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
母亲搬出竹床放在门前的场地上,叫我带着弟妹玩儿,她要去割韭菜。母亲在菜园种了几畦的韭菜,每茬上来的时候就晚上割早上卖,赚点辛苦钱补贴家用。
我陪你一起去吧。说着我就要从竹床上站起来。母亲说,你要带他们三个,走不掉,有她陪我就行。说话间,手一指月亮。
夏日晚上的月亮确实好,悬在天空很远都照到亮。奶奶去了姑姑家,弟妹没人带,我刚才的话实际上等于白说,只好坐下来看着母亲朝月亮下菜园走去。
场地外面不远的地方就是田野,禾苗正长得齐刷刷要出穗子,坐在门口好像都能闻到淡淡的青禾香。我哄弟妹玩儿,给他们讲故事。尽管从大人们口中听来的故事再由我嘴里说出去已经丢三落四,甚至主人公张冠李戴变了情节,但弟妹们听着还是津津有味,很安静地围着我,我感到一种自豪与满足。只是,那些青蛙有些吵人,影响我的情绪。
稻田里的青蛙好像特别多,这会儿就像要争着和我讲故事,前一阵后一阵没完没了地叫。我想不理睬,专心致志讲我的故事,可青蛙的鸣叫声太缠绵,不仅影响我,也转移了弟妹们的注意力,时间不长他们的心思都在了蛙声那边,而且开始模仿,噘着嘴呱——呱——拉着长音。我有些烦,正要训斥他们,母亲回来了,挑着两簸箕韭菜,满身的月光。
母亲并没有坐下来歇歇,而是把刚才割回来的韭菜进行分拣。母亲通常都是这样,把韭菜稍微拣一下,剔去杂草,捋掉泥巴,再扎成小捆,这样不仅好看又好卖些。月光依旧明亮,场地边几棵苦楝的树梢挡住月亮扫来扫去几乎不影响分辨韭菜和草,母亲可以一边分拣韭菜一边和我们说话。
母亲说,没有蛙鸣那还叫什么农村啊?做田人就指望着青蛙吃虫除害保丰收呢。你别看它们这时候叫得欢,其实它们是在借着月亮光吃虫呢,你吃一个我吃一个,相互报信儿这就都叫了起来。你仔细听听,蛙鸣很好听的,像唱歌,我都听了大半辈子。
母亲说好听我自是不好反对,于是便静下心来,望着田野的方向,侧着耳朵听。
蛙声像月光一样,汩汩而来。原先不注意听,还以为蛙声就是那种单调的鼓噪,真的仔细听进去,却发现果然像唱歌那样有旋律有节奏,还有韵味,和舞台上的大合唱差不多。甚至还能听出哪边田里的蛙声尖啸,哪边田里的蛙声低沉,让人怀疑青蛙是不是公的母的鸣叫声不同?真想趁着月光去田野里看看,青蛙叫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样子?那么小的身子怎么能发出那么大的声音。
母亲自然是不会让我去的,唯恐我惊了蛙声。不过母亲也解释不了我的问题,只说蛙鸣自然是好事,除了好听,还能壮胆。母亲说,我清早天没亮挑着韭菜上街,一是盼着有月亮,二就是盼着有蛙鸣。有了月亮看得清路,有了蛙鸣就不感到寂寞,不害怕,像是有人陪着我。
难怪母亲喜欢蛙鸣,原来和喜欢月亮一样,享受过恩泽。看着母亲低头分拣韭菜,我脑海里浮现这样的情景:一路月光,一路蛙鸣,母亲挑着韭菜独自而行。
忽然,满耳的蛙声戛然而止,像是受了统一指令。蛙声停下来的时候收得出奇地快,转瞬之间整个田野一下子便安静下来,安静得风吹禾苗的声音都能听到。我很是奇怪,就问母亲,这满田野的蛙声怎么说停就停了?母親说,青蛙的听觉是特别地灵敏,如果附近有一点点的动静都能感觉到。刚才蛙声陡然停下来想必是受了外界的干扰,估计是有人下田巡埂了。原来是这样,我暗暗惊奇。于是,我莫名地怨怪起那个下田巡埂的人,为什么要惊扰蛙声呢?
这是多少年前的情景。
然而,我想不到的是,多年后,母亲也曾为我惊扰过蛙鸣。
高考那年,因为舍不得花钱到学校统一安排的宾馆住宿,母亲便带我住到县城的一户远房亲戚家里。那阵子正好亲戚一家人外出,房子空出来。我和母亲很是高兴,不仅省了住宿费,而且亲戚家的房子坐落在城郊,单门独户,雅静得很,是个复习考试的好地方。我去的第一天便跑到屋后的小池塘边看了好长时间的书,没人干扰,效果好得很。那池塘不大,塘埂上长有稀疏的树,蔽日遮阴。塘水虽有些浑浊,但水里蒲草绿莹莹的,清香四溢。池塘里有几只青蛙浮在水面,伸展着四肢,鼓着大眼睛,警惕地看着我,天然成趣。
只是,到了晚上不大适应。第二天考试,本想早点睡,可躺在床上总是睡不着,烦躁得很。我知道,这不完全是换了环境的原因,还有蛙声的影响。屋后的池塘里时不时传来一阵阵单调的呱呱声,肯定是白天看到的那几只青蛙在鼓噪。其实这个时候的我因为长时间住校读书已经不习惯听蛙声睡觉了,乍听这时断时续完全和家乡田野连绵蛙声不一样的蛙鸣,感觉很是聒耳。当然,也可能有考前心情焦虑的原因。
越是想早点入眠,越是闭不上眼睛,不时地看着窗外,月光带进来的不只是凉凉的清辉,还有令人讨厌的蛙鸣,两种不同属性的东西这会儿交织在一起,纠结着我的瞌睡。我烦躁得翻来覆去,腿不自觉地敲打着床铺,发出咚咚的响声。
可能是响声惊动了睡在隔壁的母亲,不一会儿母亲推开我卧室的门,问我,是不是睡不着?我如实说,青蛙叫好吵人。母亲“哦”了一声,便悄悄退回去,轻轻关上门。我听到母亲的脚步声渐行渐远,好像进了客厅。莫不是母亲也让蛙声吵得睡不着,出去走走?
好在蛙声只鼓噪了一会儿,过不多久,屋后便安静下来。
夜很静,静得让我很快就睡去了,连母亲什么时候回卧室都不清楚。
第二天早晨,我又去屋后的池塘边读书。埂边的树仍然青翠,水里的蒲草依旧绿莹莹,清新的空气让我连做了几个深呼吸。浮在水面那几只青蛙还是昨天的姿势,见着我不沉也不跳,鼓着湿漉漉的大眼睛,不再像昨天那么有警惕性。我忽然觉得这青蛙是有灵性的生命,知道我在复习考试,竟然控制自己的习性,晚上只叫那么一会儿便不再出声,让我安静地入睡。它一下子让我亲近起来,成了我的宠物。我蹲下身子望着青蛙,拽一根小草轻轻扔向水里,想喂它吃,逗着它玩儿。靠前的青蛙划动着腿脚,本能地往后退了一点儿,依旧鼓着大眼睛看着我,好像在揣摩我的意思。浅浅的涟漪像绸面一样温柔熨帖人的心境,一个早晨就在这舒心的静雅中悄然过去。
第二天晚上还是这样,屋后池塘里的青蛙很准时地在我将要入睡的时候唱出休止符,蛙声收得很干脆,很彻底,像是一场演出适时落下帷幕。青蛙如此善良,我在感激的同时也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休息,以最佳的精神状态争取考出好的成绩。
高考最后一天的前夜,或是因为睡得早,睡得好,也或许是因为惦记着最后一科英语考试有听力部分,半夜时分我忽然醒了。清凉的月光从窗户漫进来,照着房顶,照着隔墙,照着橱柜,照着盖在身上的被单,感觉像是睡在家里一样。趁着好心境爬起来上个厕所,然后站到窗前看看外面,感觉这城郊夜晚的温馨和美丽。
看了前面再看后面,亲戚家的房子可能是为了南北通风在后墙也开了一扇窗户。后窗正对着小池塘,因为距离不远,又有月亮照着,所以池塘边的景物看得比较清楚。早晨读书时认识的几棵树沐浴着月光仿佛已经睡去,池塘里的蒲草浸透月光也似乎打着鼾声,不过看不见那几只青蛙,它们去哪儿了呢?
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进入我的视线。只见她拿着一根棍子从树荫处走过来,不时地轻轻敲打着塘埂,一趟到头,再回来,清瘦的身影一会儿敞在月光下,一会儿遮在树荫里。
原来是母亲!母亲的身影我太熟悉了!瞬间,一股暖流涌遍我全身!眼睛随之湿润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