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在开展课堂活动的时候,教师准确的切入能够让学生迅速走进文本深处,让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产生深度解读的热切渴望,最终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要精心选择准确的切入点,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见解,让整个语文课堂灵动起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省时高效的目标。
一、分析题目,奠定探究基础
众所周知,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那么在课堂切入的时候,从审视文本题目进行切入应该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作为文本的题目,或者是概括文本内容,或者是亮明作者情感态度,那么,抓住文本的题目就能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抓住文本的中心,单刀直入,直击重点,有助于学生的深度解读。在《大作家的小老师》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题目切入文本解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这样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今天我们就从文章的题目开始我们的探究。请大家仔细分析文本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一起探究文本的题目,大家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质疑问难。“这篇文章的题目不是矛盾的吗?既然是大作家,那么一定年龄比较大吧?为什么还会有一个小老师呢?这个小老师是谁?他有什么样特殊的本领能够成为大作家的老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有趣的故事呢?”这些问题的提出也让学生们的探究兴趣被最大程度激发出来,而且也基本明确了文本探究的方向。这样学生在积极质疑的过程中,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文本学习的状态中,让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在这个教学事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题目进行分析,让学生获得初步感知,同时也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明确教学的重点,让接下来的课堂活动能够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解读做到单刀直入,直击重点,获得深刻体验。
二、了解作家,促进文本探究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很多都是名家的经典之作,而在一定的时期内,作者的个性化特征和情感几乎都是一样的,那么在解读这些文本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首先走进作家本身的个性以及情怀,让学生了解作家创作的初衷或者是情感寄托。这样以人物形象迁移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就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体会文本内涵。例如,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摘录作者资料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走进文本解读。在解读文本之前,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让学生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然后和同学们一起交流。经过大家的努力,在第二天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课下搜集的资料:萧红是三十年代被鲁迅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的著名作家,她创作的《呼兰河传》中的很多文字都在书写自己的童年生活,特别是自己家中的园子。根据学生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中的园子对于萧红来说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走进萧红魂牵梦绕的园子。”
这样,教师没有直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从心理上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走进作者,形成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和体会文本内涵就会较为容易,这个教学事例告诉我们,从人物形象迁移切入,可以幫助学生轻松体会文本情感,领取文本内涵。
三、捕捉细节,拓展阅读空间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抓住文本细节进行有效切入,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想象中体会文本的情感,把握文本的主题,实现深度阅读的目标。例如,在教学《艾滋病小斗士》这篇课文时,作者在写到恩科西出席国际艾滋病大会的时候,这样写到:“恩科西用纤弱的声音向世界呼吁”,这里面“纤弱的声音”是一处细节描写,而教师就抓住这样的细节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通过这个词语你能发现什么?”学生们都说可以发现恩科西的身体条件已经非常差,也许虚弱得快要死了。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小恩科西又是怎样表现的?他想到了什么?结合你对文本的理解将当时的情况具体描述一下。”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们这样补白:“恩科西骨瘦如柴,身体虚弱得就像是秋天里的一片落叶,簌簌发抖,但是他仍然打起精神,坚持站在主席台上,用尽自己的力量向大家讲述自己的经历,并且呼吁大家关心艾滋病患者。”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文本中细节描写引导学生进行切入,让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中获得知识以及情感体验,同时也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丰富细节刻画的过程中获得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准确、巧妙的切入能够让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能帮助学生直接走进文本,探究重点,突破难点,获得深刻的感悟。匠心独运,准确切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高效。
(作者单位: 江苏省响水县老舍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