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风格差异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

2017-08-26 08:29孙晓芳
江西教育C 2017年8期
关键词:自然段日记导图

孙晓芳

认知风格被定义为个体进行思考、直觉、记忆、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表现出的典型或习惯性的模式,后来对于认知风格的定义不断变化,但总体上认知风格可以被看作是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个体差异。在教育领域,认知风格是针对特定的学习任务,个体倾向表现出来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风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又有可塑性。结合孩子认知风格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一、思维导图,让习作思路更清晰。

从孩子习作中,笔者发现班级孩子习作的主要问题是:层次不够清楚,描写显得杂乱而无序。有时候孩子的选材很好,但是无法有序进行语言组织。这样让笔者想到了思维导图的运用。将思维导图运用到习作教学,可以把习作中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层级图表现出来。通过对作文思维过程的精细剖析与层层展示,帮助学生掌握作文规律,提供思维训练,在写作时发散思维、理清思路、有章有法,达到授人以渔。

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1》的教学时,结合习作的要求和孩子们选取的素材,我们把整个思路展现在思维导图中,写什么?怎么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孩子一目了然。从最终呈现的效果看,孩子们此次习作更加有序。

思维导图给孩子们一种构思的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更加适合有着独立思考、独立学习风格的孩子。

二、句段練笔,让习作更有方法。

1.仿句式练习片断的描写。要想写好片断,可以从仿笔起步,学习课文中用词用句的方式进行练笔。如:《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要引导学生仿照第4自然段的写法,再写若干个自然段,体验诗歌的写作,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向往。

2.仿构段练笔。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各类文章的构段和表达方法,找出规律,进行形式多样的写段训练。如《陶校长的演讲》一课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这4个方面谈了“每天4问”。“4问”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也反映了青少年人生道路“必修”的内容。“4问”结构类似,都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理清这样结构的基础上,可以放手让学生依据自己对“成长”的理解,模仿课文“4问”的写法,续写“第五问”。

3.仿照作者的描写方法进行练笔训练,帮助孩子学会描写的方法。如《莫高窟》第2、第3自然段在表达上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条理清晰,叙述具体,形象生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想象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体会点面结合这一写法的好处,再模仿这一写法,描写熟悉的一个事物。

4.拓展练笔。在学习课文之后,针对文章所说明的观点、所呈现的事例进行练笔。如《滴水穿石的启示》本文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摆事实、讲道理,在表达上与记叙文有所不同。课文第3自然段一连列举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用心钻研、持之以恒、成就事业的例子。本文的练笔让学生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的写法,再续写一个“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例子。

5.抓课文“空白”,把原有句、段或篇中不够具体的地方写具体。语文教材中,有的地方写得含蓄,有的地方写得简练,有的地方意犹未尽,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扩展、延伸的空间。学这样文章,可找准这些“空白”,让学生把写得简练的地方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写明确,把文章中意犹未尽的地方进行填补扩充。

对于语言基本功不是很好的学生,教师可利用课文中的优美句子或片段,让他们加上自己的语言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加强了他们对所学语言文字的运用,在拓展文章内容的同时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情境再现,让习作更生动。

认知风格显示近七成的小学生非常喜爱“外向型”学习环境。高年级占 71%。 五成的小学生也非常喜爱“内向型”学习环境。 低年级有 65%的儿童非常喜爱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中高年级人数约占 47%。其实我们的习作教学中也需要关注孩子们这样的学习风格。

一般我们很多的习作都是属于回忆性的习作,这比较适合于“喜欢独立学习”的孩子,但是更多的小学生还不适合这样的学习方式。因此情境再现,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如描写一件事情,我们制造一个情景,让孩子再现和孩子之间发生的争执,或者是和同学之间的一次互助场景,再现事件中人物的语言。孩子通过演、听、看,多角度重现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指导也许能教会孩子习作的一些方法。

四、 坚持日记,让习作更丰富。

习作要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那离不开生活!培养孩子观察生活,经历生活的过程,能让孩子的习作更有话可说。在我们班级中有“男生日记”“女生日记”,每天一位男生、一位女生写日记,日记也有主题。如:学校故事篇、家庭故事篇、社会故事篇等。就是让孩子们将学校里、家庭里、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写在日记上,然后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其他孩子阅读完日记进行点评。每天记录、分享、点评,通过不同题材的日记帮助孩子留心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

习作教学贵在坚持,贵在研究。学生认知风格也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角度,如果能很好地运用孩子的认知风格,学习效果一定会更好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小行小学)

猜你喜欢
自然段日记导图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秋天
成长日记
美丽的秋天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