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斌 忠
(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北排洪沟道路快速化及河道综合治理方案设计研究
刘 斌 忠
(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对太原市北排洪沟方案设计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对两侧沿岸道路进行快速化改造以及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的设计方案,达到提高两岸道路连续通行能力,提高现状河道泄洪能力,完善城市防洪系统,实现雨污分流,彻底消除黑臭水体的目的。
道路快速化,河道,综合治理,方案设计
按照国家近两年对汾河流域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作精神以及为响应太原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中心城区实现雨污分流,彻底消除黑臭水体。对汾河9条支流进行综合整治,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一湖点睛、一水中分、九水环绕”的北方水乡城市,形成水韵龙城格局的宏伟目标,作为“九水”之一北排洪沟被纳入本次道路快速化改造及河道综合治理范围之列。
北排洪沟沿岸道路位于我市万柏林区及尖草坪区,现状道路时断时续,无法形成连续通畅的路网,尤其是多福路段河道上下游高差大,下游河堤均为土堤,堤顶超高无法满足防洪要求,一旦出现险情,将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北排洪沟河道是为排泄太原市西北部山区沟道洪水而开挖的人工河,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河西地区的一条重要防洪河道,承担着河西地区的防洪重任。起点为上庄街与河西供电高压走廊的交汇处,向东北延伸至三给村西南处后折向东入汾河。流域面积31.8 km2,沟道全长5.4 km,平均纵坡1.3‰~1.0‰。现状存在堤防残缺不全、河床淤积严重及河道周边环境恶劣等问题。
目前河西地区路网相对匮乏,北排洪沟道路快速化改造将改善该地区交通环境;提高了土地的商业价值和经济地位;在土地利用率及增加就业等方面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同时形成一条新的绿化大道,抑制了机动车噪声与尾气污染对两边居民的干扰影响,道路两侧绿地及广场绿地也为周边居民提供游乐的场所,更好地融入了城市生态景观系统,故该项目工程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本次道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设计起点上庄街,终点至滨河西路,单侧长度约6 km,总长约12 km,规划红线宽15 m,绿线宽15 m,设计时速50 km/h。道路主线单向双车道,全线不设红绿灯,为我市万柏林区及尖草坪区的一条重要的连续交通及景观性通道。北排洪沟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全长约6.2 km,起点为上庄街上游约168 m处,终点至汾河入口处。
全线依次与现状上庄街平交,向北分别下穿兴华西街、石膏厂街及规划北中环街西延;然后由相交多福路(规划西中环北延)下穿北排洪沟河道及两岸道路并且多福路两侧布设辅道与南北沿岸主线进行交通转换;向东分别下穿中车铁路专用线及西南铁路环线、汾西路、太白路以及和平北路节点;继续向东主线上跨文兴路,终点与滨河西路北中环立交地面辅桥进行平交,实现全线连续交通。
北排洪沟道路快速化改造及综合治理工程是一个全方位、综合性河道治理工程。工程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道路交通的立体改造;河道防洪设施的建设及改造;城市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及黑臭水体的治理;地下管网的建设和完善;沿岸两侧的绿化及环境整理等内容。
1)设计原则。
根据北排洪沟两岸道路的道路性质及在路网中承担的功能以及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的最终目的,方案设计确定原则如下:
以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为指导,以道路功能定位为基础,确定线路总体方案;根据规范及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合理确定节点设计方案。统筹考虑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交通的不同要求,兼顾道路的通过性和可达性要求;依照“减少拆迁、因地制宜、科学区划、远近结合、分段实施”的总体思路,对北排洪沟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及综合治理,完善城市污水管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污水出路问题以及污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坚持总体规划原则。按照防洪规划服从所在流域、区域的综合规划的原则,协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充分利用现有的防洪设施,全面规划、分期治理。
2)设计思想。
支持地区发展和城市功能完善,与城市总体发展需求和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与城市路网规划形态保持一致,以改善城市和区域交通为重点,注重工程和环境的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并依据规划结合地区发展目标、发展思路,提出本次方案设计。
3.1 设计标准
1)道路桥梁设计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
绿线宽:15 m;红线宽:单侧15 m。
路段设计车速:50 km/h。
桥梁设计荷载:城—A级。
桥下净空:机动车道净高3.5 m(小客车专用);非机动车道净高2.5 m。高架桥上跨文兴路机动车道净高4.5 m。
地震设防烈度:8度。
2)排水设计标准。
a.雨水。
暴雨强度公式:
其中,P为设计重现期,P=3年(下穿通道P=20年);ψ为综合径流系数,立交通道ψ取0.9,其他区域ψ取0.65;
b.污水。
污水量标准:120L/(人·d);人口密度:700人/hm2。
3)防洪设计标准。
100年一遇;
洪峰流量288m3/s;
堤防工程级别为1级。
3.2 节点设计
北排洪沟南北岸标准路段横断面图布置如图1所示。
道路红线宽15m,断面布置依次为:3m绿化带+10m机非混行车道+2m人行道+15m绿化带。
1)上庄街节点:该节点为右进右出。
2)兴华西街与和平北路节点:本次两岸道路主线设计考虑利用现状桥两侧桥孔桥下空间下穿,两侧分别设辅道与兴华西街和和平北路右进右出。
3)石膏厂街、北中环西延、汾西路东侧及太白路节点:本次在道路两侧主线分别设置通道下穿北中环西延、汾西路东侧及太白路,满足机动车的快速通行及人非系统过街需求,南北两侧均设置辅道实现与北排洪沟南北岸道路的连通。
以上下穿节点引道段横断面图布置:
由内(河道)向外断面布置依次为:3m绿化带+8m机动车道+0.4m防撞护栏+10m辅道+2m人行道+6.6m绿化带。
下穿节点暗埋段横断面图布置:
由内(河道)向外断面布置依次为:3m绿化带+14.4m单孔箱构复式断面(机动车及人非通行)。
下穿节点处交通组织效果图如图2所示。
4)规划西中环北延(多福路)节点:在保证抢险路快速交通通行的前提下,设置连接规划路的定向匝道,其中南匝道下穿铁路运
煤专线及河道。多福路全断面下穿河道、铁路线、规划路,形成分离式立交系统,多福路辅道右进右出的方式与两岸道路连接。
5)西南铁路货运专线、汾西路西侧节点:由于两个节点距离较近,故在汾西路西侧节点与西南铁路货运节点南北两岸道路主线分别设置通道连续下穿,满足机动车的快速通行及人非系统过街需求。南北两侧均设置辅道实现北排洪沟南北岸道路与汾西路的连通。
6)文兴路节点:该节点主线上跨文兴路,满足主线机动车的快速通行,桥梁总宽为8.5m,辅道与文兴路地面平交。
高架桥标准横断面图具体布置如图3所示。
道路由内(河道)向外断面布置依次为:3m绿化带+0.5m护轮带+8.5m高架桥机动车道(两车道)+10m辅道+2m人行道+6.5m绿化带。
7)滨河西路节点:北岸道路终点与滨河西路相接,该节点为右进右出,实现连续交通。南岸道路考虑利用北中环立交匝道桥下空间设置宽7m辅路与现状滨河西路辅路相接,从而实现与北中环桥的连接。
通过对北排洪沟的综合治理,可以提高现状河道的泄洪能力,完善城市防洪系统,同时解决渠道周边黑臭水体入河的问题,改变河道内生态环境,调节局部小气候,改善周边居民的生产环境,为创建文明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排洪沟沿岸道路(北岸道路和南岸道路)定位为连续交通、景观兼顾防汛抢险道路。该道路的实施既能缓解市中心的交通压力,充分发挥骨架疏流作用,同时结合沿线两岸的绿化美化以及城中村的同步改造将北排洪沟打造成一座横贯东西的城市公园。该道路的实施对完善太原市路网、加快太原市产业转型发展和文化腾飞步伐,都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1]CJJ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S].
[2]CJJ193—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S].
[3] 卢洪欢,朱 伟,黄秋君,等.浅述发达城市河道综合治理[J].中国水运,2015,15(9):33-34.
Study on rapid Beipai flood ditch road and river course treatment scheme design
Liu Binzhong
(TaiyuanAcademyofMunicipalEngineeringDesign,Taiyuan030002,China)
The paper discusses Beipai flood ditch scheme design of Taiyuan city,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scheme of fast road transformation of both riverside roads and timely river course treatment, so as to achieve various goals, such as improving continuous driving capacity of both riverside road, improving current river course flood discharge capacity, improving city flood preventing system, realizing rainwater and sewage separation, and completely eliminating black and odorous water body and so on.
rapid road, river cours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scheme design
1009-6825(2017)20-0144-02
2017-05-03
刘斌忠(1985- ),男,工程师
U418.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