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速公路板岩地质滑坡治理分析

2017-08-28 21:10胡兴尧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护面滑面后缘

刘 品,胡兴尧,袁 奇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81)

山区高速公路板岩地质滑坡治理分析

刘 品,胡兴尧,袁 奇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81)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板岩地区某边坡滑坡特性,分析了高边坡的地质特征、结构特征和破坏机理,根据破坏模式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为安全、经济、合理的治理滑坡提供专业的方案。

板岩地质;滑坡;破坏特征;稳定分析;治理建议

1 滑坡特征

1.1 滑体特征

滑坡滑体物质主要是全风化、强风化板岩及含碎石粉质粘土,厚度约15~20 m,结构松散,干燥~稍湿。

1.2 滑动带特征

滑带为软化强风化板岩泥化夹层,地下水富集,含水量高,软塑、可塑状,结构松散,物理力学性质低。滑坡前缘沿桥台侧墙路面下1.7 m位置剪出,坡体后缘裂缝出现错台,滑面平整。

1.3 滑床特征

滑床岩体为强、中风化灰绿色、灰色、深灰色板岩,薄、中厚层状,产状为135°∠26°,岩体结构连续、稳定。

2 变形特征

K1 177+677~K1 177+762段路基左侧坡体后缘出现多条裂缝,最远一条裂缝距离路中线115,距坡口后缘约80 m。裂缝15~30 m,张开约10~20 cm,下错10~20 cm,可见10~40 cm。此外,加厚护面墙、截水沟均出现横向裂缝,张拉裂缝最宽约0.15 m;左侧加厚护面墙、左侧排水沟盖板出现鼓胀现象,均向路基临空侧偏移,某大桥7号台侧墙距路面1.7 m处范围内路基发生整体右侧偏移,最大偏移量达到6 cm。

3 破坏机理分析

3.1 边坡岩土体结构特点是病害形成的内在因素

(1)黔东南板岩地区由于地层古老,受多次构造运动、断裂、节理、裂隙发育的影响,岩体的完整性较差;板岩中的鳞片状云母易受气候、温度影响发生物理变化;以及板岩地区气候温热多雨,植被发育等因素,导致该地区河流两岸覆盖层级风化层厚度一般有较厚的现象。

(2)本段滑坡出露岩性为前震旦系板溪群清水江组板岩,岩性软弱,泥质含量较高,遇水后易软化崩解,强度较低,该套地层为易滑软弱地层,容易产生滑坡变形,不良的地质条件是滑坡发育的基础。

(3)该区地质复杂,场区位于邦土至流架区域断裂东南侧,距滑坡区域150 m,断层破碎带宽30~50 m,受其影响,区内局部岩体破碎。场地出露岩体为前震旦系地层,时代较为古老,经受多期地质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特别是分布有倾向凌空测贯穿结构面,该结构面基本平行于山坡,为主控潜在滑面。

3.2 丰富的地下水和人类活动是病害形成的诱发原因

(1)本区降雨量大,地表土体松散,大气降水大量渗入滑坡体,受构造面或风化界面阻水影响,滑动带附近地下水富集,在地下水作用下,板岩泥化崩解,形成泥化夹层,强度更低。地下水的作用一方面降低土体强度,致使抗滑力减小;另一方面受动水压力、静水压力作用,增加下滑力,同时地下水还使滑体重量增加,诱发滑体产生。

(2)该段边坡由于高速路切角凌空,某大桥7号台左侧缺少防护,首先产生沿结构面的松弛变形,变形后坡体进一步松弛,随浅层滑塌;由于岩土体松弛,地下水更易下渗,增加滑动的可能性。

4 边坡稳定性分析

4.1 岩土参数

岩土参数取值由地质勘察报告、区域经验和反演分析情况综合确定,见表1。

表1 边坡岩土参数

4.2 理论计算

剩余下滑力Ei的计算公式:

Ei=[KWisinθi+Ei-1cos(θi-1-θi)]-[Wicosθi+Ei-1sin(θi-1-θi)]tgφ-cili

(1)

式中:Ei为第i滑块的剩余下滑力,kN,方向平行于滑动面;K为整个滑体剩余下滑力计算的安全系数;Wi为第i滑块的自重重力,kN,自重重力的计算;Ei-1为第i-1滑块的剩余下滑力,kN,方向平行于第i-1滑块的滑动面;θi为第i滑块滑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度),从水平面开始,顺时针为负,逆时针为正;θi-1为第i-1滑块滑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度),从水平面开始,顺时针为负,逆时针为正;φi为第i滑块滑面处的内摩擦角(度);ci为第i滑块滑面处的粘聚力,kPa;li为第i滑块滑面处的滑面长度,m。

4.3 稳定分析

当前滑坡经历了蠕动、挤压、滑动阶段,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D30-2015)选择路堑边坡稳定安全系数,选择变形最为严重的典型横断面进行分析。

4.4 治理措施

(1)方案1:矩形抗滑桩+框架锚索方案。

在加厚护面墙后缘增设1个5 m宽平台,坡体后缘按1∶1.25放坡,在第一级平台上根据下滑力的大小,设置截面为2 m×3 m或2.5 m×3.5 m的矩形抗滑桩;在第二级、第三级坡面增设框架锚索。

表2 稳定分析

(2)方案2:双排圆桩+框架锚索+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防护。

在加厚护面墙后缘增设1个7 m宽平台,坡体后缘按1∶1.25放坡,在第一级平台上根据下滑力的大小,设置1~2排直径为2.6 m圆形抗滑桩,抗滑桩桩顶采用系梁连接;在第二级坡面采用框架锚索防护;在第三级坡面采用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防护。

(3)方案3:双排抗滑桩+窗式护面墙。

在加厚护面墙后缘增设1个5 m宽平台,坡体后缘按1∶1.25放坡,在第一级平台和坡体开挖线后缘各设置一排截面为2 m×3 m抗滑桩;第二、第三级坡面采用窗式护面墙防护。

(4)附属治理措施.

①排水措施

截水沟设计:在清方坡体后缘5 m、滑坡线后缘裂缝5 m以外的区域设置两排截水沟。

坡面排水:在坡面、较厚护面墙上增设泄水孔。

②封闭裂缝:将坡面所有的裂缝、裂隙全部封闭,阻绝地表水体渗入岩体内,降低层间抗剪强度。

方案1、方案2、方案3均是可行的方案,从经济出发,推荐方案1治理。

5 结 论

(1)渗入分析滑坡的破坏机理、变形特征是有效治理滑坡的前提条件。

(2)滑坡治理方案不唯一,应选择安全、经济、合理的治理方案。

(3)由于贵州交通建设步伐的加大,在黔东南板岩地区工程边坡越来越多,由于对黔东南板岩边坡的认识不足(岩体强风化层较厚),易产生大量变更及滑坡,应重视这一特殊的地质情况,加强勘察,做到“一次根治,不留后患”。

(4)由于贵州陡斜坡地形较为普遍,在路基接桥台区域,应减少桥台开挖,加强桥台边坡的防护,避免发生由于漏防导致边坡的失稳。

[1] 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1.

[2] 肖树芳,杨淑碧.岩体力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3] 兰光裕.黔东南板岩的物理力学特征[J].地下空间,1999,10(5):581-584.

2016-11-04

刘品(1982-),男,贵州惠水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路基、边坡、隧道及相关岩土工程的设计与科研工作。

U416.1+63

:B

:1008-3383(2017)06-0033-02

猜你喜欢
护面滑面后缘
浅谈深水防波堤护面块体安装控制及修复方法
B737-NG飞机后缘襟缝翼卡阻问题分析
护面块体安装在防波堤工程中的应用
路基边坡护面墙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滑面正应力修正的锚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海堤镇压层块石护面优化研究
基于矢量和法的三维边坡滑面搜索研究
机翼后缘连续变弯度对客机气动特性影响
柔性后缘可变形机翼气动特性分析
TNF-α和PGP9.5在椎体后缘离断症软骨终板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