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 张恒云 马登斌
[摘要] 目的 分析邯郸市中药材现有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以保护邯郸市中药材资源。 方法 利用3S现代化技术实地调查野生中药材资源分布、单位面积储量;采用走访调查结合现地调查的方法记录种植中药材的品种、亩产量等信息。 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邯郸市现有野生中药材约1300余种,种植品种25种。邯郸市野生中药材存在资源分布不合理、品种分布不均衡、野生自然保护区逐渐缩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邯郸市的中药材资源;种植中药材存在种植基地分布不均、栽培品种较单一等问题。 结论 本文摸清了邯郸市野生和种植中药材的资源分布、蕴藏量,掌握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邯郸市;中药材资源;分布现状;蕴藏量;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 R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7(a)-0098-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resources in Handan City and put forward solutions, so as to protect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resources in Handan City. Methods 3S modern technology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wild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resources and reserves of unit area; the method of interview investigation combined with field survey was used to record the varieties, acre yield and other information of planted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Results Through investiga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1300 kinds of wild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25 kinds of planted breeds in Handan City currently. 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unreasonable resource distribution, imbalance breed distribution, diminishing wild natural preservation zone of wild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in Handan City, which influences the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resources in Handan City; 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uneven distribution of planting base, single cultivated variety in planted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Conclusion This paper makes clear the resource distribution and reserves of wild and planted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in Handan city, masters the present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Key words] Handan City;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resources; Current distribution status; Reserves; Exploiting
20世紀80年代初,我国进行了第3次中药资源普查,不仅摸清了中药品种的分布状况,同时还发现了我国长期依靠进口的一些野生资源,如胡黄连、沉香等[1],确认我国现有中药资源12 807种,其中,植物药来源11 116种,动物药来源1571种,矿物药来源80种,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但第3次距今已近30年,中药资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环境条件变化,时间推移,20余年前的许多资料已成为历史资料。在许多地区,有些中药资源已经消失,而有些新的资源也在不断被发现。因此,第4次全国性中药资源普查势在必行,其意义就在于摸清中药资源家底,保障中医药的传承,探索中医药未来的发展道路[3]。在普查的基础上,为了对邯郸地区中药资源情况有彻底的了解,本研究利用3年时间对邯郸市15个县域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目的是查清现阶段中药资源的品种、蕴藏量、分布区域,以保护本地区的中药资源,使中医药事业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时间为2013~2016年;调查对象涉及邯郸市15个(市)县域,分别为武安市、涉县、永年县、磁县、邱县、峰峰矿区、成安县、临漳县、鸡泽县、广平县、肥乡县、魏县、大名县、馆陶县、曲周县。调查人员为第4次中药资源普查邯郸市第15小组所有成员。
1.2 调查方法
1.2.1 野生中药材调查方法
3S技术是指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3种对地观测新技术及其相关技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又称为3S集成技术[4]。运用3S技术结合野外调查数据进行蕴藏量计算。利用网格技术将自然因子及空间地理信息数字镶嵌入网络中,每个网格具有查询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及空间叠加分析等功能,同时实现了道地药材生境因子的可视化。再结合生境条件及土地利用等人为因素去掉不适宜区,缩小区域范围,从而得到适宜生长的目标区域[5]。根据不同的生境条件将目标区分层,对不同生境类型随机抽样,通过野外调查取样计算出该生境类型中单位面积产量,从而计算出中药材的储量[6]。
蕴藏量计算方法:按《中国植被》分类系统,对药用植物所处的群落类型相同的样方进行归类,并计算出其在各类型群落中的出现度,通过出现度计算出被调查药用植物的单位面积内的平均株数[7]。公式为:蕴藏量=被调查药用植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适生面积;被调查药用植物的单位面积产量=被调查药用植物的单位面积内的平均株数×单个药材平均质量。
1.2.2 种植中药材调查方法
在各县域内选择现地调查和走访调查两种方式进行。现地调查以块地(村或种植区域)为单位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种植单位或个人,获取种植品种的来源、种植面积、亩产量等信息;走访调查对象是各县域药监局、药材收购站、栽培农户等,获取县域内种植品种、分布范围、种植面积等数据信息。汇总种植品种的种植面积、亩产量,从而计算出种植中药材的年产量。
2 结果
2.1 野生中药材分布现状
2013~2016年在邯郸市各县域进行调查,发现野生中药材约1300余种,其中根及根茎类药材有漏芦、柴胡、白头翁等700多种,全草类中药材有益母草、豨莶草、马齿苋等300多种,茎木类中药材有鬼箭羽、六道木、合欢皮等100多种,果实类中药材有酸枣仁、连翘、楮实子等100多种。由此可见,邯郸市中药材分布品种较多,资源丰富。现将目前野生资源性中药材蕴藏量前10的品种主要分布县域列表,见表1。
2.2 种植中药材分布现状
调查发现,邯郸市种植品种有柴胡、丹参、射干、连翘、山楂、金银花、牡丹皮、白芍、白芷、藿香、薄荷、艾叶、知母、白术、苦参、防风、天南星、地黄、菊花、枸杞、瓜蒌、黄芩、远志、荆芥、桔梗25种。大规模种植基地数量很少,主要分布于武安市、涉縣、邱县,其他地区种植基地及种植面积很少,而且品种数量也较少。目前中药材种植以个体散户种植为主,随意性较强,规模化种植模式较落后。现将目前种植中药材年产量前10的品种主要分布县域列表,见表2。
3 讨论
3S技术在药用植物适宜性评价中应用较多,但在资源调查和储量估算方面研究较少,只集中在大面积栽培品种或野生广布种如人参、甘草、红花等少数几种药用植物,特别是在野生稀有药用植物资源方面的应用尚属空白。RS应用于中药资源调查,能够大范围、高效率、定量表达中药资源储量和生境现状及变化情况,可以弥补传统调查方法的不足。GPS和GIS应用于中药资源调查时,GIS是综合处理和管理信息和时空数据的有效工具,而应用GPS辅助空间定位,可补充传统人工野外普查工作的方式,避免调查的主观性[8-9]。利用3S技术对全市中药资源进行调查,全面掌握了中药资源的品种、分布、蕴藏量,并发现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使中药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3.1 现存主要问题
3.1.1 野生中药材现存问题
3.1.1.1 资源分布不合理。绝大部分品种分布于武安市、涉县,并且在这两个县域内分布也不合理,以西部山区分布品种最多,东部分布品种较少。其他14个县域内分布的品种总和还不及武安市、涉县总品种的1/2。
3.1.1.2 品种分布不均衡。丹参、黄精、柴胡等常用中药分布近年来呈急剧下降的趋势,甚至有些品种已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例如知母,武安市已很难发现成规模的野生知母分布,涉县、永年县也只是在少部分地区还有资源性分布,其他地区更是凤毛麟角,其主要原因是开放性采挖,不考虑品种的生长繁衍规律,不论大小、年限、季节等因素随意采挖,这是造成现有常用中药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一些非常用中药,比如金雀根等,其资源分布相当广泛,产量也相当可观,但利用率却非常低。总之,常用野生中药材已受到市场利用率的影响总体呈下降趋势,而非常用品种分布则较广泛,且产量较大。
3.1.1.3野生自然保护区逐渐缩小。由于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许多保护区被开发成旅游区,而中药资源有相当一部分主要分布于这些自然保护区内,人为的开发也造成了中药资源分布区域逐渐缩小,蕴藏量也在逐渐减少。
3.1.2 种植中药材现存问题
3.1.2.1 种植基地分布不均。目前大部分中药材种植仍停留在小农种植状态,多为个体或者分散自发种植,盲目性较强,不考虑品种种植的适宜性和市场的需求量等因素,并且没有专业的技术支持,导致栽培方法不当、产品质量不稳定等诸多问题。规模较大的种植基地比较少,调查发现本市内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的栽培基地不多,主要集中在武安市和涉县,其他地区大规模种植基地分布极少,这严重影响了中药材栽培产业的发展。
3.1.2.2 栽培品种较单一。调查发现,邯郸市栽培品种只有25种,品种较单一,并且每年产量相差甚远。以射干为例,2014年上半年市场收购价格为10~15元/kg,而到了下半年市场收购价格上涨至15~20元/kg,有些种植户为了赶在价格高时出售,在还未到采挖时期就提前挖出出售,虽然出售价格上涨,可是产量同时也受到很大影响。还有部分品种在种植过程中发现经济价值不高,在还未到采收时期就挖出重新种植经济价值更高的品种,种植随意性较强,这也是造成不同品种每年产量差距大的主要原因。
3.1.2.3 栽培技术研发空白。缺乏专业技术机构进行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中药材栽培技术的推广力度也不够,药材单产低、质量差现象较为普遍;优良品种的选育、种子的提纯复壮滞后;一些品种病虫害防治及高效、低残留无公害农药在中药材生产领域的研究推广进展缓慢,导致中药材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超限。种苗质量没有一定的标准,农户只能凭个人自行留种和盲目地从外面购买种子。对栽培技术绝大部分也都是以自己的经验操作,随意性比较大。
3.1.2.4 产销结构不合理。种植区域不成规模,缺乏药材加工和销售企业,目前本市药材加工企业不足10家,尚无规范的中药材交易市场,而且这几家药材加工企业主要购进药材也是从其他地区购进,本地区自产中药材几乎很少,无法形成产销一条龙的结构化管理,这也是造成中药材种植区域较小的原因之一,中药材的开发利用比较落后。
3.2 开发利用建议
3.2.1 野生中药材开发利用建议
3.2.1.1 积极开展中药普查。采用先进的普查技术,如RS、GPS和GIS,建立一套新的普查方法,提高普查水平[10]。通过普查数据对野生中药材现状进行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实行分级监管机制,组织开展动态监测,濒临灭绝的品种实行特殊保护,蕴藏量急剧下降的实行重点保护,在保护期内严格控制采挖量。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加强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和信息网络建设”,《中医药事业十二五规划》有关专项中也提出“建立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和中药资源动态监测机制”的工作[11]。应该利用目前开展的全国普查工作的大好时机,尽快完成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
3.2.1.2 加强中药材生长适应性研究力度,尤其对濒临灭绝的品种应建立种质资源库,积极收集野生中药材种质资源。一旦发现有品种在该地区内消失或急剧减少,即刻启动种质资源库,人为干预该品种的长期生长,以保护物种多样性。同时,加强自然环境保护,保持优质水质、土壤,防止大气污染,综合考虑野生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生长习性、繁殖方式,促使其自然更新[12]。
3.2.1.3 在资源严重减少的区域进行采挖人员备案,积极组织宣传教育,根据各地的品种不同分别制订详细的有关中药材蕴藏量、适宜采挖季节、采挖技巧、药用部位等资料,定期组织学习,并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对于违反规定的给予严厉处罚。采取教育结合规定的方式从人员处着手,积极保护中药资源。
3.2.1.4 鼓励高校对于野生中药材的研究,寻找不同品種繁殖的适宜生长环境、植被类型、土壤等,并尝试在其他地区野生环境下进行自然生长,以扩大野生中药材的分布区域,这对保护中药资源是大有益处的,甚至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无形中也增加了市场影响力。2010年前后,全国537种药材有84%的品种出现不同程度的涨价,许多药材原料已超过成药价格,导致药厂停产,市场供应紧张。因此积极培育新品种、寻找珍惜濒危中药资源替代品等方式对缓解药源不足、推动中药现代化的进程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3]。
3.2.1.5 限制保护区的开发,在政府干预下保护中药资源,查明品种的分布及蕴藏量,并在分布区域内组织人员定期检查,人为保护中药资源的分布,加大投入力度,定期撒种,扩大品种的分布。孔增科等[14]在青崖寨自然保护区中药资源普查情况报告一文中,就详细记录了青崖寨自然保护区内的品种及分布情况,应加大对保护区的调查力度,详细掌握现有中药材资源情况。
3.2.1.6 鼓励并支持现代方法研究,利用高科技手段对现有中药材进行评估,这种方法既能够准确地判断中药材的质量,同时也能够扩大道地药材的影响力。例如:闫艳等[15]的不同产地酸枣仁药材HPLC-DAD-ELSD指纹图谱一文中,就选用了邯郸市产的酸枣仁,其黄酮类成分和皂苷类成分含量均比较高。现阶段邯郸市中药材研究在这方面欠缺较多,应该大力发展中药材现代研究。
3.2.2 种植中药材开发利用建议
3.2.2.1 扶持建设大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利用示范基地推广正确的栽培模式,从而带动周边种植户的科学性和积极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积极推进规范化种植。建立绿色种植基地,开展中药材GAP规范化生产,实施绿色种植技术,有效控制农药、重金属的含量,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16]。
3.2.2.2 建立道地中药材和优良品种种苗种植基地,为农户提供优质种苗。培育示范基地,筛选一批有一定种植规模、发展潜力、品种特色基地进行重点扶持,培育成为示范基地,利用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功能,适时召开现场种植推广会议,引导农户种植有前景的中药材,促进产业化。
3.2.2.3 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载体,搭建市场拓展平台,宣传邯郸市中药材产业。树立品牌,充分发挥名牌效应。立足国内市场,做好资源开发与保护,使中药材向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对外宣传道地中药材,对内宣传中药材种植的主导思想和优惠政策。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与国内外医药大企业和大集团合作,走联合发展之路,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17]。
3.2.2.4 结合医疗机构进行质量评价。现代研究中很多是对其化学成分、含量进行纵向研究,很少有在医疗机构进行某种中药临床疗效的横向研究。肖小河等[18]认为中药品质评价与控制是制约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现有中药质量控制标准多为单一、定性的指标,缺少定量化和系统化的评判,并且与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用量和用法等关联不密切。中药最根本的目的是治疗疾病。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观察来判断其价值更加直观,也更加准确。程三芳等[19]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太行山野生柴胡在解热、镇痛方面的功效优良,这更验证了只有通过在临床的疗效价值才能判断一种中药的质量好坏。
综上所述,通过对邯郸地区的中药资源调查,基本掌握了其分布及蕴藏量情况,摸清了家底,对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中药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中药资源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物质基础,合理利用与保护中药资源攸关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20]。只有坚持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的原则,建立完善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体系,形成常态化的管理,才能把中药这一祖国的瑰宝发扬壮大。
[参考文献]
[1] 康延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2.
[2] 银福军,舒抒,周华蓉,等.重庆市永川区中药资源调查与保护利用策略[J].中药材,2015,38(2):259-262.
[3] 黄璐琦.中药资源普查百问[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3.
[4] 刘金欣,潘敏,李耿,等.3S技术在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中的应用[J].中草药,2016,47(4):695-700.
[5] 刘金欣,刘鑫欣,高路,等.数字地球技术在中药资源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3):243.
[6] 刘金欣,卢恒,曾燕,等.基于3S技术的京津冀地区野生黄芩资源儲量调查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7):2524-2529.
[7] 刘带缓,杨太新,马春英.河北省阜平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6,18(4):488-492.
[8] 国家药典编委会.中国药典[M].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9] 谷婧,冯成强,张文生.3S技术在中药资源研究和管理中的应用和展望[J].中草药,2014,45(10):1502-1506.
[10] 司亚庆,蒋益萍,辛海量.浅谈中药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药学实践杂志,2016,34(5):396-398.
[11] 张小波,李大宁,郭兰萍,等.关于建立中药资源动态监测机制的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9):3223-3225.
[12] 张南平,魏峰,肖新月.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现状与建议[J].中国药事,2011,25(11):1079-1082.
[13] 马哓晶,郭娟,唐金富,等.论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未来[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0):1887-1892.
[14] 孔增科,贺伟丽,王亮,等.青崖寨自然保护区中药资源普查情况报告[J].中药材,2015,38(12):2497-2501.
[15] 闫艳,杜晨辉,裴香萍,等.不同产地酸枣仁药材HPLC-DAD-ELSD指纹图谱[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4):67-69.
[16] 薄海美,田春雨,许静,等.唐山山区药用植物开发利用价值的评价及开发利用途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2):474-475.
[17] 赵建锁.武安市中药材种植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北农业,2014(9):12-15.
[18] 肖小河,张定堃,王伽伯,等.中药品质综合量化评控体系——标准评控力金字塔[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7-12.
[19] 程三芳,王文兰,王丽芳,等.太行山野生柴胡解热镇痛作用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4,36(10):1489-1491.
[20] 肖小河,肖培根.关于中药资源的基本形势、科学保护与再调查的几点看法[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85-88.
(收稿日期:2017-02-28 本文编辑:张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