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质量评价框架下价值感知的作用机理实证研究

2017-08-25 13:37王剑高峰马健
现代情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作用机理质量评价信息资源

王剑+高峰+马健

[摘要]在信息资源利用过程中,用户的质量评价行为和价值感知行为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内容。在借鉴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所搜集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在信息资源利用情境下,用户价值感知行为和质量评价判定的关联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在信息资源利用中,价值感知行为对质量评价的中介效应显著,能够直接地影响质量评价的效果,且二者之间在功能上有着显著的关联。并以此结论为基础为未来信息资源服务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建议,以期能够为其他类似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启示。

[关键词]信息资源;质量评价;价值感知;作用机理;实证研究

随着以数据信息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第四范式的深入应用,科学研究日益依赖于信息资源的聚集和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收集复杂而且大量的信息,由信息整合与分析构建资源主体,发展成为知识,将知识作为决策参考,采取行动,最后取得效益,已经成为现今科学研究的主要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对信息资源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挑战和要求。依据2017年国家科技工作会议“全面提升创新源头的供给能力,发挥基础研究的科学源头和科技创新先导作用”的新要求,现阶段如何对信息资源这一基础性科研资源的质量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资源质量评估方法,指导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和准确地信息资源的本质属性,提升信息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效率是当前支撑、引导和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迫切需要。

在信息资源建设共享服务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针对信息资源评价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对其的已有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单一质量指标、多维指标评价和构建指标体系三种类型来展开,研究的主要思想是希望利用一些客观、中性的指标来评价信息资源质量这一变化的内容,即用指标的“点”来反映信息质量维度的各种“面”;研究的视角也从最初的信息内容的角度,逐渐向用户需求和评价实施的复合视点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多种评价方法体系,其中主要包括:主观评价体系、客观评价体系和主客观结合的评价体系。在实际评价过程中,由于信息资源质量评价所呈现出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特性,使得主客观结合的评价方法日益成为研究的主流,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其相关的评估指标也呈现从宏观描述向逐步细化的方向发展的态势,评估内容也由最初的信息本身质量关注转变为对信息资源所蕴含的多种特征的探索。

然而,综合分析已有研究可以发现,当前学者对信息资源质量评价方法的探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信息资源质量评价方法缺乏足够的实践价值,其评价指标选取的深层次机理还未明晰,从而导致理论和实践呈现出一种背离的状态,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极易成为“行动上的矮子”,进而影响了评价效果的体现。由于评价的目的是对客观事物进行综合分析,其结果应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并为评价组织者、决策者所信服和接受。用户价值感知作为公认的信息质量决定因素,它的判定标准及其使用模式能够有效地展示信息质量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而规避评价过程中主客观指标选取的不足,由此可见,明确价值感知的作用机理,深入认识用户对信息价值的感知方式,对于构建一个更加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生成更加科学的信息资源评价结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信息资源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现场访谈等形式,搜集相关数据,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基础上,分析用户对信息资源质量评价行为和质量感知行为之间的联系,以期在认知的角度深入认识和更好地解释价值感知在信息质量评价中的作用机理,最终为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撑。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測量指标选择

本文的研究在用户需求、价值因素、质量维度和应用情境等要素的研究框架内,以用户需求为刺激变量,以应用情境为控制变量,以质量维度和价值因素为指示变量,运用认知学的相关理论,将用户针对信息资源的利用行为作为外部要素,将用户对信息资源的价值判定行为作为内部要素,通过构建外部要素与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来探索信息资源价值判定标准的构成及内在机理,从而实现对信息资源质量评价和价值感知关系的探析,进而为进一步提升信息资源质量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提供依据。基于此项目的,本研究结合了资源质量评价和价值感知的相关研究成果,采用调查问卷所搜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主要选择了三类测量指标:信息资源评价的影响因素、信息质量选择要素和信息价值感知要素。

信息资源评价影响因素作为一种因变量,显现出一种多而抽象的特性,一般可以分为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其中外部影响因素主要为影响用户判断的外在要素,如任务情境和信息类型等;内在影响因素主要为用户的个人状态要素,如个人认知状态、教育背景等。一般来说,当外部影响因素确定时,内部影响因素就成为决定评价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有效地设定外部影响因素并分析内部影响因素是整个实证研究的重要环节。信息质量选择要素是用户认知状态的内在反映,是衡量内部影响因素的重要环节,也是信息资源评价影响因素和价值感知相互结合后的必然结果。通常,信息质量选择要素是由信息使用能力、信息使用方式和信息使用习惯以及信息使用频率4个维度来测量的,具体的评分由用户参照各项指标打分来确定。信息价值感知要素在本文的研究中被设定为一种自变量,主要衡量用户在信息资源使用过程中对信息价值的衡量标准,以及这种标准如何作用于评价影响要素中去,一般衡量这一指标的要素包括价值判定的证据、标准及标准使用的实际、频率、顺序和偏好等。

1.2实验数据获取

本文的调查涉及单位7个,共计235人,实验通过网站、QQ群和电子邮件的形式来进行数据搜集,历时40余天,其中发放问卷227份,现场访谈8次。在被调查和访谈的人群中,女性被访人有83人,占35.3%,男性被访人有152人,占64.7%。从职业分布来看,开发经营人员占5.3%,行政工作人员占27.8%,院所科研人员占66.9%。从调查和访谈人员的学历情况来看,具有本科学历及以下的人员占59.3%,拥有硕士学历的占21.2%,拥有博士学历的占19.5%;在专业背景方面,被访人员中工程技术人员占17.3%,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占23.8%,信息技术研究人员占36.2%,生物技术从业者占21.6%,其他人员占1.1%。从整体上来看,数据搜集样本性别分布较为均匀,被访人群专业素质较好,年龄分布合理且信息资源使用行为活跃,总体上符合本文实证研究的数据要求。

1.3数据信度和效度检验

信度是衡量研究數据内容可靠程度和稳定性、一致性的指标体系,而效度则反映了数据有效测量性的指标。因此,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是实验数据质量的重要衡量要素,其验证的结果也是实证分析结果是否有效的关键。

在本文的研究中,所有调查数据经过SPASS22.0分析软件进行了可信度Cronbach检验,检验结果的a系数为0.7981,处于可信区间之内。在整体问卷结构效度方面,本文研究采用KMO和Bartlett的球形度指标体系来进行检测,经SPSS22.0软件分析所得到KMO值为0.803,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卡方值为5318.62,自由度为251,达到约定的显著水平,这表明问卷的结构整体构建有共同因子,因而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这表明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能够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进行深入的分析。

2实验验证与结果

2.1初始假设模型

在借鉴和总结已有信息资源质量评价和价值感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可以从本质特征和驱动因素的角度挖掘这两者之间的关联。一般来说,信息资源质量评价和信息价值感知都是用户认知过程中对抽象对象的概念化结果,并且二者都是对信息资源的一种认识模式,即评价行为和价值感知认知目标是相似的,都是基于用户需求驱动基础之上的。在实践中,用户在一定的应用情境下,质量评价行为是用户凭借一定的规则和个人需求来权衡和比较某一目标,进而做出一种判断的结果,而价值感知行为也与之类似,是一种在价值判断基础上的,通过用户外在关注行为和内在价值判定行为的关联,继而勾画出用户在情感、质量认知的演变,从而实现对整体价值的刻画。因此可以认为,无论是质量评价还是价值感知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复杂性、显著的主观性以及情境依赖性,且都受到用户所处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共同影响。由此可知,价值感知行为和质量评价行为都是基于用户主观认知状态的判断行为,有着较为相似的影响因素,二者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托的关系。

基于上述判断,本文的研究在理论分析和先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研究和论证质量评价和价值感知两种行为的相互关系,进而揭示价值感知在质量评价中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如下假设:信息资源作为一种商品形式,用户对信息资源的价值感知可以对质量评价的发生中介效应,即内在和外在的影响因素能够通过价值感知对质量评价行为发挥作用。由此在本文的研究中,将质量评价行为变量设定为因变量,内外部影响因素设定为自变量,而价值感知行为则为中介变量,中介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行为就称为中介相应。三类变量之间所构建的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在测试中,如果三类变量的作用路径X、Y、Z被判定为显著时,则可认定价值感知行为对质量判定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2.2假设模型检验

在设定假设模型并构建相应的结构方程的基础上,可对假设模型进行相关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在本文的研究中,可以根据Kotler(1997)的研究成果来设定验证所需的回归方程如下:

在验证的回归方程中,T为因变量,F为自变量,K为中介变量。在参数中,q、z、和n是相关变量路径系数标准化的结果,m1、m2和m3是回归的矫正系数。在所有的参数中,q表示自变量相对于因变量的总效应,表示自变量相对于因变量的直接效应,z×n则表示中介变量所引起的中介效应。在本文的检验过程中,Zhao(2010)所提出的Bootstrap检验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重复抽样检测的方法,在运行过程中,它可以在不需要设定主效应显著的情况下,来进行针对样本分布不确定且样本量不大的中介效应检测,因此这种Bootstrap方法非常适合本研究假设模型的检验。

在这种方法体系下,可根据上述回归方程的参数q、z、和n来计算出其估计值,中介效应估计值以及它们所对应的的标准误。中介效应测试流程如图2所示:

由图2的验证流程可以看出,中介效应检验是指在置信度为设定值的偏差校正置信区间内,通过重复抽样的方式,测试中介效应参数的显著性,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回归方程参数估值,二者判定和分析的结果可以反映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效果以及中介变量的作用程度。

应用软件AMOS,按照图2中的检验流程,应用Bootstrap方法进行8000次抽样计算后可知,中介效应参数估计值的标准系数平均值为0.114,处于置信度为95%的偏差校正置信区间内,这表明假设模型的中介效应显著。另一方面,经过计算得到的回归方程各参数的估计值的标准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528、0.352、0.403和0.275,各项系数为正数,且参数的显性概率值P均小于设定值0.01,这一结果表明:在信息资源使用过程中,价值感知行为对于质量评价行为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这意味着对信息资源的价值感知能够正向促进信息资源质量评价结果,并对评价行为起到补充作用。同时,这一结论也符合大多数学者的定性研究成果。

3结论与讨论

信息资源的质量评价和价值感知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它们的作用机理一直是信息服务领域相关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用户行为理论和信息资源技术评价指标模型研究的主体。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证明,尽管对于信息资源利用来说,价值感知和质量评价在影响因素和使用领域是有所区别的,但是他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且在功能上是互补的。同时,从前期的理论研究和本文的实证研究也表明,信息资源的价值感知和质量评价在内外影响因素上各自都拥有不同的构成维度,但由于价值感知和质量评价都是一种基于认知行为的变量,因此它们各自的影响因素也存在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即相同或相似的影响因素能够对用户价值感知和质量评价行为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基于实证数据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信息资源质量评价过程中,用户的价值感知行为确实能够对其发挥影响作用,而价值感知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质量评价标准和价值感知结果受到用户认知水平的强烈影响,在样本抽样的显著性验证中,内外影响因素对于价值感知和质量评价行为的变量标准化系数均为正值,且参数显性概率值也小于设置值,表明内外在影响因素对于信息资源的质量评价和价值感知所起到的影响作用呈显性,且由于各种指标因子结构清晰、聚合性较强,表明各种影响因素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作用维度。二是,用户对信息资源价值的感知行为是内外在影响因素作用于质量评价行为的中介变量,且中介效应明显。从本文实证研究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中介效应参数估计值的标准系数平均值为0.114,处于置信度为95%的偏差校正置信区间内,表明价值感知行为的中介效应显著且能够从内外在影响因素的自变量中传导相关影响力到质量评价行为的因变量中。由此可知,在信息资源的利用过程中,用户的价值感知行为能够显著地影响其对资源质量的评价标准的选择,并以此决定质量评价的结果。因此,可以认为用户对信息资源价值的感知可以促进和加强其对信息质量的评价判据,并发挥正向的作用。

总之,本文研究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之前相关学者的一些理论,即尽管在信息资源利用过程中,对资源质量的评价行为更多地是以事实标准而非个人认知为主导因素,但感知的过程却经常出现,甚至有时可以影响整个质量评价过程。从这一角度来说,用户对信息资源的评价过程是理性行为和内在认知作用效果综合的结果。因此,在实践中,如果要更好和准确地进行信息资源质量评价,则必须在评价的各个环节,如标准选择、指标权重设定等,充分考虑用户价值感知的相关因素。同时,本文的研究也从定量的角度证实了质量评价行为与价值感知行为在功能上的关联。

由此可见,本文的研究在信息资源使用实践上具有的意义在于:第一,尽管质量评价在信息资源利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对信息服务好坏发挥着直接的影响力,但是由于对信息价值的感知可以对质量评价产生显著的中介传导作用,即价值感知能够直接影响质量评价的各个作用环节,从而对质量评价的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对信息资源质量进行评价时,应当充分考虑到价值感知方面的各种变量,以此增强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第二,由于用户对信息资源的使用是一种基于自身认知状态的行为,因此,在信息资源服务领域的研究时,必须充分考虑用户对于信息资源认知的两种状态,即用户对信息资源质量的评价要素和用户对信息资源价值的感知要素,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理解和认识用户的信息判断行为的内涵,提升信息资源服务的用户体验。

此外,本文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由于人力和时间的因素的限制,且为了研究和分析数据方便,研究所选取的样本数量较小,涉及领域也比较窄,数据搜集对象也较为单一,这就导致数据普适性较差,实证结果可能存在着一些偏差;其二,本文的研究对质量评价和价值感知只是在宏观层面上进行了实证研究,而这些概念所涉及的细节信息,如评价标准、价值线索则没有进行深入考察,所以在相关机理的认识上会出现一些不全面的现象;最后,本文实证研究所使用的模型是基于结构化的线性模型,因此所模型分析的结果也会出现一种结构化的关系模式,这会与现实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一个较大的缺憾,而对于这种缺陷的弥补与改进,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4总结

本文的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搜集数据,设定预假设模型和要素显著性验证等形式,研究了信息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质量评价行为和价值感知行为的关联,以及价值感知在质量评价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信息资源利用过程中,用户对信息资源质量评价是一种基于客观理性和自身认知的判断行为,而信息资源的价值感知作为一种中介变量能够传导内外在因素对质量评价行为的影响,进而对于质量评价结果产生作用。由此可见,质量评价和价值感知作为信息资源利用中的两个重要行为,尽管在概念和内在机制上存在着一定的不同,但它们在功能上是互相补充的。随着信息服务相关方法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信息资源的质量评价和价值感知的认识也势必不断加深,而对二者关联度和相互之间的作用机理的广泛和系統研究将是未来信息服务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

猜你喜欢
作用机理质量评价信息资源
媒体关注影响企业债务融资的研究综述与展望
甲状腺内注射奥曲肽治疗Graves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关于构建党校图书馆中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方案
谈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中职+应用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