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海静 (兰州财经大学 陇桥学院,甘肃 兰州 730101)
兰州物流智能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剡海静 (兰州财经大学 陇桥学院,甘肃 兰州 730101)
文章从兰州市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出发,针对兰州市智能化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物流企业规模小、物流标准缺失、物流信息技术落后、缺乏智能化物流人才等,为更好地推动兰州市智能化物流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兰州市智能化物流的发展提供参考。
兰州物流;智能化;智能系统;解决策略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城市,作为国家规划的12个主干交通枢纽、全国9大物流区域、10大物流通道和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实施,铁路、公路、航空等物流基础设施快速完善,连接国内外重要城市的多方式、立体化、大容量的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形成。这既是兰州面临的机遇和变化,也是兰州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优势和条件。建设兰州物流中心被甘肃省和兰州市确定为物流发展的重点,正确认识兰州市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状况,对合理规划兰州物流中心的建设方案,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构筑高效的物流网络体系具有深远的影响,对推动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中国制造2025”中,最受关注的是智能制造,而“智能物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即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整合物流资源,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其实质是通过人、设备、产品的实时联通与有效沟通,最终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连状态。近年来随着兰州市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制造业、商贸业等对物流的需求不断增大,促使物流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物流智能化的研究顺应时代的发展,其构建是物联网和经济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对兰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兰州市物流业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主要体现在不同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特点,物流设施条件逐步完善,物流信息化建设取得一定进步等几个方面,伴随着甘肃省出台的“互联网+”现代物流五年计划,将进一步加大物流信息化的建设,为兰州市智能化物流的发展提供政策性依据。
1.1 兰州市交通设施状况。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能够很好地反映该地区的物流产业发展状况,对于兰州市物流发展情况,可以通过交通基础设施、运输工具及物流信息状况三个方面来说明。
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物流基础设施,就目前兰州市物流基础设施而言,已形成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航空运输为辅的运输格局,要使兰州市现代化物流得以长足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方式。近几年兰州市不同运输方式货运量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铁路与公路运输仍然是兰州市主要的货运方式,但铁路运输的优势慢慢在降低,其货运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态势;公路运输货运量逐年上升,占据货运总量的90%以上,2015年公路货运周转量达到127.11亿吨公里;航空运输同时以一定比例逐年上升。随着宝兰、兰渝等铁路建设的完善,与周边省区建成“两横七纵”综合运输通道,形成对外高效衔接、对内通达顺畅的发展轴线。
表1 2012~2015年兰州市各种运输方式货运量 单位:万吨
1.2 兰州物流信息化状况。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未来物流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及发展速度,目前兰州市各个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大多数的物流企业在沟通中仅仅停留在电话和互联网的使用层面,物流相关的软件使用仍然不普及,很多企业只是采用电脑达到存储信息的目的,射频标签等现代化的物流信息技术在兰州市的物流企业中很少使用。兰州市的物流企业大多是提供长途或者短途货运服务,其信息的发布主要依靠第三方物流平台,如兰州捷程物流有限公司,借助中国物通网的网站或者手机客户端发布客运专线的信息,以及获取客户运输线路的相关信息,客户下订单需要使用电话、传真或者QQ等方式进行联络。虽然有些入驻本地的大型物流企业在物流信息方面体现出其优势,但整体上仍未改变兰州市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偏低的现状。
1.3 兰州市物流空间布局。兰州市是我国21个全国性的物流节点城市之一,是西北物流区域的中心,目前已建成东部生活资料物流园区、西部生产资料物流园区、沙井驿铁路物流园区、兰州新城综合物流园区、邮政物流园区、汽车物流园区和农资物流园区等7大物流园区,在遵从专业化与规模化服务的理念基础上,形成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钢材物流中心、空港国际物流中心、兰州集装箱物流中心、石化物流中心等5个专业化的物流中心。通过整合现有的物流资源,建立以5大物流中心为核心的全方位的物流网络系统,提高兰州市物流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
1.4 兰州物流需求状况。随着物流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量得以快速提升。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 152.15亿元,比上年增长9%;实现批发业销售额3 232.1亿元,增长2.2%;实现零售业销售额995.9亿元,增长10.0%。为了适应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更好地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数量上不断扩张,服务质量上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2.1 物流业总体水平不高。在甘肃省内,兰州市物流发展水平排名靠前,但是与我国其他省会城市及沿海城市的物流发展情况相比,兰州市物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很多企业的物流设施设备不完善,缺乏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服务平台,物流企业的规模较小,整体上不利于兰州市现代化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当前全国范围内中较落后。多数企业仅仅能够从事运输、仓储、配送等传统且单一的传统物流作业,增值服务少,专业化程度偏低。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兰白经济圈战略的背景下,省外及国外物流企业会登陆甘肃,与省内的企业展开激烈的竞争,所以兰州作为甘肃的政治经济中心,必须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2.2 智能化物流设施设备落后。物流是多个行业协调发展的多元化产业,尤其是智能化物流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业设施标准化水平,物流设施设备的完善与大范围应用是智能化物流发展关键因素,关系到物流各个功能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也直接影响到物流企业的发展效率。兰州市目前物流行业设施标准化体系不完善,物流运输装备与使用的各种物流器具标准不统一,大多数物流企业对于智能化物流设施设备的认识还不足,没有长期的规划,很多企业仍然以人工和机械化作业为主,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都影响了物流效率的提高。
2.3 智能化物流缺乏统一标准。兰州市目前使用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10年7月1日发布的《集装箱 RFID货运标签系统》物联网国际标准,这是我国提出的首个物联网标准,该体系没有突破性的进行,对于兰州市智能物流的发展产生了制约。运输方式之间缺乏统一装备标准,物流器具较少且存在不配套的情况,这些均阻碍了物流过程的自动化效率。
2.4 物流信息化水平低。智能物流要得以快速发展,需要物流信息技术的支撑和完善,由互联网提供安全保障,在物联网广泛应用的基础上,使得已经建成和运用的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化系统,来完成各个物流环节的作业,包括订单处理、运输、仓储等。智能化物流的推动与发展,需要各个物流企业间共享信息与资源,目前兰州市并没有建立公共物流平台,要实现跨行业信息共享,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得以满足。
2.5 相关物流人才缺乏。现阶段,物流专业毕业生数量在不断扩大,但是大中专院校的物流课程的安排,仍然集中在仓储、配送等物流功能的角度上,而智能化物流人才不仅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物流知识,还需要具体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的知识,所以当下各大院校培养的物流毕业生,与社会对于物流人才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情况。再者,大学生自诩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步入社会后很多想从事管理类的工作,而物流企业招聘的工作人员基本是从一线的分拣、配送等基层工作做起,大学生们难以克服心理落差,导致于频繁更换工作岗位,放弃物流相关的工作,使得综合型物流人才的缺失。
物流智能化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系统、综合的概念,物流智能化是基于网络发展的,在物联网时代为更好的实践,应当以物流园区为抓手,协调兰州市的物流系统、快递服务与运行系统,并从仓库群和货运枢纽站等物流节点作为切入点,进行全面的规划与设计。
3.1 市政府加大物流支持力度。2013年,兰州市被住建部确定为第二批智慧城市建设的试点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等,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之下,走出具有兰州特色的“大物联”之路,推动物流智能化的发展。
3.1.1 加大财政支持。兰州市政府要在每年财政预算内,设立现代物流发展资金项目,并且对重点项目予以资金支持,争取上级支持来整合项目资金,可以通过贴息、补助、投资等方式,参与到物流园区与物流信息平台等的建设上。在物流智能化发展过程中,要积极与西北5省的其他物流节点通力合作,共同制定区域物流规划,进一步培育物流市场需求,规范物流市场,政府部门在提升区域合作水平中发挥其不可或缺的作用,为物流智能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1.2 加大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兰州市政府需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投资,在公路运输设施设备建设中,除了在现有基础上,优化公路运输线路外,积极发展标准化、专业化的公路货运车辆;在铁路设施方面,推广重在技术装备,发展专用货车及高铁快件等装备;在航空设施方面,依托中川机场,建立航空物流园区,推广货品安全检测技术,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在加大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外,还需加强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的建设,加强物流核心技术和装备的研发,鼓励传统物流企业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加快医药、机械、冷链、烟草、石化、钢铁等专业物流装备的研发,向现代化物流企业迈进。
3.1.3 储备物流高端人才。兰州市政府通过与兰大、兰交大、兰理工等高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对各大高校物流、物联网、信息技术专业给予重点支持,并建设物流实践基地,以物流项目来推动智能化物流的发展,在实际项目的应用中发现人才,培养出兰州市急需的物流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同时引进在RFID、传感器技术等智能物流发展过程中关键技术的应用性人才,完善物流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还可以积极组织物流方面的会议,与物流企业合作建立培训机构,提高物流企业在职职工专业基础知识,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完善知识结构,优化物流企业人才结构。
3.2 物流智能化示范性企业带动发展。企业物流是各项物流活动的核心,物流智能化的发展需要具有带头作用的物流企业。传统物流企业逐渐向现代化物流企业转型,通过先进的经营理念、多样化的服务手段,对物流资源进行有效的优化与配置,来降低物流成本,实现从单个的物流企业到整个物流网络的智能化。兰州市应树立培育物流智能化示范企业的经营理念,在政府相关的智能化物流试点工作方案中,如物流智能化标准的制定及修订工作中,推进重点物流企业参与其中,并对物流专业领域内相关标准予以试点执行,调动物流企业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凸显示范性物流企业对于兰州市智能化物流所起的先导性作用。再者,调动示范性企业对于智能化设备的使用,加大RFID技术、传感技术、无线网络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实现物—物、物—机的互联互通,改善仓储、运输管理的条件,物流运行网络中采用无线移动终端设备,实现可视化管理。
3.3 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智能化物流是一种面向服务、集成化和现代化的物流运作模式,而物流信息平台是实现物流高效运作的技术平台。在信息平台建设中,应以甘肃省物流网、甘肃省物流商务信息平台、甘肃省农村物联网社会化服务平台等正在搭建的平台为基础,以建立的各大物流园区等集中区域为载体,实现物流企业、制造企业、流通企业的数据共享与对接,加快物流跨行业多网互联。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提供实时的配送等信息服务,同时兼具信息的发布与产品的展示功能,利用建成的信息平台,推进城市配送、农村物流、冷链物流等智能化发展,寻找物流服务新模式,以求服务精准化。
3.4 着力推广智能物流业务系统的应用。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完成之后,需要大力推广智能物流业务系统的应用,包括智能仓储系统、智能运输系统、智能配送系统等,将这些在兰州市大型的制造企业、物流企业、流通企业中推广使用,全面提升兰州市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3.4.1 加强智能制造。身处“互联网+”的时代,我国的制造业急需从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整,而对物流来说,30%的时间花费在生产制造过程中,70%的时间花在原材料与半成品的装卸、搬运、运输、储存、配送过程中,物流的智能化应从智能制造开始大力推进。2015年,国家出台“中国制造2025”政策,使得制造企业对物流的关注上升到新的阶段,兰州市要实现物流的智能化,在受国家政策影响的同时,还需关注德国工业4.0的发展动向。在物流的各项作业活动中,均会使用到物流自动化设备,物流系统中的机器人设备、AGV小车等高端装备的研发制造,对智能物流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3.4.2 智能运输系统。物流运输管理与智能化物流的发展关系更为密切,智能运输系统应用移动信息技术、GPS、车辆识别技术、车辆控制技术、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在相关物体上嵌入电子标签,以便存储物体信息,对运输车辆、集装箱进行跟踪、监控与调度等智能化管理。目前国内多家企业应用车联网,在传统的以GPS技术实现车与车连接的基础上,应用RFID、GIS、传感技术、无线视频技术,实现货物的准确定位与智能化调度。也可以通过货物运输移动客户端的研发,及时准确地掌握相关货品的信息,缩短货物送达时间,提高货物运输效率。
3.4.3 智能仓储系统。目前兰州市仓储企业基本采用单个孤岛式的管理模式,以人工存储和机械式的装卸搬运为主。智能仓储系统的应用,是将主要的基础仓储资源设备,包括实体仓储库房、各个库区、存放不同物资的标准规格的立体货架,以及储存的货物、货物的出入库频率等相关信息,通过智能化技术进行整合,由企业内部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统一管理,结合物资实际的订单需求,实时掌握储存物资的信息,对仓储资源进行合理调度安排,使得资源能得到优化配置。
3.4.4 智能配送系统。配送作为物流服务的终端,对满足物流客户的需求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兰州市物流配送过程中,受到配送区域分布不均衡、道路交通网络不合理、大型货车进市的限制,配送效率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兰州市建立集成化的物流配送智能调度平台,集仓储、运输调度、车辆与配送线路的管理于一体,缩短配送周期,降低配送成本,体现出智能化配送的先进性。
3.5 利用大数据推动兰州市物流智能化的发展。现代社会离不开大数据,“大”数据量只是大数据的一个特征,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将废弃的数据整合成为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智能化物流要得以发展,不是简单的获得数据和信息就可以了,更关键的是“集”。往往收集到的数据在表现上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杂乱无章的数据背后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需要对复杂多样的海量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从网络数据、企事业单位、政府数据中获得。物流智能化的大数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智能化物流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业务数据,如人口、地理、经济以及物流企业、物流园区等基础库数据;二是通过物联网产生的动态数据,如交通运输、快递服务、物流设施、物流价格等;三是通过互联网产生的移动数据。
物流智能化是通过智能流通体系来处理实时物流数据,通过对采集和收集的数据整理和计算,为物流企业领导者和客户提供详细的参考数据和咨询协助。物流智能化是物流行业进步的必然方向,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物流智能化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在分析兰州物流业智能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兰州市物流智能化需要市政府的政策性支持、一部分物流企业带动、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业务系统的广泛应用与利用大数据来推动发展的建议。
[1] 王洪艳.基于物联网的物流智能化路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33-37.
[2] 李涛.哈尔滨市物流智能化对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 花明.物流智能化示范企业推进策略研究——以宁波为例[J].物流技术,2014(19):235-238,265.
[4] 白如雨.物联网推动物流智能化的驱动因素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5] 李吟龙.物联网推动物流智能化的关键因素分析[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10):214-215,218.
[6] 贺亚春.兰州物流发展状况分析[J].物流科技,2015(2):134-135.
[7] 何蓉.兰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趋势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1(2):58-61.
[8] 杨英.浅析“互联网+物流”智能化仓储系统现状与行业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5(15):332-334.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Development of Lanzhou Intelligent Logistics
YAN Haijing (Longqiao College,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Lanzhou 730101,China)
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Lanzhou,aimed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in Lanzhou.Such as the small scale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the lack of logistics standards,the backwardness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lack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talents.In order to promot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s intelligent logistics,the thesis ha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strategy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Lanzhou logistics;intelligence;intelligent system; solution strategy
F259.27
A
1002-3100(2017)08-0100-04
2017-05-27
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qky-2016-010。
剡海静(1990-),女,甘肃定西人,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生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