以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授课,应以学生和教师互动的教学方法,重点要求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鼓励、引导和启发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帮助学生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是采用案例教学法。哈佛大学使用的案例教学法开辟了现代案例教学法的先河,案例教学法的优点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力,使学生能将所学的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同时,案例教学法需要进行分组讨论,讨论中培养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很大程度提高。案例教学的核心就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选择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针对性、贴近性、启发性、真实性、时效性以及兼顾性。案例选择只要遵循以上原则,就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更真实地了解和学习知识,以便于会计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教学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高校会计教学是为国家培养专业的会计人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特别我国加入WTO以后,会计人才从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必须掌握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还要具备财务分析,提供投资、筹资决策建议等综合管理能力,在复杂多变的環境下能够随机应变,熟练运用会计理论知识,结合自身的职业能力,解决公司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了使高等学校会计教育能够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高等院校必须加强会计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一套科学的、完整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会计课程教学环节的主导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会计专业的授课教师,不仅应该掌握全面扎实的会计学知识,还应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会计教师应当涉猎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完善会计专业知识架构。应当适当了解和掌握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具体内容,使课堂讲授更具有应用性和针对性。还要和相关专业老师、企业里的会计从业人员多沟通交流,掌握会计行业的前言动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水平,使会计授课能够与时俱进。其次,应当加强会计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强化会计专业教师申报项目的能力。组件一支多专业、多学科的科研队伍,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更重要的史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还能促进教师将科研的成果转化成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最后,会计教师要积极到企业中进行学习实践,教会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这就要求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要和社会真实需求紧紧联系起来。高等院校应鼓励教师到相关企业挂学习、锻炼,借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希艳.高等院校会计教学改革的探索[J].职业时空,2007,(01):4.

[2] 陈之举.我国大学本科会计教学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

2008.

[3] 曹燕红.关于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北方经贸,2013,(03):178+180.

[4] 赵瑞杰. 高等院校会计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加强实践性教学的探索[J].财会学习,2016,(22):208-209.

作者简介:姚春姬(1973-),女,黑龙江伊春人,百色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研究员级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教学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会计教育教学对策建议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