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媛[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昆明 650500]
小说纵横·外国小说
《秀拉》里葬礼民俗视角下的非洲文化
⊙孔 媛[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昆明 650500]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秀拉》里的葬礼彰显了非洲传统文化。本文从葬礼民俗视角出发,通过分析葬礼举行的仪式地点、葬礼中的自然意象和送行人的观念三个方面总结出非洲独特的生死文化、多时制观念和集体主义的传统文化。
《秀拉》 葬礼 多时制观念 集体主义
托尼·莫里森的第二部小说《秀拉》充满了丰富的非洲传统文化,是读者了解非洲及美国黑人文化的重要文献。霍尔认为:“文化指某一民族、社区、国家或社会集团的生活方式的与众不同之处。”不同民族或社区所传承的文化不同。第一位对文化进行人类学定义的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认为风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地各民族的风俗迥异,风俗是人们了解各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非洲大陆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葬礼,一种存在于民族文化中的风俗,在非洲传统文化中尤为特别,葬礼风俗直接体现非洲民族的文化。《秀拉》中的葬礼是非洲人及非洲裔人生活方式与理念的一种体现,体现了根植于非洲的民族或群体从过去一直到现在的文化观和宇宙观,而非裔美国文学无处不在反映非洲的这种文化观和宇宙观。《秀拉》中的非洲传统的葬礼民俗,集中体现了非洲传统宗教和观念,传达出非洲人对事物独特的理解、对时间和灵魂的独特看法和强烈的集体主义和族群意识。
亚历山大 (Alexander Bobby)认为:“仪式是传统的宗教信仰向日常生活展现终极实体或某种超越力量的活动。”非洲传统仪式中的葬礼受传统宗教信仰的影响,影响了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和理解。在描写葬礼场合所使用的意象,正体现了各种物体在非洲传统宗教中独特的象征意义。
河流在非洲宗教和仪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秀拉》反复提到,人们在秀拉的葬礼上沉重地唱《我们要不要在河边集合》。葬礼的歌曲描写人们聚集在水边与死者道别。根据荣格的观点:“水是人类的无意识中最普遍的象征,象征着重生。”河流在理解非洲传统文化中并非偶然,因为河流与水的意象相连,象征着死者即将跨过河流进入祖先的世界,在仪式中有着重要意义。在非洲的大多数地区,人们认为人死后灵魂必须跨过一条河流,经过某些仪式。唱与河流相联系的歌,人们为死者表达美好的祝愿,希望死者进入祖先的世界,获得重生。
水或者河流是非裔美国文学葬礼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在《秀拉》中,重生是通过河流这一载体实现的,因而河流的意象多次出现在葬礼中。除了《秀拉》,莫里森的其他小说,比如《宠儿》,同样多次使用了水或河流的意象。在《宠儿》中,宠儿通过水重返人间,最后又通过水回到阴间进入祖先世界的这一例子也说明了水象征着重生。
除了河流外,树是另外一个与生死攸关的重要意象。在非洲传统文化中,“水意味着新生,树意味着生命之源,连接着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在小说《秀拉》中,秀拉帮助小男孩“小鸡”爬上了山毛榉树,在他们回到地面的时候,秀拉拽着“小鸡”的双手抡起他转圈,无意中把小鸡甩到远远的河里溺水身亡。“小鸡”从爬到山毛榉树高出的树干到被抛到河流溺水的过程象征着“小鸡”从生命的顶峰到死亡,再获得新生的过程,恰好完成了死亡的仪式。小说《秀拉》里葬礼仪式过程中和前后出现的河流及树木等意象传达出受非洲传统文化影响的人们对于死亡、葬礼及世界的认识和感悟。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跨越河流获得重生。这正如T.S.艾略特在《四重奏》里所言,开始即结束,结束即开始。生死并没有完全的界限,这是非洲文化传达出的生死观念。
“霍尔认为现代西方文化的人群属于单时制时间观,而那些原始文化或不发达国家的人群属多时制时间观。”单时制时间观念的人群认为时间是一条直线,过去和未来不会重合,人死后将永远进入未来世界。多时制时间观的人群认为时间是循环的,是强有力的,是神秘和充满意义的,人死后灵魂可以重返人间。非洲人后裔属于多时制时间观的人群,因此在非洲原始文化中,祖先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族人死后会通过河流进入祖先的世界,但他们的一部分会以肉身或灵魂的形式返回人间。小说《秀拉》里的葬礼多次体现了非洲人多时制的时间观和宗教信仰。
在秀拉的葬礼上,怀着沉重心情的黑人泪眼模糊地唱着:“我们要不要在河边集合?在那美丽的,美丽的河边?”在这一系列的问题回荡在黑人公墓的空气中的时候,天上飘下了雨点,仿佛是秀拉在回应他们的问题。回答是肯定的,秀拉希望朋友们在河边集合,因为她会返回人间。前面谈论过河流和水在非洲宗教里的意义,即死、重生、洗礼、生命的循环等。雨为地表注入新的水源,是世间万物重生与繁荣的必要条件,因此雨的意象与生命的意象息息相关。在秀拉的灵魂即将进入祖先的国度之时,雨的出现是秀拉灵魂再现的印证,秀拉的生命仿佛得到了延续。秀拉的灵魂再现正体现了非洲人后裔的多时观念,时间循环不断,死者的灵魂因此重返人间。
当秀拉的好友奈尔回忆着和秀拉的过去,沉重地离开了黑人公墓的时候,奈尔突然停下脚步,眼前一闪,仿佛看到了秀拉。当她悄声喊着秀拉的名字时,“树叶在颤动,泥土在移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熟透了的绿色蒲公英的味道”“树象征着生命的不竭、永恒与不朽”,当奈尔感应到秀拉的一瞬间,树叶的颤动和蒲公英的味道象征着连接着秀拉精神世界的灵魂,暗示秀拉在回应童年好友奈尔,还暗示了秀拉其实从未真正离开。在葬礼前前后后的各种被读者认为神秘而不可思议的现象,其实与非裔人的多时观念息息相关。
以上例子充分体现了非洲葬礼仪式的文化信仰。人死后通过河流进入祖先的世界,而死者的一部分仍会留在或返回人间。这种多时制的观念不仅影响了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时间观念,还影响了人们的死亡观念和对待死亡的态度。在长期受苦受难却又虔诚的非洲裔人看来,死亡并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死亡是一种解脱,因此在莫里森的部分小说中,母亲出于爱杀死自己的孩子以帮助他们脱离痛苦与厄运,如《秀拉》中祖母夏娃亲手烧死自己尤其疼爱却又堕落的儿子“李子”,《宠儿》里的母亲赛丝为了自己的女儿宠儿不受奴隶制的毒害而亲手杀死了她。这也正体现了非洲裔人的多时观念:人们因相信灵魂再现而看轻死亡的痛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多时制观念减轻了人们因死亡而承受的痛苦。这是非洲文化的独特之处。
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集体主义指的是这样的社会:人们从出生起就融入强大而紧密的内群体当中,这个群体为人们提供终身的保护以换取人们对于该群体的绝对忠诚。”在集体主义倾向的社会中,人们注重族群内关系,关心大家庭,认为牢固的族群关系可以给人们持续的保护。非洲人认为个人不能独立存在,个体与社区不可分割。这种观念在非裔美国人身上直接体现为强烈的集体主义,尤其关注族群之间的纽带关系。小说《秀拉》体现出黑人群体强烈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例如秀拉的祖母夏娃,“没完没了地训斥刚结婚的新娘子没按时做好饭、熨好衣服”。秀拉自出生就成长于集体主义的社会,但似乎秀拉的特立独行与周围的集体主义社会格格不入。
在小说中,秀拉敢于挑战群体的婚姻价值观,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力求挣脱婚姻和家务的束缚,因此很多行为“在镇上的妇女心中所激起的愤怒简直难以想象”。此外,秀拉出于对祖母夏娃的恐惧把她送进了一家又脏又穷的养老院,“底层”的人都说她是个“蟑螂”。当秀拉的死讯传出来的时候,“茶壶”的妈妈“嗬”了一声,随后还跳了几下舞。“没有一个妇女放下手中的活儿去她家,连男人们也只是‘嗯’了一声。”而镇上一个妓女死了的时候,大家都纷纷去为她收尸。秀拉并未融入她身边的集体主义社会中去。
当读者读到“底层”的人对秀拉的死的反应时,想必很难预料到在秀拉的葬礼上大家都去为她送行。“在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的影响下,社区作为一种道德力量阻止其他成员走上歧途。作为社区的一部分,秀拉的‘恶’神奇地改变了居民,促使他们向善:妻子更加疼爱丈夫,丈夫更加眷恋妻子,父母开始保护他们的子女。”尽管带着最深重的仇恨,“底层”的黑人并没有伤害或驱逐秀拉,因为他们都明白秀拉是黑人大家族的一员,因此他们到墓地为秀拉唱一曲《我们要不要到河边集合》。
其实大家去为秀拉送行也是出于对她的怀念与祝福。秀拉离经叛道、特立独行,她过着当时妇女们,包括好友奈尔可望而不可即的日子。她不畏惧世俗清规,打破陈规陋习,是黑人妇女们心中追求的一个缩影。小说《秀拉》从1919年写到1965年民权运动蓬勃发展之期,秀拉的形象是美国争取自由、敢于反抗、不断追求和探索新生活的女性的缩影。从这个层面上说,秀拉是小镇黑人们的骄傲。
黑人群体强烈的集体主义要求群体遵循传统,维持群体内部仪式的程序。通过仪式帮助死者进入祖先的世界,是非裔美国人的群体信仰。“邻居就是家人,社区成员无论有没有血缘关系都是一个整体。”无论有多大的愤懑,人们仍然相信个体都是社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彼此息息相关。仪式是连接人间与祖先世界的纽带,让群体尊重死者,相互关爱。邻居对秀拉的最后送别给予了他们对她最后的祝愿,期待她顺利进入祖先的世界。
“非洲神圣的宇宙观与西方文学在神圣的概念、对时间的理解、自我的概念方面显著不同。”本文基于非洲的传统文化和观念,以《秀拉》为例揭示出仪式场合不同的意象、多时制观念和集体主义影响葬礼仪式及人们对葬礼的理解。一个人的宗教信仰在另外一个人看来可能是一种迷信。挖掘莫里森小说中的少数族裔的传统文化的独特性,有助于读者了解非洲传统宗教和观念,理解非洲人对事物、对时间和对灵魂的独特看法以及非洲人强烈的集体主义和族群意识。这在当今世界文学蓬勃发展的浪潮下,对各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了解有着重要意义。
[1]Wilfred L.Guerin.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185,189.
[2]霍夫斯泰德.文化与组织:心理软件的力量[M].李原,孙健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0-81.
[3]李河新,李志强.中英文时间表征的跨文化比较[J].中北大学学报,2005(1):67.
[4]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张鲲.论葬礼仪式的德性培育机制[J].道德与文化,2011(5):134.
[6]曾梅.托尼·莫里森作品的文化定位[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24,54,62.
[7]莫里森.宠儿[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6.
[8]莫里森.秀拉[M].胡允恒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作 者:
孔 媛,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编 辑:
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